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评教”评价机制下的师德建设*
2014-04-17聂素民
聂素民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浙江海宁 314408)
“学评教"是一种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是由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做出的。有效地运用这种机制,可以促进教师的发展;相反,则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加上,评价本身设计上的缺陷、人为的因素(对于评教的人数缺乏有效的监控,评教人的知识修养、行为能力、责任心、情感因素与利益冲突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成了教师积极或消极教学的前提。教师的积极做法是理性地对待评价,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消极的做法是或妥协、或迎合学生、或与学生之间达成某种合作的博弈。因此,在评价中,教师有可能“三被":被“学评教"绑架、被“学评教"报复、被“学评教"要挟。与之相应地会感觉到人格与尊严受到贬损,产生厌教心理。对此,教师有可能:做积极的调整或坚持自己教书育人原则和做人原则、满足学生的需要;做无原则地满足学生的某些需求,或做不恰当的回应与不妥当的做法。如果教师的坚持还有可能再次受到打击,就难免生出无限的悲哀与凄凉的感慨。尽管教师受此评价机制之“苦”,但教师还是应当走出机制之外,去做好这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
一、充分认知教学过程中的伦理关系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被誉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高尚的职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与育人,这样特殊的职责下形成的师生人际关系,需充分认识古人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饱含着和谐的师生关系,蕴含了教与学的互动作用与意义。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是师生冲突的根源。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有别于一般的人际交往,前者是依据教育的目标、原则、方向的交往。在教师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书即传授知识与技能,育人即培养思想品德。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中,是学生不断地学习并积累文化知识与实践知识,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调整自己并修行,提高自我认识,以达到符合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的目的。
在教书育人中,良好的师生人际交往,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道德规范的遵行。教师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把自己的思想、道德、文明、心态、人格、个性,诸如需要、理想、世界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1](P101)等良好的修养去影响学生。而良好的师生人际交往,基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大致有道德关系、心理情感关系、教学关系和个人交往关系四种。其中,教师的道德关系可以影响其它三种关系,即教师的道德可以影响另外三种即心理情感、教学行动和个人交往,而道德关系中只有道德责任可以影响教学工作关系。同样,教学工作关系又可以影响道德责任关系,它们是双向的且互为影响的。
为此,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当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这种义务也可以说是责任。当教师受到“学评教"的负面影响,心理产生厌教、报复学生、无原则地迎合学生、不适当的回应等等,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道德的。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情感关系、教学效果与学生个人的交往关系。同样,学生如果不负责任地“学评教"也是不道德的。如果学生以“学评教”来“炒"教师的话,则无疑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一种讽刺。由学生的“评优罚劣"决定教师的“奶酪",势必是片面的,容易陷入主观主义错误的泥潭。主观主义的评价,偏离了客观的轨道,应该是不道德的评价,这样不道德的评价一经产生,从伦理学角度去判断的话,它就是一种恶的、不善良的。这样也势必导致教师严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他们的心情沉重而复杂,难免影响师生关系。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调节道德规范意识,更好地遵行道德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科学地遵循教学过程中的师德规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冲突和问题,离不开教学中道德范畴的问题。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言行上遵守师德规范,才能避免学生负面的“学评教"。
第一,以和谐的语言作为教学的前提。基于伦理学视角来看,和谐语言是和谐课堂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而不和谐的语言产生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又会产生各种冲突。教师应学会避免使用不和谐语言,万一情急之中,难免不理智地讲了不和谐的语言,应该立即去努力化解,避免这种不良的师生人际关系的危机,才能增强彼此心里的安全感。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人不假思索地说话、恶言恶语相向,其离恶行就很近了。可见,语言可以维护或破坏、加强或削弱、缓和或恶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因此,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教与学的小天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都能感受到尊重和爱护,达成尊师重教与爱生如子的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就必须使用和谐的教学语言。顾平从伦理学的视角提出构建和谐语言所应遵循的原则:“尊重原则、平等原则、无伤原则、礼貌原则、得体原则与合作原则"[1](P123-124),值得借鉴于课堂教学之中。
第二,以爱生如子的行为作为教学的基础。别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与真正的爱分不开的,没有真爱就没有真教育。爱应当是教书育人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在教师的热爱与关怀中,学生才会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才会积极地、主动地与教师互动、沟通、交流和交往,学生才能打开自己大脑中的情感过滤器,接受教师输入的知识信号,从而进行认知、内化和建构的互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智力活动的兴奋度,唤起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爱发生投射,由此产生出来的各种心理情感,从而靠近或亲近教师。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冷酷无情或淡漠寡情的话,那么将会激起学生的负面情绪,他们就会反感老师,从而反感其任何教书育人的行动,进而被正向的教学活动逼到了全面异化的境地。因此,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这种爱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平等,而不是对学生的溺爱、迁就和放纵,正所谓教师对学生应该“严慈相济,严中有爱”。
第三,以为人师表的言行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师表所指是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以身立教"成为“万世师表",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也受到后世教育工作者的敬仰。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现当代的人民教师,应当以人格感化来激发学生的心理情感,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教学行为,处处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来严以律己,并充当道德规范的表率,受到学生的敬佩或尊敬,以此投射到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做出道德的“学评教",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得出善良的伦理判断,做出公正的评价。
第四,要成就教书育人的事业,就必须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学而不厌”才能积累渊博的知识、才能精通业务、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人才的培养。对学生而言,教师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才能给学生以丰富的知识营养来哺育学生。因此,教师刻苦钻研的专业学习态度,有博大精深的学识,才能精心地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和把握教育规律,这就是教师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即是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必须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表率,做知识传授的真人,来影响学生做出真实的“学评教"的行为。
三、调适心态,加强师德修养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道德境界,有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其中教师“规范、专业、实践"三个伦理取向[3],教师的学习、内省、慎独、笃行等,给予我们启示。针对“学评教"中教师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的心理素养,二是教师的道德素养。
(一)调整教师心理以提高道德修养
心理调整应该具有自调和外调的途径。“自调”指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负性情绪、情感所做的控制与调整。外调指的是借助于外部力量对教师的负性情绪、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进行积极的、健康引导和疏导,以转化成一股巨大的心理正能量,也称为一种外化调适力量,使正面的积极力量在教师的心理实现内化。如果负面的情绪长期得不到调控,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疾病。教师常见负性情绪有情感类型,这一类型常见的有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对此,无论是教师的自我调适,还是他人的引导调适,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有森田疗法、认知疗法、情绪宣泄、淡化和转移法。本文仅论及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
“学评教"的问题带给教师的负面情绪。在教师接受学生的评教中,教师对评教的事情常常认为,这本应该是客观的评价,所得到的结果却时常不够客观,随即就会与教师的主观需要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有较大差距,这就不知不觉会产生特定生理反应和外部的一种心理表现过程。于是,教师在接受评价结果时,有的会坚强地鼓励自己,把它视为“未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有的就视如“晴天霹雳”,特别难于接受。这样看来,情绪往往带有主观性、个体性和自然性。情绪是怎样产生的?人的低端神经系统制约情绪的产生与发展,一旦低端神经活动,人的主观意志较难直接控制情绪。那就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当人越是遇到痛苦就越想去挣脱痛苦,这样反而更增强了痛苦。顺理可推,若教师对其负面的情绪控制不住的话,他们将会沦陷到继发性的焦虑之中,随即产生焦虑后的抑郁,而这种抑郁又加据焦虑,最终导致情感的失控。
教师提高教学中的心理调适能力方法:一是森田疗法。“森田疗法诞生于1920年,由森田正马创立,秉承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4](P242)教师采用顺其自然的姿态之后,他们的负性情绪将会形成山形曲线,经历起伏后,自然消失。教师“为所当为”和积极行动来直接控制负面情绪所产生的行为。比如我们能以旅游、交友、锻炼身体、吟唱、写作等等活动来控制不良的负面情绪,通过活动来转移负面情绪,最终方可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二是情绪宣泄疗法。由于教师受到不够客观的评教,他们的能量将会压抑与纠结,造成他们心理健康受损。对此,应将教师纠结于心的“学评教",施行宣泄法,常常向外去做宣泄式的训练。教师把他们心中的苦闷宣泄或倾诉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做有益的运动。三是伯恩斯的认知疗法。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认知:首先是面对现实,承认消极情绪的存在;其次是分析“学评教"不好的原因所在,通过客观与理性分析,调控情绪,冷静反省,平复心态,反省自己或许就可以心情平和下来。四是淡化与转移法,教师应培养有效的积极转移负面情绪的能力,可以从事一些健康有益的、自己又感兴趣的、轻松的文体活动以松弛其纠结情绪。教师只有将负面情绪调整到良好的心态,才能使他们的道德修养得到相应的提高。换言之,要培养教师崇高的职业伦理道德品质,就要从研究和探讨教师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规律入手,并遵循这一心理规律,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适。
(二)提升和完善教师的道德素养
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首先需要学习。孔子就明确提出“笃信好学,宁死善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狂",“博学"、“多闻"、“志于学"才能完善教师的道德品质,深刻地揭示了知识和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学习;二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三是要成为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表率;四是学习业务知识和教师职业道德知识;五是善于向他人学习,向同学学习,教学相长。
坚守职业道德、构建友好的师生人际关系、爱岗敬业、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对学生公正、服务到位,才能为师德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我的职业修养。坚定地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勇敢面对21世纪给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要从一次性学习走向终身学习;要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再到普及教育;要从传统教育到国际化教育;要从课堂教育走向网络教育。学习文化背景知识成为教师道德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和网络化,要求教师应加强通识教育的知识和人文教育知识的学习。
加强师德建设,构建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一,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它既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需要,又是履行师德建设的前提。第二,争当爱生如子的楷模。它既需要教师具有博爱的情怀和人文精神,又要用爱心去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第三,教学中开拓创新。教学中离不开知识的传授,在传授过程中,离不开创新,因而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成为高校的重要使命。第四,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追踪学术前沿,以科研促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践因材施教。
虽然“学评教"的评价机制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只是作为一种评价教学的手段,可能给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某些参考。如何完善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提高教学理论知识水平,我们还应反思自身的一些不足:一是教师对价值观念的模糊,二是教师对育人意识的退化,三是教师对角色意识的淡化,四是教师对敬业精神的弱化。对此,针对“学评教"的纠结,将坚持教师的道德原则、坚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三者相结合,使自身的伦理道德境界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地把教学人道、教学平等、教学自由、教学中发展、教学中自主和教学中合作相结合,才能起到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的作用。
[1]朱法贞.教师伦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顾 平.构建和谐语言的伦理原则[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4).
[3]程 亮.规范·专业·实践:当代教师伦理研究的三种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4]郑睦凡.森田疗法概述[J].社科纵横,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