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4-04-17汪易楠
■汪易楠
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汪易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即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呢?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设计一些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尽可能轻松、愉快、自然地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英语,让他们在创设的英语环境中通过各种活动的参与,尽可能多地“习得”英语。精心布置的英语环境如教室前的走廊、教室墙壁布置名言警句、日常交际用语、学生作品展等,会让学生自发产生学习英语和用英语交流的冲动。
活动多样化 小学生特别喜欢各种游戏、歌曲、歌谣,如能将之引入课堂,也能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课堂有效性。书本中有许多适合儿童的歌曲,歌词内容大多是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学生学习歌曲的同时记住了英语句型。如Unit8 A camping trip讲授have、has的用法,这是最难掌握的一个单元,笔者在先教授了歌曲《What do you have?》后,学生都理解了在第三人称单数时用has,在特殊疑问句中要借助动词does等。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设计一些小游戏,如“耳语传话”“找错误”“猜物品”等,这些不仅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而且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把握课堂节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不听或根本听不见,等于零。笔者意识到上课管好纪律,比讲好英语更重要。于是笔者从上课的坐姿、课上回答问题的要求、课后作业的要求等都做了详细要求,违犯了的同学,要被请到讲台上,必须用唱英语歌谣、讲英语笑话、说单词等。对于有些同学,他会觉得做好这些准备,比起被惩罚容易多了。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课堂上把知识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在纠正不良习惯上花费较多时间。对于课上违纪者,笔者不惜时间,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事实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笔者讲起课来得心应手,课上很少因学生违纪而浪费宝贵的时间,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
除了在学生身上找时间外,也可以从教师身上挤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做好每个环节之间的导入和过渡,不讲废话,把有限的时间都能得到实际利用。备课时设计的环节,都要环环相扣,一个环节为另一个环节铺垫,一个环节为另一个环节服务,做到有的放矢,不放空炮,不摆花架子。
把握教学尺度
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每个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成绩势必出现差距,这就出现了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 如果教师视若无睹,按照平时的难度或者是进度教学,“优等生”会学得很轻松,甚至会出现课上闲着的情况,“后进生”则学习越来越吃力,英语课上如听天书,由此开始两极分化,产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教师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
比如,牛津小学英语5A的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There be”句型,笔者第一次设计教案时,以教室里的实物为话题展开,因为四年级有两个单元涉及到了“There be”句型。然而当笔者在课堂教学时,却发现教案设计不能顾及到全班的整体。当一个个问题提出,能够跟上教师思维进度的一直是那十几个熟悉的面孔,其他同学只能静静地听着,而笔者也不能了解到他们的掌握情况。于是,笔者马上调整教案,在导入部分安排了10分钟时间用来复习四年级的内容,然后以旧知引出新知,再以新知带出旧知。学习语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循环往复,才能使已学知识巩固得更牢。根据第二次的教案,笔者在另一个班上了同样的内容,学生掌握效果就比第一次好很多。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
倡导小组合作
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在某种情境中进行以各种对话训练为主的交际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对话中去,通常会先和英语基础好一点的学生示范,然后把对话操练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对话操练。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之间进行练习交流,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压力,又能增强学习效果。在组建这样的合作小组时,还是要尽量做到优差搭配。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形成合作互助、争先恐后的学习风气。
作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欣赏学生,从环境氛围、行为习惯、思想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反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教育,使学生学习循序渐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