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制探析*
2014-04-17罗璇
罗 璇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2)
据高校就业统计,我国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到农村或基层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大学毕业生大多追求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的高薪职业,理想难与就业现实一致。而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攀升至建国以来最高,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这既是就业的危机,也是毕业生观念转变、高等教育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改变的契机。如何使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三农?怎么利用农业高校的特色更好地培育适合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类人才?这是新农村建设和农业高校的重要话题。
一、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和基层的优势
若大学毕业生都继续挤在发达城市、高新产业就业将难找到好工作,则不利于人才的充分利用和城乡的均衡发展。将人力资源导向西部、基层和农村,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既利于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利于缓解发达城市的负荷。相对于发达城市人力资源饱和的岗位而言,农村、基层的就业岗位更充足,比城市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进行基础建设,并且国家对大学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建设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人才留在乡镇工作。尤其是信息类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熟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农业领域“吃香”
既了解农业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比较缺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拓展业务渠道,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农业领域,信息化管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又熟悉农业理论和生产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国内长期以来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导致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社会对此类人才供不应求。
(二)经济发达地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高产值行业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
因城乡距离的差异,广东省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喜好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及高产值行业聚集,原因是工作发展空间较大、薪酬较高、物质资源丰富等,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也如此。然而,随着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需求量饱和及国家政策的约束,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都在减员增效,加上“定编定岗”人事制度的制约,这些单位无法自主吸纳毕业生,应届生招收量呈下降态势。而且2007年以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要求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在公务员录用计划中,要求用于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计划数必须高于计划总数的三分之一[1]。即中央政府机关和省级机构对应届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资格进行了限制,毕业生需到基层工作两年以上才可招收。这部分缓解了发达城市的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压力,也促使刚出校门的学生先到基层锻炼。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密集型高效农业公司、龙头企业群体数量不断扩大,企业在投资农业、开发农业的意愿上,瞄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在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农业院校毕业生自然成为企业招聘的首选。当前国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地改善基层就业的环境,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涉农企业在参与市场化竞争的过程中发展迅速。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提高,农业人才工作生活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广大农村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创业平台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
(四)国家对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努力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制度化环境。它完善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市场机制,实施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引导项目,加强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为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适当增加周转编制。国家规定:在严格控制总体编制的前提下,从2006年起连续3年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由组织人事部门会同编制部门每年给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乡镇下达一部分周转编制,用于接收应、往届高校毕业生。
2.《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216号)要求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计划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具体优惠政策:“从2005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时间一般为2到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服务期满后,进入市场自主择业,有关部门应协助在本系统内推荐就业。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对报考公务员的,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为其保留学籍2年;对于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应适当给予优惠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
3.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就业,做出的规定还包括:坚决清退农村中小学不合格的教师和代课教师,空出岗位吸纳大学生任教;基层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等部门原则上要求大学学历以上人员担任;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从应届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要安排到西部地区基层单位锻炼一二年。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出台系列举措,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实施“农村山区教育硕士培养计划”以吸收贫困县任教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读教育硕士,并要求地方师范院校专门培养回农村任教的教师[3]。
二、引导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和基层的实施方案
(一)政府职能部门应继续加强政策调控,规范就业市场
1.政府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控。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在于对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管理,提高市场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和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助于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学生因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区域性分割及就业信息不充分导致的就业障碍[3]。法律政策调控是就业市场宏观调控的最基本手段。它通过立法来确定市场供求双方的主体地位和各主体间的平等地位,保障双方的自主选择,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关系。我国的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调控还有待加强,主要是加强人才市场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用工合同仲裁机构,公开审理仲裁典型安全和用工纠纷,增强法制意识,使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4]。
2.政府经济调控。经济调控即政府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进行引导、调节和控制。为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就业,政府可采取“挂职锻炼”和“志愿者”等方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国家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补贴毕业生到中西部经济贫困地区的乡镇一级教育、文化、卫生、工商、税务、农技服务等机构和单位工作,提升工资待遇,并从编制、人员、经费安排等方面为毕业生从事社区管理工作和其他基层工作创造有利条件[4]。同时,政府应统筹城乡规划,继续加大毕业生中部和西部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规范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二)农业高校立足特色定位,改革教学体系
为克服高等农业院校与其他“985”、“211”全国重点学校办学定位趋同,培养的人才无特色的问题,农业高校应以特色学科为重点,以服务当地的传统为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以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农村和基层为目标,高校应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增强学生服务农村的意识、实际应用的能力。
1.课程体系方面:各学科应在深入调查、了解当前“三农”领域用人市场需求和变化的基础上,拓宽学科领域,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发展农理、农工、农经等交叉学科及与农业科技相关的新兴、边缘学科,创建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向的主要新兴学科,例如信息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等,努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技术型的农业通才。同时,建立提高学生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长效机制,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高等农业院校的信息类专业学生除应具有计算机信息相关操作、设计、应用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农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可将具体的学习过程与农业信息化过程结合起来,深入农村,带着问题和课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力求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院系尝试开设一些计算机和农业、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课程,如计算机农业监控技术、仿真农业技术、农贸电子商务等课程[7];学院积极开设第二学位,鼓励学生修读感兴趣又实用的第二专业课程以结合运用两学科的知识,既能拓宽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渠道,又可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结合,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农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另外,学院应邀请相关企业、公司的工程师开讲座,将用人单位现时实际所需的技术和能力要求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单位实际要求的差距有客观认识,目的明确地学习所需知识和技能。
2.实践教学方面:从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标准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课程培养体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各学科应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缩短毕业生参加工作的适应期,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另外,“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调动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专业教师及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学院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基层艰苦奋斗、成就突出的校友或基层劳模为学生现身说法做报告,鼓励学生到基层锤炼,强化学农、爱农、务农的意识和兴趣[4]。同时,高校应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的师资增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努力创收或向政府申请资助支持教学实验设备的补充和更新,努力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高校应精心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长期服务“三农”提供保障。结合专业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学校周边地区的村落、企业或学校挂钩,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由于基地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使广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当地存在的复杂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可提出合理可靠的解决办法。通过基地,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长期化、阵地化有了充分的保证,学校以其科技优势帮助农村、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农村、企业又给大学生提供了长期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舞台,同时也实现了农业院校社会实践的效益,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农业高校应巩固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切实为学生的农村实践搭建桥梁。
3.就业方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要提高就业率就必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就业观。可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全面提高学生掌握国家政策和了解当前形势的能力,特别要向学生介绍农业院校毕业生当前的就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积极向学生宣传“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的思想,引导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实现个人价值,树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观念,扭转毕业生“宁愿到大城市打工,也不要小地方好工”的观念[6]。高校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可在创业教育讲座、创新创业实践课的教学中融合管理学、农业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观点,根据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和创业素质要求来设置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将创业活动扩展到实习基地和合作公司中,并从当地或全国优秀的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中聘请校外创业导师,担任创业教学[4]。辅导员提供创业方面的理论指导,校外创业导师提供创业设计、市场技巧以及企业管理等实践经验,把理论与实践融合到课堂上,增强创业教育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综上所述,农业院校毕业生应转变观念主动投身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农村基层,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更合理更规范的环境,高校应相应改革课程体系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技能,共同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缓解当今社会就业矛盾提供重要力量。
[1]基层工作经历限制应届大学毕业生考公务员[N].中国青年报,2006-11-07.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OL].中公教育网,2006-02-26.
[3]广东农村教师可享受公务员津贴[OL].南方人才网,2006-04-22.
[4]邵 华.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5]刘小勇.高等农业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6]郑 娜,张 嘉.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途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
[7]彭春秀.农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J].农业教育研究,2011,(1).
[8]刘彬让,李 论.农林高校培养学生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安徵农业科学,2012,(40).
[9]姚裕群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
[10]马 强,陈火君.影响农科大学生服务三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1).
[11]李应军等.农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对策思考——以长江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2]马廷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