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4-04-17孙瑞权
孙瑞权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当前,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纳入高等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在教育形式上主要体现了全程渗透性、全校参与性等特点。普遍可行的一种方式是运用大学生选修课及通识课的平台,直接、专业地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及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开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成长中面临的实际矛盾
良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并非是一个顺利的过程,而是时刻处在矛盾的抉择和内化的状况,矛盾影响着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这些矛盾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人的社会规范性要求人自出生开始个体就时刻面临着社会化的要求。只有一步一步地社会化,人才会更具有人的意识性的特征。人是社会的人。而大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又通过环境、教育的影响与个人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个性。有时候,个体个性化的过程可能同社会化的要求并不一致,甚至个人获得的消极体验会使得个性的形成产生了反社会化的倾向。
2.市场经济取向与传统价值观的矛盾。由于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影响和渗透,以及传统价值判断中的“君子”与“小人”标准的辩论,会让大学生有到底该向何方发展的困惑。
3.多元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冲突。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婚恋观、道德观和各种人生价值观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观念中,而东西方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差别,必然会在大学生的思想上引起矛盾和冲突。这些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些问题与矛盾为我们设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提供了针对性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阐释多于实践指导。为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满足社会对大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高等院校多开设了心理学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这类课程大都以讲授心理学基础、心理健康为主,属于心理学常识课,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因此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总体上,呈现出理论多于实践指导的形势,尤其是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操作性层面上,还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
2.强调心理咨询多于重视心理的教育发展。有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学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调查,发现该表的10项因子中除躯体化一项外,其他各项皆显著高于国内成年人的常模。加之高校内每年时有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使得高校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放到了更重要位置,强化心理咨询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措施。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毕竟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正常的。因此,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我们更应该采取以心理—教育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即采用教育和辅导的方法,化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使大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展自身。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效果是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而对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更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方式与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它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兼修的课堂教学要求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建立信任。尊重学生强调的是在心理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理论的说教,而是要选择更有意义的道路主动地和学生建立必要的信任,创造一种让学生信任的环境。学生如果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便无法开放自己,这样则会使学生丧失掉全面了解自己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2.关怀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老师要对学生出自真诚的关怀,不仅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而且要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强调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因为只有教师真诚的关怀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关心他们的痛苦,才能使得每一位学生打开心扉,打开他们的心理情结,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水平。
3.师生互动。心理素质教育课堂,应该是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主动协调的活动过程。不能把所有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演化成理论讲授课,因为人是有意识活动的主体,人的心理、意识中的问题和矛盾只有通过自身心理矛盾的转化来解决。因此,在课堂中要创设一定的心理气氛和师生互动的条件,使学生既有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有建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动力。
4.针对问题设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总的说来是针对大学生常见的有待提升的心理素质问题,但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千差万别的特殊心理和特殊个性。针对具体问题和普遍问题,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笔者学校教学的实际来看,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课,主要是以通识课的形式进行。在新一轮的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尝试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以积极选修了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然后以小班型为单位,每节课围绕一个心理素质主题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改掉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心理训练与拓展的技术与手段,将“心灵鸡汤”“角色扮演”“情境在线”连同讨论法、心理剧表演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并借助多种多媒体设备,全方位地让学生感知心理素质的立体信息,从而引起学生知、情、意等各方面的变化,实现心理素质训练与拓展的目的。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设计了“突出实践、激发素质潜能”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精选课题,有针对性。笔者所在教学团队认为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重在实效。我们强调以心理健康理论为基础,把心理素质拓展与训练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引进课堂,应该开展对大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有实质性帮助的心理素质教育课。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要以提升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为重点,贴近社会要求与大学生个人需求提高的方向,主要设计了大学新生适应训练、健全自我意识构建、学习方法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恋爱与性的心理教育、网络成瘾学生的“戒网训练”、潜能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心理疾病与危机干预自我训练等课程内容。
2.心理拓展,重情境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情境刺激下,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在的心理机能的显现。笔者所在团队在适当讲授心理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用心理拓展的形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模式。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外,还让学生进行心理剧表演、构建心理素质体验式团队,团体心理素质训练等形式。例如,户外拓展训练——《信任圈》活动,心理剧场——孤独的公主的心理剧的演绎等。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方法,都一定要突出主题,达到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提升。
3.认知调整,显主动性。在一定的情境激发下,我们的教师还有意识地提出各种现实问题,引发大学生们内心的认知冲突,产生种种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产生了想把疑问弄明白的心理需求,此时,教师便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解决疑问,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我们还将心理学家艾利斯倡导的“理性情绪疗法”转化后运用到课堂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调整他们的认知结构使受不适当认知结构支配的情绪障碍得以消除,从而建立理性的认知。
4.因知导行,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非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行为得以体现。因此,我们还经常给学生一些心理素质的课题,诸如如何看待“竞争压力”“恋爱受挫”“经济困难”“重大丧失”“个人人格缺陷”“生理缺陷或病痛”“人生意义”等,请他们结合个人及社会要求排练出心理情景剧来进行表演或设计成辩论会,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并分享心理素质提升后带来的心理及行为变化。
5.头脑风暴,彰个性化。为体现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结合,使教育效果向纵深全面方向发展,我们有意识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学生个性化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布置具体的训练情境利用头脑风暴训练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大学生以他们不同人格和认知的差异来彰显各自的特点。比如给同学观看一些和心理相关的影片,然后让同学们对影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给他们分享“心灵鸡汤”的心理故事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认识。这样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大学生的思想的以及构建丰富的有个性化的心理素质。同时,在另外的角度上,也可以真正减弱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内在的压力,让他们认识到人生本来的多角度发展和个性化的色彩。
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探索的反思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教育的课程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更应该随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而发生必要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心理拓展活动”应优于心理课程讲授。心理素质教育课不仅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知识为目标,更应该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教师的有意安排、通过训练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过程。(2)“心理—教育发展模式”应优于危机干预。通过教育心理学的方法,由被动干预到主动预防,由针对少数心理素质差的同学到针对多数需提升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并且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提高心理调节能力、挫折耐受力,促进其成长和发展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