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应用探究

2014-04-17徐刚杨涛

教育与职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政治

徐刚 杨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当中,更多是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它的弊端。所以高校应当建立起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利用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在这个时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被许多学者所提倡。我们应当分析和了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主要作用

把隐性教育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由20世纪后半叶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和实行的。在西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公开、正面的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然性和隐蔽性的特征,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隐性思想教育最大的优势。隐性教育从受教育者的“无意识”作为教育过程开端,最终会转化成为“有意识”的教育成果。

1.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利用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采用较为含蓄和隐蔽的方式,在制度、文化、管理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完善个人素质的一种教育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征:首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非学术性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直接指向学科的内容,它更多地体现在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方面,例如学校的校园文化、行为规范等。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无计划和非目的性中进行的。最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绝对地对立,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这些特征具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除此之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隐蔽性、全方位性、依附性、愉悦性等特点。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完善以及个人情操的陶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够有助于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但是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所以我们必须明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独特功能。(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面覆盖的功能,这一点可以有效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当中,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去填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之处。(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我教育的功能。隐性教育是一种隐蔽的教育形式,它与显性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并没有直接带有教育的内容和目的,受教育的对象能够在无压力和无意识之下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一部分。(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纯依靠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补充和强化。(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一直是最为主要的目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学生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舆论、制度、环境、暗示等方面的元素来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的行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二、目前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力量,高校有义务也有责任对大学生素质的完善负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寻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一些高校的管理者不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管理过程当中,高校的领导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领导应当立足于校园的实际情况,对高校的校风、校规、学风等方面进行统一的部署,所以高校领导所作出的决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现如今有一些高校的领导并没有意识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对其并不是特别地重视,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新形势下,高校领导应当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

2.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用缺失。现如今一些高校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立起来,认为二者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使显性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化,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附庸,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还是过度依赖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方面,依然套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从而不利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3.我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力度还不够。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足,高校当中所实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一小部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在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拥有许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被认真地开发和利用,这也使得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

4.我国高校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发比较滞后。由于现阶段一些高校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特别地重视,导致我国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比较滞后,实际教育与理论之间产生脱节,许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设想变成一纸空谈。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非学术性的特征,其并不是直接的道德教学,而是要通过一些教育活动或者教育环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关联度也不高,这也造成了高校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理论不能够很好地联系到实践当中。

三、推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这也使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容易被高校所忽视,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的教育潜能和作用,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1.充分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载体主要指的是高校的校园物质环境。高校校园的物质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元素,所以高校校园当中所有的物体都可以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应当从构建高校校园环境入手,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校园当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高校的建筑和设施应当进行设计和合理布局,要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性,要带给大学生美的感受和教育意义。高校还应当注重校园的绿化和净化工作,给大学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高校还应当让大学生参与到高校校园的建设活动当中来,让他们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他们拥有集体的荣誉感,这对学校的发展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充分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高校的文化载体主要指的是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高校应当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大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高校应当完善自身的校园文化,大力发展富有高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在高校当中弘扬大学精神,这样可以有效改善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追求以及精神面貌。要营造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学术探索中来。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使他们在活动当中受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熏陶,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和创新力。高校要加大对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工作,使高校校园当中弥漫着积极、向上、文明、健康、和谐的良好风气,这也有利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个人修养的培养。

3.充分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载体。高校需要完善自身的行为规范、校规校纪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够明确高校的法制观念。通过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思想和遵守文明纪律的行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保证一切工作合理有序进行的前提,这些规章制度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能够有理可循。在构建高校各项制度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教育性的原则,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规章制度应当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特点。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落实到位,使各项规章制度都能够被合理地贯彻和执行。

4.充分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媒载体。高校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获取知识和资源,所以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互联网等渠道。高校可以在网络上上传一些正面的信息,从而使大学生在上网的同时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明确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去看待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成长。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