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里刨金的农民教授——记马铃薯研究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灿辉
2014-04-17郭浪栈
■李 萌 郭浪栈
20余年一直做着一件接地气的活儿——马铃薯研究,在不是优雅的实验室里,凡事亲力亲为、耐心细致;在上山下乡的路上与老农们同行,身上夹杂着的是“洋芋味”、泥巴味和汗味……他把青春奉献出来,开辟了马铃薯研究的全新体系;他把热情释放出来,把责任凝练出来,他是云南省马铃薯研究的先锋者,是治疗马铃薯晚疫病的“医护人员”,是开启学生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传道解惑者,是躬身于试验田里一名不起眼的“农民”,是将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真正学者。他就是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灿辉。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作为云南省马铃薯领域研究的第一批科研人员,李灿辉用20多年来亲身经历的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串起了云南省整个马铃薯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时南方的马铃薯研究才刚刚起步,在云南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当时的云南,关于马铃薯研究,一没先进经验、二没研究体系,更别谈什么实验室、研究产业基地。一个老教授带着几个本科生娃娃,就这么干了起来。大学时期,李灿辉与另外几个学生在他们的导师王军教授的带领下,在云南师大开始了一项几乎可以说是零基础的研究项目——马铃薯科学种植研究。那时师大马铃薯种植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从科研技术到栽种培育,无一不亲力亲为。没有土地,他与同学们跟着导师自己拿起锄头一锹一铲地开垦土地;没有肥料,就与同学一道去掏粪育苗;没有实验室,就与其他的老师共同在一个简单的工作室中开展研究。就这样,师大的马铃薯研究所建立起来了,育苗地开垦出来了,一批年轻的科技骨干也逐渐培养出来了。
硕士毕业之后,李灿辉教授到了云南省农业厅工作,离开实验室最初在他看来也并没有什么,只是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也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偶然一次到寻甸的调研,让李灿辉亲眼目睹了红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穷。一间漏雨的土坯房、一些缺损的桌椅、几床破旧的棉絮还有摆在泥地上的十几斤“洋芋”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基本生存条件。当看到这些,李灿辉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回到了师大,回到了他曾经工作过的研究所,立誓要改变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最起码让他们衣食无忧。他认为这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和良心!回来后,他就再没离开过研究所,一干就是20多年。
这段时期,知识储备更为丰富的他,很少出现在各类科学研讨会上,而是选择了静下心来搞科研。多年的默默耕耘,他在马铃薯研究领域有了全新的发展——在无病毒种薯生产技术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创建了以“安第斯栽培亚种”为核心,以抗晚疫病、高产为主要特征,适合我国南方和全球短日照地区应用的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群体;培育出了云南省第一个无病毒试管苗;改变了我国马铃薯育种以“普通栽培亚种”为唯一遗传资源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建立了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无病毒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马铃薯育种资源的基因库,为马铃薯育种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历经艰辛,造福农民
马铃薯研究不是一项单纯在实验室里就能完成的工作,它从科学研究到最终投产,一定要经历一个过程——下地。在科研项目刚推广的时候,李灿辉遇到过许多困难,那时的老百姓对新技术不了解,所以他一来就被大家拒之门外,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住进当地的小卖部里。到了晚上,小卖部里没水没电,可他从未想过要放弃,相反,他琢磨的却是如何把自己的技术向农民更有效地介绍出去。就是凭借着他身上这份坚持和韧劲,最终老百姓相信了他,把他从小卖部里请到了自家里。他曾开玩笑说:“我现在去哪里,都不怕没有饭吃”,因为他研究出来的种苗成了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财富,他指导过的农民兄弟更是遍布了整个云岭高原。
山区马铃薯生产季节为多雨的夏季,而季节性的道路坍方、泥石流和交通运输的紧张,使需要经常下乡到马铃薯主产区开展工作的他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艰险。他在赴会泽县途中,不得不时常手持木棍以防滑和防狗,独自爬上山坡的试验地进行观察记录;他曾因路面坍方而下车逃命,也曾因搭农民的马车翻车,跌得全身泥淋而孤立无助。从寻甸到会泽、从会泽到昭通、从昭通到整个云南,全省大大小小的马铃薯产地里都曾留下过李灿辉的身影,所有认识他的农民兄弟们都会老远就叫他一声“李老师”。
虽然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可观,但目前马铃薯种植产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种薯质量差。在一些低海拔地区,由于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马铃薯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容易造成病毒积累,生长势明显衰退,如果选择单一品种种植多年就会导致病毒逐年累积、良种优势完全退化,最终的结果是种植的马铃薯产量、品质呈现“双低”的不良状态。针对此问题,对症下药研究开发出的无病毒试管苗成为突破这一发展瓶颈的关键之举,而这一技术正是由李灿辉及其团队研发形成的。得益于这一技术,目前云南省新型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已由一开始的会泽、寻甸、大理、昭通、德宏等地推广到了全省约94%的地区,各地的经济效益也在日渐显现。
在李灿辉引进筛选和合作选育的1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中,仅CIP-24、I-1085和CFK-69.1三个品种的播种面积在1990年到2010年间就达到云南省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0%;目前,“合作88”和“合作3810”两个新型马铃薯品种的常年播种面积约占云南省的40%,年新增产值达30 多亿元。农民种植一亩马铃薯的年收入可以达到近5000元,而种植水稻却只能达到七八百元,相比之下巨大的经济效益使得目前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了云南省继烟草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农业产品之选。搞好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和无病毒种薯研究,对于云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持续而深远的意义。
几多收获,责任在肩
马铃薯良种的培育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短期之内就能见到成效的科研项目。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收集、鉴定、评价、脱除病毒和无菌保存,是极其复杂、烦琐的基础性工作。自接手马铃薯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等工作以来,李灿辉独立支撑和建立了西南地区最大、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无病毒马铃薯种质资源库。
2008年是国际马铃薯年,也是李灿辉最为高兴的一年。这一年,李灿辉和他的团队共同研制的“合作88”新型马铃薯品种在国际马铃薯年会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合作88”也由此成为他们团队的结晶和符号。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出版的《CGIAR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呼唤》一书中,对“合作88”的影响概述为:“在联合国2008国际马铃薯年里,合作88新品种成为一颗璀璨明珠,为中国西南地区极度分散型马铃薯产业飞速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目前,李灿辉研发的部分成果已得到大规模的实际应用,为云南省马铃薯研究和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其中,研发的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被列为云南省政府重大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创建了马铃薯安第斯栽培亚种抗晚疫病育种群体,改变了我国马铃薯以普通栽培亚种为唯一育种资源的局面,其研究与应用成果被遴选为我国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合作30年来的标志性成果。有关马铃薯晚疫病、癌肿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工作,李灿辉教授曾获得2006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009年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主持制定了我国2011年“马铃薯新品种鉴定”国家标准,参与修订我国“马铃薯种薯”国家标准;成为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繁育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国家农业部公益性(农业)行业重大科研专项疫霉菌研究专家组成员(包括大豆疫霉菌3人,马铃薯疫霉菌2人)和西南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规划项目负责人。
此外,李灿辉还曾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云南省科技厅和农业厅等资助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为云南省马铃薯研究、产业发展和国内外合作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和曲靖市科学技术奖等。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曾参与主办第二届亚洲马铃薯协会学术大会(1988)和第一届中国马铃薯晚疫病学术研讨会(1993);举荐并协助云南省申办和承办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2004)和第一届中-英马铃薯技术合作研讨会(2005)等;曾协助CGIAR和CIP对云南马铃薯合作研究成果及其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为云南省马铃薯研究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问及为什么在这条道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的原因时,李灿辉说“责任”二字是推动他坚持做下去的动力。在他看来,科研不仅意味着高精尖的仪器、明亮的实验室、先进的研究设备,更意味着脚踏实地的干劲、不甘落后的品质和事必躬亲的姿态。从田间地头的辛苦劳作到实验室里的千百次实验,从上山下乡的调查研究到奔赴各地的亲身推广,李灿辉始终把“责任”二字牢记于心,20多年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他经常叮嘱学生,“你可以休息,但那些马铃薯一直在生长,不负责任造成的将是无可挽回的损失,我们不能辜负农民的期望。”他还风趣地说:“我是科研人员,是医生、老师,同时也是农民。我去过全省绝大部分的贫困地区,了解那里的情况,也清楚地知道技术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这是我工作的价值。”
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精神,李灿辉教授在马铃薯无病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和无病毒种薯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诚恳、他的专注、他的责任、他的追求,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