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校园建设的人文教育功能

2014-04-17郭伶俐

教育与职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文习惯校园

郭伶俐

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是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人文教育,需要人文教育为其营造适宜的文化氛围,需要人文教育为其培养和谐理念,需要人文教育这种最有效的途径;同样,大学人文教育也需要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功能。

一、和谐校园建设是教育本质的现实要求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说文解字》如此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是“教子使作善也”。概括起来,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而进行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也称为“人道教育”“成人教育”。古希腊的“派地亚”传统体现了这种理念,即通过系统的教育促成人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的“求知乃是人的本性”也是这种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当代教育理念秉承了历史传统,雅斯贝尔斯就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①为此,教育活动应该关注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②。

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的地方,大学教育之目的就在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见识的文化人。然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理性的过分张扬,导致了现代文明危机,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渗入以及教育内容的功利主义色彩,致使专业教育和科技教育成了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人文教育被边缘化,结果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教养”“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等诸如此类的教育现象乃至教育理念,而“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则是这种教育理念的社会后果。因此,时代正呼唤一种能提高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大学人文教育,来扭转或缓解专业教育对人性生成的扭曲。

教育本质和大学理念的实现则需要和谐的大学校园,需要大学各教育要素均处于协调有序的育人氛围之中。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社会组织,其各种组织要素只有处于协调有序的运转状态,才能有效地保证人文教育效果。校园和谐不仅包括校园组织系统和谐以及人际关系和谐,也包括教育环境和谐和个体自身和谐;不仅包括教育内容人性化、人文化建构与理性化建构的和谐,也包括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和谐。置身于高雅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之中,才能更好地“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③,从而通达博雅教育的最高境界——心智的创造之美。

二、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

教育的重要本质是其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和完美体现,它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人文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灵品质。“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④这里所谈及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动物的本能决定其“无法无天”,而人的天赋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发展而来。通过人文教育的规训和教化,人才能够把自己置于一定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状态之中,真正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同理,通过人文教化,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品质,因为人文教育尊重个体思想,体现人的终极关怀,关注“人文世界”。所谓人文世界,是指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世界体现着人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与“客观化”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交往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文化和传统的不断解读、表达和重构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都有赖于文化传统而存在,他不仅从中获得行为处世的规范,而且获得丰富的思想资源;任何一个人又都会重新表达自己对传统、对规范的理解,甚至参与对文化体系的重构。“人”与“文”的交往,是一种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建构的过程。因此,康德指出,只有通过世世代代的规训和教化,人才能够变得完美,“每一代人,只要具备了上一代人的知识,就更加能够促成一种教育,它将发挥人的各种天赋,分清应有的轻重缓急,同时结合这些天赋的指归,由此推断全人类完成自身的命运”⑤。

2.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人文教育不是指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中国历来的人文教育总是有它的公共关怀。”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上联讲的是人文教育对读书人的自我教育功能,即个人修养与道德关怀;下联讲的是公共关怀问题,即培养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古希腊的“派地亚”教育理念也比较早地揭示了人文教育双重意蕴的统一。“派地亚”不仅表示“教育”或“教养”,还表示“养育”“讲授”“矫正”和“品格塑造”等等;“派地亚”教育不仅要提高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完善道德人格和培养公共角色。耶格尔在《教化:希腊文化的理想》一书中把“派地亚”(paideia)译为“教化”,文中指出,“开宗明义,教化不只是指个体的实践:它本质上是共同体的一种功能。”⑦中外历史上的人文教育表明,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的统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使大学生从历史和理论高度理解蕴含在中国传统中的深厚文化之源,自觉在感情和认识上树立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怀,增强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识,是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重大课题。

3.人文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⑧。文化自觉不仅要求认识本土文化,还要理解所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把本土文化放在整个世界文化之中来理解,并从世界文化角度来确定本土文化的位置。中国经济崛起是具有世界文明史意义的大事件,中国的发展可能会决定性地影响甚至改变整个世界格局。中国人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待中国和世界,要自觉地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来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世界。还要看到,目前中国的文化状况与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底气严重不足,文化历史视野相当狭窄。因此,我们要从具体的事情着手,做耐心细致的文化奠基工作。文化自觉是当代社会世界的一种要求,是公民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也是大学创新的精神之源。文化自觉是在人文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养成的,要达到文化自觉,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三、和谐校园建设凸显人文教育功能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运作来论及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不可否认,这的确是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然而,从和谐校园建设与教育本质的关系、人文教育与教育本质的关系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校园建设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型塑关系,尤其和谐校园建设所彰显的人文教育功能。

1.和谐校园建设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和谐校园的文化教育功能。校园和谐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以及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的和谐。文化教育和谐不仅包含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也包括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文化教育和谐具有历史传统,无论西方知识传统还是中国知识传统,都不乏这种和谐的内容。古希腊的“派迪亚”传统把课程学习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教化方式使人具有人性,这是最早的文化教育和谐。从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对“七艺”的理解,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三种知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和两类教育(自由教育和非自由教育),无不体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基督教的“虔心即知识”打破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教育和谐,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重新恢复了以往文化教育和谐的教育理念;启蒙主义者把近代科学理性视为“文明的唯一希望”,卢梭则“崇尚友好和仁爱的情感,崇尚善意和虔诚”,康德则不仅看到了科学知识的局限性,而且通过限制知识应用的方式为道德价值留下无限空间,进而实现文化教育的和谐;现代工业文明把“人是万物的尺度”落到了实处,同时表明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统一。中国知识传统的历史演进同样包含着文化教育的和谐与统一,中国古代的“六艺”教化就是典型例证。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学科分化的日益加剧以及教育的专门化,使得原有和谐的文化教育变得不和谐,出现了科学文化、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情形,而和谐校园建设则可以弥补文化教育不和谐的缺憾。

2.和谐校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主动的习惯”,表现了其人文生成功能。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人是可以引导其内在潜能去获得自由的意志并超越,人的真正使命在于不断超越,只有不断超越,人才能够达到认识存在自身。人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发展,人可以在和谐环境中不断超越,人可以在超越中达到心智的创造,这就是生成教育。通过历史积淀、环境熏陶和自身奋发,人的人文精神就可以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之中达到。但是,习惯则是这种生成教育的坚实基础。心理学把习惯形成解释为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地进行某种动作的特殊倾向,是个体在生存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这种习惯可以看成是约定俗成的。教育学家杜威则把习惯看作构成继续不断的生长,这是“主动的习惯”,它“包含思维、发明和使自己的能力应用于新的目的的首创精神”,因此“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⑨。雅斯贝尔斯也把习惯作为生成的基础,如果没有习惯作为底蕴,人类精神的每一项进步都将是不可能的。他还对习惯作了深入分析,“习惯既巩固了传统,但同时也削弱了传统”⑩。正是习惯的多重可能性,才有了生成教育的可能性。无论是心理学家的习惯概念还是教育学家的习惯范畴,都把习惯置于情境环境之中,借助于境遇之力解读习惯之养成与特征,并运用习惯概念分析教育之生成。因此,宽松、向上、活力、和谐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人文教育提供了良好土壤,而且本身正以潜移默化方式担当着人文教育职能。

3.和谐校园的多种和谐,具有人文渗透功能。如果说教育是社会生活得以延续的工具,那么人文教育则是校园和谐的文化基础。反过来说,和谐校园本身还担当着人文教育的职责,而这种担当的实现要靠渗透,它类似于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杜威曾指出:“社会环境通过每个人所从事种种活动,以养成个人行为的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这种种活动能唤起和强化某种冲动,并且有某种目的,产生某种结果。一个生长在音乐家家里的儿童,他在音乐上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将被激发起来,比在另一环境中可能被激发的其他冲动所受到的刺激,相对地说要格外多些……一个人与别人有了联系,对于他周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有所参与;社会环境不知不觉地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地对他们施加教育的或陶冶的影响。”⑪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实践,具体包括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和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和谐以及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等等。置身于多种和谐的校园氛围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会不知不觉地受这种人文环境的熏陶,不仅能够增强爱校之情并激发和固化为爱国主义精神,还能够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更是塑造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②⑩(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4,15.

③戴跃侬.和谐校园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

④⑤(德)伊曼纽尔·康德.论教育[A].杨自伍,编译.‖教育:让人成为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6.

⑥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导言6.

⑦石敏敏.希腊人文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

⑧费宗敏,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⑨⑪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6,118.

猜你喜欢

人文习惯校园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人文绍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