以校园文化品牌为依托的学生情商提升路径探析
2014-04-17马行耀吴瑛
马行耀 吴瑛
近几年,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和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等给许多在校的高职生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如价值定位走偏、拜金、炫富、崇洋媚外等屡见不鲜。为改善这一状况,高职院校着力于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文化品牌的塑造,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情商素质。笔者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为例,探索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为依托的学生情商提升路径。
一、校园文化品牌与学生情商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文化项目,其作用在于培育校园精神,营造文化氛围,具有行为导向、激励凝聚、协调陶冶等功能。校园文化品牌作为校园文化的精华,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特质与价值理念,是院校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打造的“个性”品质,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情商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在“硬件”建设方面可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通过逐年的建设投入,现如今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强大、教学实训条件良好。然而,在“软件”建设方面则由于建设、发展时间较短,未能形成雄厚的积淀,无法与“硬件”提升同步。校园文件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只是依靠校园“硬件”实施,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深厚的积淀以形成文化底蕴。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智商与情商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判断,其中学生情商是学生控制情绪、承受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体现,情商高低反映了情感品质差异。大量研究表明,情商相对于个人成功比智商的作用更为凸显。因此,情商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播,注重学生智商开发,忽视了情商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普遍相对较差,中小学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情商的培育较少,尤其是价值取向方面更是引导较少。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培育体现行业精神意志、具有代表意义、受到社会认可的校园文化品牌,从而影响与培育学生的价值观,提升学生情商。
二、依托校园文化品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情商
(一)开展大学生主题活动以拓展学生素质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生主管部门不仅要组织举办相关的校园活动,同时还要调动师生共同参与,但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课程学习任务重,课余时间少。高职生由于在校时间短,课程任务重,相对地课余时间少,参与校园活动的时间自然较少;二是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校园活动认识不够。高职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动性不如本科生的积极性高,并且对于校园活动的认识不够,缺乏主动意识。为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院校专业特点,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主体活动,吸纳广大师生参与。通过组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正能量,积极鼓励学习和生活各方面较为消极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我校以“鲁班文化”塑造校园文化品牌,将鲁班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学生,陶冶情操。一是打造鲁班文化馆,汇集院校发展中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全体师生的经典创意作品,供学生参观学习。二是开展一系列围绕鲁班文化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即举办鲁班文化节,其中包含鲁班大讲坛、素质拓展训练、文明寝室展、文化大百汇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鲁班文化节,让“鲁班传人”继承鲁班之志,传递鲁班之慧,运用鲁班之能。另外,学校以鲁班奖为工程标准要求教学,设立鲁班技能奖,建设精品专业,在学生当中进行“鲁班传人”“鲁班之星”等评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人人争做“鲁班传人”,人人争当“自强之星”“技能之星”“创新之星”的优良风尚。“鲁班文化”品牌诠释了我校“敢亮剑、志筑强”的精神,培育了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实践、锲而不舍、敬业创新的个性,形成了公平竞争、团队协作的校园氛围,培养了学生与学校共荣辱的爱校情怀,促使学生健全、全面地发展。
(二)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和塑造优良精神面貌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素质也构成了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禀赋,需要适当的环境、系统的规划以及严格的督导,才能形成个人独有的优秀品质。
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行为决策,这是高校长期坚持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是道德培养,这是被现代教育忽视的领域。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相比本科院校来说更短,因此教育任务相对较重,高职院校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就通过压缩人文素质课程来争取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忽视人文素质课程,一味地注重课程学习,或许短期效果明显,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增长迅速;但长期看来,道德素养的培养不足,情商培育不到位,最终会制约学生专业水平的发挥。例如,在实习生、毕业生的调研情况中,企业管理者反映学生的可塑性不强,后劲不足,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情商的培育等问题。
为此,高职院校应针对人文素质课程进行规划设计,宗旨在于学生习惯与精神的培育,整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形成一整套从入学到实习就业整个学制阶段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体系。例如,我校近年来坚持开展职业素质基本课程,注重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开展一系列职业素质实践和职场文化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敬业精神,培育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在“鲁班文化”校园文化品牌的引领下,每年都会邀请优秀校友、知名企业家为学生进行创业经历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加雷锋精神服务弱势群体主题教育的实践活动等。这些人文素质课程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行动,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商,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此类人文素质课程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独特群体,正处于走向成熟且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是其人生发展中的关键阶段。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扭曲造成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如复旦投毒案、清华学生泼熊案、马加爵案等,可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然而,在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的同时,很多高校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而高职生又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部分高职生由于高考失利而自卑,学习情绪不高;部分高职生家庭条件优越而依赖家庭,不求上进;还有学生无所事事,对未来没有思考与规划。这些都说明不少高职生还处于迷惘与抉择状态,价值观尚未稳定,对于现实的评估与应对能力差,容易形成负面情绪,甚至消极地应对校园生活与社会现实。
然而,大学时代也是心理等各方面发展迅速的阶段,是可以进行干预调节的成长时期。在这一阶段,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关键。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改善校园环境为主,与人文环境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为主题,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如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亲情聊天室的设立等,以帮助树立正确三观,塑造良好性格,适应市场竞争。
我校设立“心育文化”校园文化品牌,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组织具体工作,各院系设有专职心理辅导员,发展全面的学生干部作为朋辈辅导员,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辅导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心理问题,形成良好心态。另外,学院依托“心育文化”品牌,开展以“孕育阳光心灵,和谐职业人生”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如心理宣传周、新生活动月、阳光系列等。其中,阳光系列主题活动是由各班级各寝室推荐的阳光使者带领全体同学参与,内容涵盖阳光公寓、阳光助学、阳光在线、阳光义工等。在“心育文化”校园文化品牌的引领下,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心理素质明显提高,职业竞争力、社会适应力等综合能力明显增强,而且用人单位也反映毕业生不仅专业技能强,并且心理素质好,创新意识强,可持续发展潜力大。
(四)整合校企文化以建立职业意识与情感培养阵地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作用与渗透,促进校企文化的融合。如高职院校消化吸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加入自身校园文化特色的塑造过程中,在“职业性”方面加大投入以提高教育水平,并不断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我校积极采取以校企文化融合为核心的相关措施,如成立素质拓展中心,建立学生创业园区,设立仿真实训基地等,在借鉴、消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与企业精神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我校学生创新、诚信、高效、服务、敬业、公平竞争等意识,将学校的培育理念与企业的文化观念有机结合,以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另外,校企文化融合的外在表现还有学校将教学楼两侧过道进行改造,设计成励志廊、名人墙、优秀校友墙、优秀作品墙等,大量张贴古今中外建筑大师的优秀建筑作品以及优秀校友的代表作品,形成“会说话的墙壁”。这种隐性教育不仅可以时刻激励着师生,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师生,还能装点校园、陶冶灵魂、培育心灵。
在具体教育层面,学校采用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教育的方式,应用于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到毕业前走上实习岗位和正式岗位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校内教师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作为校外导师带领学生感受、领悟企业的经营理念与行为方式,为学生拉近专业课程与现实社会的差距,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应用型高职人才的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引导学生注重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如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学生在真正的企业职场环境中感受到职业道德,才能督促学生遵守道德约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
第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加强职业意识,即养成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并加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与技巧。
第三,注重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是校企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日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企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不可小觑,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重新梳理核心价值观,加强职业意识,才能在未来让高职生更好地融入企业,得到企业的认可,有效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和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