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博客的价值及应用
2014-04-17曹洁萍
曹洁萍
作为网络时代新宠的博客,以独特优势迅猛发展,成为新型的网络应用模式。博客(Web Log,缩写为blog),即个人以网络为载体,发表和张贴个人心得并与他人进行交流,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简称“网志”。由于其易用性、即时性、个体性、开放性、累积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博客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并被逐步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博客运用将会对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育理念等产生重大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意义建构需要。
一、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博客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博客应用的必要性。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高职语文课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已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博客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影响、改变现有的高职语文传统教育模式,补救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日渐严重的弊端、问题。
2.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博客应用的可行性。从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力因素三个方面来说,博客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都有很强的可行性。第一,随着高职院校硬件投入的增加,校园网的初具规模为博客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随着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日趋盛行,打造一个数据高共享、高整合的数字校园环境逐渐被众多高职院校所重视。高职院校拥有计算机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日常上网频率也很高,为将博客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准备。第二,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及博客的“零进入”门槛为博客广泛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技术条件和支持。博客以其突出的廉价性受到了尚无收入的高职学生的追捧与喜爱,并快速流行开来。第三,学生对博客文化有天然的兴趣是博客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人力能动因素。学生“开博”的人数多、热情高,高职教师和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也为读写博客提供了时间保证。
二、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博客应用的优势
博客作为交流工具符合高职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为高职学生提供课外学习、表达感情、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为高职语文教学开辟出新阵地。
1.教学资源的丰富性。高职语文具有信息量大、引证资料丰富的特点,而博客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整合无限的信息资源,提供巨大的学习资料库,为教师搭建教学资料平台。教师通过精选和分析建立起巨大的学习资料库,由于有丰富的声音、图像、文本等,博客比教科书拥有更为多元的内容、更为开阔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情境感受,体验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刺激。这是传统课本教材无法比拟的,能够以丰富的媒体资源激发学生持续主动的学习兴趣。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首先,课前可利用博客营造出一定的学习氛围。如在《红楼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博客选用“红楼梦”这一主题,设计版面、栏目,显示“红楼梦人物图”、设置自动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或一些古典乐曲,还可在相应的栏目、板块中发布《红楼梦》原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课前进入教师博客后,通过文字、图片、音乐得到多种感官的同时刺激,学习兴趣便得以激发;经过“预热”后的课堂,气氛较活跃、互动较顺利。其次,利用博客可以补充课堂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能教授重点内容,教师可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材料(文字、图片、视频等)放在博客上,建立学习资源库,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教师还可在博客上提供相关学习资源的超链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最后,博客还可作为课后答疑的工具。若师生、生生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沟通不充分之处,则可在课后通过博客进行沟通和讨论。博客克服了时空的约束,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提问和答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这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非实时交互,由面对面延伸到键到键,体现了交互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以课堂为唯一战场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高职语文教学需要,开辟课外教学阵地是当前高职语文发展所需,而博客拓宽了课后教学的手段和渠道。教师可在博客上发布通知和公告,如作业布置、活动安排;学生可将个人的学习成果、心得等放在个人博客中并告知老师作业所处位置,教师点击即可查看学生作业。这大大提高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作业的透明度、避免了学生抄袭。
3.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近年来,高职语文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课堂,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博客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在时空上得到无限延伸,可以“先学后教”“边教边学”“先教后学”,打破了高职语文常规教学的单一性,使得语文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实现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拓展的有机融合。这有利于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这也是对高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有益拓展与合理补充。
博客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平台,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播模式,学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师生可就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畅所欲言,在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展开引导、评论,不断形成一个师生交互的动态记录。此外,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表达自己思想的平台,拥有了自我表现的时间与空间,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只有一部分学生的声音可以被大家听到的状况;持久、深入、广泛的碰撞与交流,将迸发出学生思维中崭新的思想火花。博客的这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沟通方式从单向转变为多向,催生出真正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
4.教学评价的透明性。过程性评价的实施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全程,博客可以成为一个记录本,能详细、清楚地记录学生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情况,可以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想法、思路及解决过程,能真实地展示学生知识积累和认知提高的轨迹,使得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及时的指导。借助博客的管理、跟踪、监控功能,教师可以建立起比较客观公正且全面的评价体系,教师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学习证据材料以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评价可以做到透明化、公开化,有利于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优化考评体系。
5.学习的协作性。现代高职语文教学注重自主学习,课外学习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协作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群体成员共同协商、交流,共享资源、智慧,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博客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共享信息是博客与生俱来的特质。博客间关联较方便,兴趣相投的博主会形成网络学习社区。他们在博客上记录生活、抒发情绪、展现自我,让同学、老师、朋友分享交流。这种公开分享的不只是学生个人的表达内容,教师的指导、他人的评论也得到分享,分享信息更为广泛和全面。他们还可互通有无,将收集的学习资料放到同一个博客中供全体成员交流和评价。博客为展开协作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和交流形式,学生通过协作性学习活动共同进步,获得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
6.学习的无限性。博主因自己在博客上公开发表的“创见”被他人承认享有自豪感、成功感,有利于激发博主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博客的时序性和公开性,对博主形成潜在压力,博主必须不断更新博客才能引起更好的外界关注,这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督促。因此,博客也成为学生重要的发展工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7.教学研究的即时化。博客提倡的主动性、反思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开放型学习模式,也适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切磋和研讨更加频繁、有效和深入,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方面,博客为教师反思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可将日常教育教学中所得、所失、所感记录在博客上,形成教学档案,促使自己对教育教学时时反思和对教育新理念的内化。另一方面,博客的及时性使教师能随时发布研究心得,随时吸纳新理念、新知识。可以说,博客使研究型教师得以批量化“生产”。博客的引入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通道。教师可以相互阅读和评论博客内容,形成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和沟通社区,教师在这个网络社区内自由讨论、相互切磋,在分享与交流中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博客应用的关注点
将博客引入高职语文教学并不是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充分借助博客在交流及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方面的优势,增加学生学习激情、提高教学效果。博客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它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相关问题,并加以合理引导。
1.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博客的使用也应考虑所教的内容是否适合运用这种教学手段。博客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主要还是要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关注、监督、管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能花费过多时间在网络上、沉迷于虚拟世界。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要过滤信息、沉淀精华。网络信息面广、量大、良莠不齐,易造成知识杂乱和可信度低的问题。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并将这些信息资源转化为知识就需要教师通过博客过滤、分类管理信息,而后再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在网络中做无用功,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
3.博客撰写贵在坚持。博客的一大特征是即时性,要求及时更新、持之以恒。博客引入高职语文教学后,学生可能在初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但能否持之以恒用博客来进行学习,却是一个现实问题。学生需要花费很多个人时间,不断更新才能保持博客的新鲜感和持久关注。博客的撰写应重在思想、内涵,如果只把网络文章收集汇总或做链接,就成了流水账和网络文章管理系统,失去了博客的意义。
博客已成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传统课堂和课外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运用博客辅助语文教学,服务语文课堂,是对网络教学研究的充实,是网络教学研究的一个子课题。信息网络时代的高职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挖掘新生事物的应用潜力,努力开拓新的教学形式,为高职教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