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研究
2014-04-17刘艳
刘艳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校园文化活动要服务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切实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时效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关系
1.校园文化活动和应用型人才内涵。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校园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员工在进行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时表现出来的文化。本文阐述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行为文化的内容之一,是指除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以外,有组织的第二课堂形式的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中最生动、最具显示性的部分。既体现着学校办学活力和效果,也体现着学校精神和教育品味。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把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把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工作人员。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新建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
2.校园文化活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第一,校园文化活动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之外的一种隐性课程。它深受青年学生喜爱,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活动日益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和工作载体。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代表的实践类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社团活动为代表的兴趣素质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了知识结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以各类竞赛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活动,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培养了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起目标导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片面注重专业和技能的应用,而是在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把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于社会生产或一线社会活动。这就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能力和素质上。因此,校园文化活动不但要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还要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设计、实施、反馈。
二、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丰富多彩,轻品牌建设。近年来,校园文化活动呈系列发展之势,由原来单一的主题活动发展为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社团活动月等为依托的系列活动,实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从无到有的转变。为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的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固然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之一,但一味丰富,缺乏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不能实现成果化、品牌化,也就不能形成特定的文化底蕴,更不具备识别意义。因此,导致学生对各种活动的认可度差别不大,也就不能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利于健康全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重文体娱乐,轻实践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应包括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学术科研活动、公益实践活动等。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内容、功能方面的误区,把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文体活动,并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空谈。有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泛娱乐化”的倾向。迎新晚会、“五四”文艺晚会、艺术团汇演、相关专业汇报演出、大合唱、社团活动月开幕闭幕等活动都以娱乐活动的形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活动环节更是充满了“恶搞”,以迎合越来越重“娱乐”的大学生口味。而理论性、思想性、教育性较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之星的评选活动、技能大赛等日呈萎缩之势,申报项目、人数越来越少,评审过程越来越简单,学生主体体验不足、主动性不强。
3.重精神支持,轻物质投入。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精神的体现。校园文化活动应围绕学校教育理念、学风、校风、教风等顶层设计的理念开展。任何活动的开展、精神的体现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目前许多高校在经费预算上过于偏重日常教学,对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投入较少。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主要靠商业赞助,致使校园文化活动充斥着浓重的商业色彩,偏离了活动开展的终极目标。另外,由于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学校在场所、人员配置等方面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也非常少。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动力不足,很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发挥作用。
4.重学生主体,轻教师指导。毋庸置疑,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广大青年学生。要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就要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但这一过程中往往缺乏指导教师的良性干预,使某些校园文化活动或流于形式或泛滥成灾。有些团学组织开展的活动,大学生自觉自愿参与的很少,大部分“观众”名额需要强制摊派到各个院系。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容易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冲击,日趋肤浅、浮躁、功利。
5.重活动本身,轻反思总结。校园文化活动举行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每次活动的意义和育人作用都是可持续的。目前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形式上结束了,与活动相关的所有内涵和外延的东西也就结束了,没有反思总结,更谈不上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经验教训的参考。校园文化活动本身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只能成为空谈。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议
1.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六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活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如果六个方面的发展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维持理念上,那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性一定会遭到质疑。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充满活力和影响力,从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说要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专业特色学科优势相结合。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体现学校特色,承载学校精神,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提高师生对学校的忠诚度,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实现这一飞跃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挖掘学校办学特色,结合学科优势,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参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也有利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建设。学校相关部门应对校园文化活动加以梳理,结合特色专业优势学科,分专业引导学生,塑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第二,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归根到底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自主意识,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才路径。在市场经济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有些大学生产生了浮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不良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学校学风建设,更背离了人才培养目标。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体系的创建要与学风建设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引导和教育,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三,与时代变化发展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品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传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这并不是说校园文化活动就不需要创新发展,恰恰相反,它必须与时代变化发展相结合。只有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保持生命活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是校园文化活动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有的态度。例如,在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提出后,校园文化活动应以此为契机,开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干兴邦的科技创新活动、关于梦想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2.建立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保障机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1)组织保障。学校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校园文化活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和规划管理,形成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后勤处等有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相互配合,共同促成校园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2)制度保障。制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制度政策,把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内容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时间、场所、经费使用、学分认证等以制度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保障活动开展的实效性。(3)物质保障。把校园文化活动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并根据当年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经费投入。提供可供主要活动举办方自由支配的活动场所以及硬件设施等。(4)队伍保障。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给予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加大人员投入,构建学校师生“双主体”模式的互动关系。聘请有经验的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等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并折算工作量,保证校园文化活动持续稳定开展。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评价,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所谓质量评价,就是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部门、指导教师等通过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运用相关手段或方法检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并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效果。质量评价的体系要体现多个维度,包括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体验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状态的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育人效果的评价等。质量评价的依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