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新动力研究

2014-04-17季建林崔新进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南通长三角中心

季建林,崔新进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 226007)

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新动力研究

季建林,崔新进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 226007)

依据南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探索了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需要抓住的几个重点,即向转变政府职能谋红利,向激活市场主体谋红利,向理顺市县体制谋红利。结合以上重点,南通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协调发展还必须向“工、城、农”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觅路径,向陆海统筹发展要定力,向中国(上海)自贸区接效益。

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谋红利;协调发展

中共南通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将南通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这是一个把“靠江、靠海、靠上海,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发展战略,不仅对于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加快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对于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江苏优化生产力布局,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自2010年提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以来,南通经济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洋口港、东灶港、吕四港三个海港通航,沿江沿海高速公路通车,城市高架建设全面铺开,一大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企业落户,跨国跨江合作园区建设有了新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 40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5 100亿;财政收入由2010年700亿元发展到2013年超1 100亿,进入全国地级城市前10位。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临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增量提质的任务艰巨且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重;沿海沿江港口与上海、宁波、盐城、连云港、南京、扬州、泰州等城市竞争激烈;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辐射力不足,老市区与通州区融合及产业布局调整有许多难题;制造业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端,缺少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附加值不高,利润率低;大学少,科研机构少,大型企业少,创新型高级知识分子少,领军型人才更为缺少;依然存在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南通新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必须在已取得成就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动力。

1 向全面深化改革谋红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必将对南通推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注入巨大动力。南通应在三十多年改革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红利为动力,加快推进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这方面要抓住三个重点:

1)向转变政府职能谋红利。近年来南通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大幅度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但南通市政府转变职能仍有许多事要做:①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坚决取消不必要的考核考评活动,改革考评体系和考评标准,大力减少“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和企业成本。②继续规范、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向县区放权,向基层放权,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尽量不要干预。③对审批管理依然宽泛,职责交叉比较严重,违规行政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有自我革命的精神,进行自我净化,制定出路线图和时间表,限时解决。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南通依然任务艰巨。只有坚定推进,才能获得制度优势,才能获得改革红利。

2)向激活市场主体谋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新一轮改革和发展中,要向激活市场主体谋红利:①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重复建设与投资、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②推动国有控股企业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③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④充分发挥南通“新侨乡”优势,鼓励和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⑤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经济、政治地位,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障碍,清理和废除限制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的规定。

3)向理顺市县体制谋红利。南通要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不是只将主城区建设为中心城市,而是将一市三区五县(市)作为一个整体,建成经济中心城市,这就需要有在现有行政区划内统筹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但是,目前行政上的市管县体制和财政上的省管县体制的矛盾,在规划制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品供给、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遇到太多矛盾,产生很多内耗,浪费了许多资源与时间,丧失了不少机遇。建议对崇川区、港闸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通州区进行调整,使南通主城区布局更趋合理;近期将海安、如东撤县建市,海门、启东改为市辖区,远期将所辖县(市)全部改为市辖区,使市管县的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统一起来,这样有利于将南通作为一个整体,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

2 向“工、城、农”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觅路径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这为江苏新发展指明了新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南通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但三者之间的衔接不够,尚未实现有机整合与互动融合发展。觅求南通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

1)觅求工业化结构优化之路径。南通2013年人均GDP 6.905万元,折合1.115万美元,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是,南通的新兴产业优势不明显,高新技术占比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南通能否在长三角北翼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和功能,关键在于产业优势,特别是制造业的吸引力、扩张与辐射力。培育产业优势,觅求工业化结构优化路径,是南通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中的攻坚仗,须全力以赴。

2)觅求城镇化水平提升之路径。2013年南通市城镇化率为59.9%,落后于苏南城市。必须觅求提升南通城镇化的科学路径,从过去主要靠扩大主城区面积、农民集中居住的外延性城镇化发展之路,转为主要依靠产业集约发展,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吸引知识性人才和产业工人落户城市的内涵式城镇化发展之路。这是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一个全新课题,须全力做好。

3)觅求农业现代化加速之路径。南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584.667 m2,但农业生产依然取得显著成绩。南通以占江苏10%的耕地产出了全省10%的粮食、21%的棉花、25%的油料、18%的水产品、13%的肉类。但是,南通农业现代化水平却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其突出表现是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的产业化、工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的比较收益率低等。南通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任务艰巨。

4)觅求“工、城、农”统筹发展之路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融合是南通发展的新动力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南通在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中,不仅要寻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新路径,还要按照习近平主席对江苏工作的指示,寻觅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现代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路径。一要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大规划互相协调,互相兼容,避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者之间各打各的锣鼓,不仅不能互相促进,甚至会互相削弱之现象出现。二要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提升城市品质、提升以工促农能力结合起来,以工业结构优化与效益提升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注入动力。三要紧紧抓住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开工建设的机遇,加快建设交通枢纽网络,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大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四要通过万顷良田和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并引导和推动农村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转移,同时大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条件,提高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通过农村现代化和提升城市化水平质量来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3 向陆海统筹发展要定力

省政府批准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颁布了《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南通陆海统筹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两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带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有利于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有益借鉴,也为解决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存在的许多难题提供了定力。

1)有了破解发展空间受阻的定力。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存在的诸多困难中3个问题尤为突出:一是沿江发展无空间。南通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现已达饱和状态无再发展的空间,许多新兴产业难以落户。二是转型升级无地盘。沿江地区已布局的许多企业,亟待转型升级,但缺地盘承接。三是工业化、城市化无土地。南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期,急需土地,但是南通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且许多土地是农耕地而无法征用。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而南通沿海地区却有着发展的巨大空间:海岸线长206千米,海域面积一万多平方千米,可用滩涂面积两千平方千米,每年新增滩涂面积近万亩。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南通沿海地区没有很好地开发,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也没有统筹开发。现在,《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了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的权限,使沿海地区可成为新兴产业和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空间,并可通过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证换发证,这就为破解阻碍发展的三大难题拓出了空间,给予了政策,南通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有了巨大定力。

2)有了破解产业布局分散的定力。南通要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首先要成为长三角北翼产业中心,这就要求南通的产业具有竞争力。而南通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集聚度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与各县(区、市)之间,各县(区、市)之间,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之间,产业雷同度高且布局比较分散,这一方面造成了产能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加剧了产业竞争。同时,过多的产业布局在沿江和内陆地区,不利于发挥南通位处沿海的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问题过去难以统筹解决。而现在则因南通成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进行陆域和海域产业的合理配置,这不仅有利于解决既存的产业雷同、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而且可以通过“优江拓海”,在沿江沿海统筹布局和发展港口物流、船舶海工、重化工业、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和商务科技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布局的科学化和产城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南通产业竞争力,为南通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3)有了破解机制体制障碍的定力。过去,南通的陆域和海域发展、沿江与沿海资源的开发管理,分属不同体制管理,不仅行政上难以实现统筹,而且在业务和专业上也不能实现统筹,甚至出现一条河由两个局管理的怪事(内河入海污染物监管由环保局负责,内河污染物到出海口外则由海洋局监管)。这种体制机制,严重地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许多矛盾与内耗。由体制机制产生的障碍,须以体制机制的创新解决。《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了南通以新体制机制进行陆海统筹建设的权限,包括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机制、海洋经济发展引导机制、优化陆海生产力布局互动机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区域融合发展机制、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和陆海统筹生态保护机制,并鼓励南通先行先试,创新发展,使南通有了破解旧体制创造新体制的定力。

4 向中国(上海)自贸区接效益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溢出效益”,南通与上海隔江相望,要把握住机遇,借力发力,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步伐。

1)承接产业转移效益。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一方面使金融市场、外贸市场进一步开放,促进更多的金融服务、跨国公司总部向自贸区集中,另一方面会倒逼上海制造业向外转移。南通作为与上海最近的长三角北翼城市,有着承接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现在南通与上海合作共建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等,就是充分利用上海的优质资源实现与南通优势互补的结果。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高附加值制造业流出,南通应积极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实现制造业能级的快速提升。

2)承接政策和体制效益。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南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国际理念和国际经验的机会,南通可以借助该平台,向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先进的理念,向企业发展提供新鲜的信息,从而逐步掌握先进的制度与体制;上海自贸区将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作用。因此,南通在关注自贸区如何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应关注它的制度、政策和相关管理经验,进一步做好政策和体制机制的衔接,向自贸区承接辐射效应。南通正处在建设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的紧迫时期,不仅要成为区域经济中心,而且要以先进的制度与体制建设,成为具有制度竞争优势的先进城市。

3)承接园区与载体效益。随着入驻上海自贸区企业、总部、机构的增多,自贸区必然需要有更多载体与之配套和服务。南通应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将南通的相关工业园区建成自贸区的“飞地”和“后台”,成为自贸区的合作对象;特别是要加快南通综合保税区建设,使之成为承接和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溢出效益”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与上海自贸区相配套、相协调的产业配套基地和出口基地,使南通成为自贸区的区域腹地,嵌入到上海自贸区的产业生产和发展的链条中。

5 向区位条件革命性变革聚要素

江苏省省长李学勇2014年3月1日在沪通长江大桥开工时说,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建设建成后,南通将成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南通及苏北地区将一通百通,不光是道路交通通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上海、苏南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区域互通。这对于打通江苏东部铁路大动脉,提高过江通道能力,加快我国沿海铁路、长三角区域铁路网、苏北快速铁路网建设,进一步接轨上海、密切与上海的联系,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苏通长江大桥使南通区位条件发生根本性变革,对南通进入21世纪持续跨越发展起了重要影响,那么,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将使南通区位条件产生革命性变革,对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1)集聚力和辐射力将有极大提升。沪通铁路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五纵五横”中的“一纵”——黑河至三亚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通铁路建成后,北可至东北三省,南可达东南沿海区域,现由上海发出或到达上海的许多火车,今后将从沪宁线分流至沪通线,南通将成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中的重要城市。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的建设,使国家沿海铁路江苏段北起连云港、盐城,经南通过江至上海,不仅使江苏沿海三城市串联一起,而且打通了我国沿海发展轴南北联系,将沿江沿海发展轴紧密契合,引领沿海经济要素向内陆辐射。南通处于沿江沿海发展轴契合点,区位优势突出,必将发展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的新兴中心城市。沪通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功能最齐全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并超越苏通大桥成为世界第一跨的斜拉桥,其对南通经济跨越发展的影响力必将大大超过苏通大桥。沪通铁路通车后,南通与上海及苏南城市互通仅需1小时。这将改变既有的上海带动苏南、苏南辐射苏中、苏中影响苏北的模式,形成南通融入上海、对接苏南、辐射苏北的新模式,这为南通集聚国际国内优质资源提供了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载体,为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注入了巨大动力和活力。

2)交通方式将发生历史性变革。沪通长江大桥集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崇海大桥、新长铁路、宁启铁路、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沈海高速公路、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和南通沿海沿江各港口,构成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时,规划中的南通地铁,设计了四条线路,总长度为180公里。地铁建成后,不仅市区道路网络将更加完善,而且地铁的西部出入口与沪通铁路相连,“铁铁换乘”的交通方式,将使南通地轶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实现有机衔接,南通的交通方式和格局将发生历史性变革。由此,南通要建成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城市的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不仅是制造业中心、经济中心,还是个交通立体化、现代化的交通枢纽城市。

3)城市布局与发展将发生重大变化。沪通长江大桥和沪通铁路的建设,大大促进了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南通现有的12个跨国跨江合作工业园,可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先行区。南通构筑沿江、沿海、沿上海、沿大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产业发展空间框架,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分工协作、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有了坚实基础,大大加快了南通承接上海、苏南在海洋工程、精密机械、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产业转移步伐。同时,南通的城市格局将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南通市区在经过了向南发展,向东拓展后,将迎来向西北发展的新高潮,还会对通州区和港闸区的功能定位、产业集聚、城镇布局发生重大影响,从而使沿线乡镇加速崛起,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加快南通城乡一体化进程;沪通长江大桥的建设,使南通与长三角各城市特别是与上海、苏南的联系将更趋紧密,将使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布局的起点更高[2]。

[1]季建林,崔新进,戚小倩.关于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研究与思考[J].江海纵横,2013(Z3):15-18.

[2]季建林.南通城市化进程和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定位[J].江海纵横,2012(3):16-19.

(责任编辑:胡梅)

New Drive for Building Nantong an Economic Center for North Wing of Yangtze River Delta

JI Jian-lin,CUI Xin-jin
(Party School of Nantong CPC,Nantong 226007,China)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facing Nantong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the paper explored the critical tasks for building Nantong the economic center for the North Wing of Yangtze River Delta.They are:to transform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to stimulate the market participants and to ration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ies.In this regard,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Nantong City will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benign,interactive and coordinated“industrial-urban-agricultural”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marine areas,and will benefi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Economic Center for North Wing of Yangtze River Delta;Nantong;seek dividends;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279.275

A

1671-6191(2014)03-0049-05

2014-05-15

季建林(1949-),男,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

南通市社科联2014年社会热点重点立项课题(编号4)。

猜你喜欢

南通长三角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