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表象训练

2014-04-17王海俊

教育观察 2014年27期
关键词:表象动作技能

王海俊

(海安县南莫中学,江苏海安,226600)

对学生进行体能与技能的训练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技能训练又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考验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笔者的观察中,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方面下了很多工夫,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笔者同时也发现,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一些出力不讨好的情况,即无论对学生怎样进行动作上的指导,学生的体育技能都与教师的要求相差很远,结果教师、学生都很着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通过对相关训练情形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学生在对动作表象的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了自身动作不够规范,最终影响了技能训练的效果。据此,笔者尝试通过运动表象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取得了一些效果。下面以实心球的训练为例来进行说明。

一、运动表象对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运动表象对于不少高中体育教师而言是一个相对生疏的概念。表象的概念本来属于心理学范畴,很多教师认为它与体育教学没有什么联系,事实证明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显示,运动表象事实上已经成为当下体育训练研究的一个重点。运动表象相对于文化知识学习的表象而言,更侧重于其运动性。那么什么是运动表象呢?其学术定义一般是: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运动对象离开具体的运动之后在大脑中还能够出现的关于动作的形象。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运动表象不是学生正在进行的运动,也不是学生将要进行的运动,而是学生在感知了运动之后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事实上,运动表象在学生身上常常有所体现,比如看到篮球明星的某一经典动作之后,学生会自然地去模仿,这种模仿并不是学生亲身经历过明星的那种动作,而是学生通过大脑构思了相关动作之后,根据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来指挥自身的肢体完成的相关运动。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技能训练都依赖于学生的运动表象。前面所说的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出现困难,某种程度上讲并不是教师的指导不到位,也不是学生天赋很差,而是学生在运动表象的构建上出现了问题。以实心球的训练为例,学生很难将圈内滑步、掷球等动作一气呵成,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重复训练是起不到效果的,而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则会采用分解动作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往往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问体育教师为什么用这样的训练方法会起作用时,大多数教师则回答不出来。事实上,这正是运动表象发挥了作用。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运动表象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二、利用运动表象进行技能训练的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致力于寻找高中体育教学中能够有效通过运动表象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训练策略。而探究的结果表明,将一些复杂动作分解,并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运动表象,是比较有效的策略。这一策略既继承了高中体育教学对复杂动作进行分解训练的优秀传统,同时又不是只停留于在这一水平与认识,而是引导学生从分解后的动作理解上去着力构建运动表象,并逐步提高自身构建运动表象的水平。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技能训练的效果。

仍然以实心球的训练为例,原地推铅球是实心球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形式之一。笔者将原地推铅球的动作分解成静止站立握球、推球前预备、推球、身体平衡四个小动作,然后对这四个动作的要领分别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进行模拟。由于分解后的动作简单易懂,再加上教师的标准示范,因此学生可以在大脑中形成简洁的运动印象,而这一印象实际上就是动作分解后的表象。在每一步分解之后,笔者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去模仿训练,这也是运动表象训练策略的核心,即先不急着让学生模仿训练,而是先在原地静心思考,思考这一分解动作的要领,并在大脑中以自己为对象进行模拟训练。这就使得学生在真正训练之前大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表象,然后在这个表象的指引下去进行训练,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学生对分解后的动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之后,再让学生去构建四个动作连贯起来之后的总动作,这里同样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构建表象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是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学生付出较多的思维努力。而这一过程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连续示范动作来进行辅助,以让学生在构建表象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参考,从而就可以构建出完整动作的表象。然后再让学生去实地进行原地推铅球的训练,则学生的无效动作就会减少,有效动作则会相应增加。

事实还证明,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助跑(滑步)推铅球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在经过运动表象的训练之后,他们已经意识到在做某个运动之前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一个自我构建表象的过程。

三、以运动表象为核心构建训练的思路

根据多年的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利用运动表象来进行高中体育技能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不仅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从主观上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

学生为什么喜欢上体育课但却害怕体育训练呢?因为体育课堂变成了他们休息的课堂,而一旦付出努力收不到期待的效果,他们就会害怕体育训练。所以,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获得成功,就可以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而通过运动表象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构建以运动表象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就成为一个实际的任务与要求。笔者认为,实际教学中要预先分析哪些动作的训练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表象,并重点思考学生可能会构建什么样的表象,因为错误的表象构建会影响学生的训练效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会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水平。

[1] 马彦超.运动表象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7).

[2] 钱海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表象的形成[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3] 王斌.运动表象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

[4] 蔡彦增.表象技术在运动训练及比赛中的作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4(1).

[5] 郭子文.体育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运动表象能力[J].辽宁体育科技,1983(3).

猜你喜欢

表象动作技能
高级技能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