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精神资助的思考

2014-04-17张颖

教育与职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人文

张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也日渐凸显。现行的“以奖、贷、助、补、减、缓为主的多元化贫困生经济救助体系”①,有效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之忧,使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不致因为经济拮据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其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然而,调查研究表明,贫困生所受的心理压力明显大于其他学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取向集中于马斯洛价值观金字塔的中下层”②,经济贫困已经逐渐成为影响贫困大学生消费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因而,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经济资助的同时,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实施精神资助。

一、高校贫困生的负性情感

负性情感,是行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消极反应,它与正性情感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为主体的身心健康和认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自我迷失,进而影响行为主体的全面发展。

高校贫困生的负性情感主要表现在自卑、焦虑、孤独无助、抑郁、责任感压力过重等几个方面。长期的自卑会导致学生心理机制紊乱,身心健康失调;经常性焦虑会使学生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和易怒等症状,甚至精神崩溃;孤独无助的情感体验会致使学生远离群体、缺乏友谊、缺乏集体荣誉感;抑郁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兴趣,对前途感到失望;责任感一旦成为内在压力,会促使学生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可能导致自我迷失。

在管理实践中,高校学生管理者对贫困生积极情感培育的关注不够,忽视了贫困生不同层次的情感需求,忽略了对贫困生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情感问题的及时指导,缺乏激发贫困生进行正性情感体验的有效措施,因而在充分激发贫困生生活热情和道德情感中表现乏力。为解放贫困生的思想与个性,彰显其灵性和创造性,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其生命的价值,高校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人文关怀,消除贫困生的负性情感。

二、贫困生精神资助的内涵

精神资助相较于物质资助或经济资助而言。高校在对贫困生予以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困境、道德困境、交往困境、人生困境和学业困境,要尊重其人格,关注其情感,关照其生活,激发其斗志,要顾及人的情感、人的需要、人的尊严及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促进贫困生的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精神资助蕴含了深刻的道德价值和人本精神,体现了人的道德诉求和精神诉求。“人文关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本质属性”③,是精神资助的核心内容。

经济资助关注贫困生的生存需要,精神资助关注贫困生发展的需要。精神资助高度关注贫困学生的精神生活,深切关怀其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贫困生深深感悟并体验到资助过程中的人性关怀,从而获得生活和学习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三、贫困生精神资助的原则

高校对贫困生实施精神资助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精神资助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以贫困学生为本,要把贫困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尊重贫困生,理解贫困生,关心贫困生,肯定贫困生,充分满足贫困生的合理需要,保障他们的权利,不断调动和激发贫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情有所依、愿有所托,为他们不断创造和谐的校园软环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实现个人“完善的生命”。

2.服务性原则。服务性原则要求高校在对贫困生实施精神资助时要贯彻“全心全意为贫困生服务”的理念。在资助过程中,学生管理者要保持服务的心态,要尽可能换位思考,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声音,不断改变和优化工作方式,既要注重科学性,又要注重合理性和艺术性。

3.精神抚慰的原则。贫困生精神资助要着力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在价值情感上要保护他们,“因经济困顿而造成心理的极度自尊或高度自卑,皆为贫困生的资助范畴”④。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情感需求,把精神抚慰融入经济资助工作之中,消除其负性情感,唤起自立自强、永不言败的内在精神,培养其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鼓励其奋发向上,成为拿得起、放得下、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知行统一的自由活动主体。

四、贫困生精神资助机制的建构

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就是要求在与贫困生相关的各项工作中,体现人文气息和人文情感,着重关注贫困生的精神状态、人格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精神资助要体现人文关怀,只有最大化地关怀贫困生,关注其情感发展和精神价值,才能帮助其摆脱精神困扰,激发其斗志,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隐性经济资助——精神资助的前提。中国高校现有的经济资助范式,以公开、透明为主要特点,以“阳光化”的操作来凸显“公平、公正”之原则,这种重制度、循规范、轻人文关怀的“强权资助”成为贫困生心理伤痛的诱因之一。这种极具透明的资助方式触及了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贫困生的标签成为一把无形的枷锁,束缚了他们的手脚甚至思维和行为方式,使他们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打着公正旗号的“经营方式”实则僵化、机械,未能顾及受者的真实感受,虽部分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使他们的情感体验沦落到“荒原化”的境地。因而,隐性经济资助呼之欲出。隐性资助指学校“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认定贫困生后,用隐形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种资助方式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⑤隐性资助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既不失“公平、公正”之实,又能兼顾贫困生的隐私,使他们有自尊地接受资助。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必须顾及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甚至人的合理需要。在摆脱心理压力的基础上,贫困生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谱写绚丽的人生诗篇。

2.和谐校园氛围——精神资助的保障。稳定是校园和谐的基础,但表象的稳定并非校园和谐的全部内涵。校园的和谐更多的体现在学校价值目标的存在与发展上。“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生成和发展的坐标,是价值目标的具体体现。”⑥资助的价值取向性决定了校园和谐的程度。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要求贫困生资助政策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价值取向:一是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内部的和谐。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之间、理性政策与感性政策之间、工具理性政策与价值理性政策之间应当协调一致,各项政策既要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保障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价值和情感需要,又要顺应社会语境,与时俱进,以避免政策逆势或误人。二是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制定者与贫困生之间的和谐。政策制定者既要在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又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顺应民意,允许贫困生直抒心声,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学生拥有自主的价值取向;同时,贫困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和伦理诉求,把确定资助对象、发放资助和接受资助等的条件及言语行为纳入伦理道德的视域内。三是贫困生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高校贫困生要敢于和勇于正视并接受自己的出身及经济条件等自然状态,基于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以健康的心态来表明自己的价值需要,自觉关注和参与资助实践,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对接。

3.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助的手段。贫困生是大学校园的特定群体,贫困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动态会对整个学生群体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因而应该对贫困生进行情感和道德教育,从思想、心理和人际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精神资助。

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贫困生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对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引导他们摈弃经济和心理依赖思想,教育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家庭贫困的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可以通过树立典型或观看教育片的方式,向他们灌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劳动光荣”的思想,鼓励他们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勤工俭学。要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受助思恩、知恩图报,激发其感恩意识,培养其责任心。因为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明白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明白幸福的真正内涵;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明白大爱无形的道理,进而转化成奋斗的力量。同时,要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办讲座、举办诚信活动、诚信征文、诚信竞赛等多种途径,宣扬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立身之本,教育学生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按约定归还各种助学贷款。

其次,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学校管理者要及时、准确地把握贫困生的心理动态和心理诉求,采用个人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或书信咨询等各种心理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缓解其心理压力,及时解决其心理失衡现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为他人提供服务,激发其生命热情,提升其生活价值理念,实现个人价值,培养其自信心;要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通过开办学术讲座、校园文化节、校园读书节等活动,把贫困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同时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着眼未来,培养其人文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最后,加强贫困生和谐人际交往教育。部分贫困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自卑、自闭、害怕与人交往。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进步和身心健康,也是贫困大学生能融入群体的必要条件。”⑦学校管理者应掌握人际交往艺术,鼓励贫困生加强交往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内涵,积极协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贫困生与教师及贫困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引导他们与人正常交往,敞开心扉,接纳和包容他人,增强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在与他人的和谐交往中,要不卑不亢、心胸豁达,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开朗的性格,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鼓励他们经常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或集体活动,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打破害怕与人交往的藩篱,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升华自我。要让贫困生在接纳与包容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价值,体会自身的价值,不断提高对人际关系的感受能力、适应能力和处理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4.自助与助人——精神资助的归宿。高校贫困生精神资助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要依托导向机制和工作机制,还需教育机制的有效参与。这种教育机制的意义在于启发受助者的自助,倡导受助者的助人。要引导和教育贫困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激发贫困生内在力量,摆脱因经济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平和的心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之中。“在启发受助者自助方面,要依照节俭自助、勤劳自助、精神自助的递进顺序,把受助者培育成为具有自助意识、自助精神的人本意义上的自助主体。”⑧自助意识的觉醒有助于贫困生深刻解读资助政策和资助体制,进一步体验和感受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的人文情怀,激发知恩图报的民族情怀,从而获得精神动力支持,将感恩意识化为具体行动,摆脱政治、经济、文化弱势的不利影响,努力学习,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立下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宏图大志。

贫困生的精神资助应该体现人文精神,应基于贫困生的精神发展,当然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应该并行不悖,过分夸大某种资助方式都有失偏颇。在精神资助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处理好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共性问题与个体差异、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资助措施与资助内容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精神资助长效机制的研究。

[注释]

①张晓培,周蕾.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现状、问题及完善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3.

②张伟慷,徐磊.浙江高校贫困学生的生存状态调研[J].教育评论,2011(3):96.

③⑧薛深,胡相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J].教育评论,2008(3):52,55.

④⑤张冰,白华.盲助:破解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范式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3(3):111,110.

⑥江应中.教育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与价值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26.

⑦刘丽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精神扶贫的思考[D/OL].http://f.g.wanfangdata.com.cn/Download.aspx?transaction=%7b%22ExtraData%22%3a%5b%5d%2c%22Is⁃Cache%22%3afalse%2c%22Transaction%22%3a%7b%22DateTime%22%3a%22%5c%2fDate(1388666941089%2b0800)%5c%2f%22%2c%22Id%22%3a%220817c397-f442-42ed-992f-a2a701570d99%22%2c%22Memo%22%3anull%2c%22ProductDetail%22%3a%22Thesis_Y1711106,2013-04-20.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人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