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演唱山歌——大型话剧《索菲亚教堂的钟声》创作感言

2014-04-17

剧作家 2014年2期
关键词:索菲亚院团钟声

王 笛

单位面临文艺团体转企改革,又赶上剧院正在排演大戏《索菲亚教堂的钟声》,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在拍戏过程中,有很多心得感受想写出来,就命名为“导演唱山歌”吧……

这次大戏的外请导演是宫晓东先生。这位60多岁的老头很有意思,有时长篇阔论,有时大喊大叫,有时挖苦讽刺,有时一针见血,但他从不迟到,欢吃欢造,总是绞尽脑汁,利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剧院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来创作完成他心中的大戏《索菲亚教堂的钟声》!

《索菲亚教堂的钟声》剧本是严格写实的,基本没有表现性处理。这也是对导演功力的挑战。作为院方导演组的副导演我在拼命找老头的漏洞,希望等他“疲软”之时立刻冲上去,然后表现自己的“才华”,得到其认可。结果累吐血我也找不到,这老人家老谋深算,心细如针,精力旺盛,对剧本的二度创作空前十分娴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十分精准,很多年轻的同志都跟不上老先生的行动与思维。宫先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排演的多部作品获得过国家大奖,受过胡锦涛主席的接见。六十高龄的他依然精神饱满,将帅风度,令我们年轻一辈自惭形秽。其实我们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宫老先生这样创造出好作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人的认可与尊重。我们也知道,老先生的成就决非一日之功,是从年轻时就扎实努力的结果,只有取得一定成就,才能获得艺术家的称号。我想起绿荫场上的“艺术家”马拉多纳,想起外交战线的“艺术家”李肇星等等杰出人物。人类为了世界的文明发展,不断进行伟大的创造,让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伟大的“艺术家”,这是多么奇妙和伟大的创造,可以说人类艺术的创造无所不在!

文艺工作者对世事的感悟,特别是亲历苦难,对艺术领域的探索,对同行作品的判断,对人类文明的思索等都是成为艺术家的必要条件。这次大戏《索菲亚教堂的钟声》的排演对于我们剧院全体演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大家在舞台上了解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进一步了解舞台,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我也相信通过这次合作,宫先生也在向我们这个集体中的年轻人学习,年轻人身上的朝气与快乐一定会让老先生受到感染。我们集体学习到了学院派的专业排演过程,我学到了一个导演的坚持与敬业精神。我们大家都有收获。

做为一名导演,在院团排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排出一台好戏,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体剧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如果只有某一个部门行动,其它部门坐享其成,那这支“山歌”肯定唱得难听。我庆幸单位有一个好的领导车承滨先生,能给众多年青人机会做事,也庆幸单位有一个还不错的领导班子,最起码能让我们年轻人伸伸拳脚。如今,特别是在全国文艺团体面临改革转企危机,人心惶惶之时,我院能决策推出大戏《索菲亚教堂的钟声》,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决定。一个剧院只有演戏才能生存,这是硬道理!很多文艺院团的演员和舞台工作者在单位一直到退休也没有几次上台的机会,成为终生遗憾,可谁又敢说他们不热爱自己的表演专业!表演单位每排演一部戏的过程就是每一个参与者最宝贵、再学习的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机会。而作为一个表演团体,不能为大家创造这样的演出机会,拍不了戏,则是悲哀的,痛苦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排出好剧目,有好的作品出演,观众是愿意卖票来观赏的,因为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生活的享受,同样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同样需要心灵的滋养与净化。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创作出艺术佳作,才能征服观众,获得掌声与赞美。

猜你喜欢

索菲亚院团钟声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盛世钟声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聆听钟声
对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索菲亚的魔法书
索菲亚的魔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