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路径探析

2014-04-17郑雅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健康政治

郑雅文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德育与学生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路径探析

郑雅文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社会化中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高校大学生社会化内容入手,对其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加以阐述,探析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化;路径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贯穿人一生的实践活动,尤其是青年时期的社会化对于未来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价值观扭曲、心理承受能力弱、政治意识模糊、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一、大学生社会化主要内容及其现状

大学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大学文化为依托,通过教育、学习、实践、人际交往等活动,获得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知识技能、行为习惯,逐步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角色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是全方位的,其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大学生社会化内容

第一,掌握专业知识,承担社会角色。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具备可以说是个人跨入社会,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敲门砖”,其掌握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个人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同龄群体而言,大学生的知识含量较高,知识面广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是高校大学生专业知识社会化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实践中去,获得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二,提高道德素质,培育“四有”新人。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相对于法律来讲,是来自内心的自发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高校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对大学生社会化而言,就是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高校的教育和自我学习,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准则逐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我国古代就十分注重人的德育,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三,把握政治方向,传导主流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涌现,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既有促进大学生解放思想、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也有导致少数大学生在信仰、理想、精神、道德等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方面出现偏差的消极因素。因此,做好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尤为重要。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要受到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包括课堂授课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对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意识的认知、认同。其二是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接收社会政治信息,关注热点政治事件或通过新媒体了解现阶段大政方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社会而言,促进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四,提高心理素质,协调人际关系。大学生心理社会化是大学生人格形成、走向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是指大学生个体接触并接受社会普遍意识、情感和价值等观念,最终形成社会普遍心理的过程,是大学生个体心理被社会心理同化的过程。大学生只有通过心理社会化具备了一定心理素质,才能处理好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以及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的社会角色。习近平主席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谈到:“青年人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2]心理素质在人们的整体素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竞争激烈,分工多元化,交往形式多样,人际关系复杂,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化。

(二)大学生社会化现状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大学生社会化重视程度的加深,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社会化总趋势较好,但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价值观扭曲。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涌动,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趋势。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形成竞争、开拓、进取的观念,这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和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同时,在崇尚个性和自我的主观意识推动下,当代大学生日益表现出价值主体自我化的特征。在实际行动和现实选择中,时常以个人利益为标准,知行不一致。另外,还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特别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尤为明显,注重功利性、实用性,无论同学之间,还是与老师交往总是把自己能得到利益作为评判标准,忽视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情感。

其次,心理问题严重,承受能力弱。国内有研究报告指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发生的自杀或者刑事案件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亲人的重重呵护,遇到事情还没想怎么去解决,父母都已经帮助处理完了。因此,没有得到自己处理困难的能力锻炼。他们上了大学,远离家人,面对陌生环境,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己不知道如何处理,而且信心不足,耐挫力差,往往以逃避或自我欺瞒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适应,长期累积,便会被挫折摧垮身心,出现心理问题。

再次,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生社会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别人利益,尤其在大学寝室中由此引发的矛盾更为多见。比如,有的人喜欢早睡,有的人喜欢熬夜,可能晚睡的学生就只顾自己打电话或者玩游戏,对打扰到其他室友的休息全然不顾,由此就会引发争吵,甚至更坏的结果,长此以往,室友间的冷漠会逐步加深,不利于同学间构建友谊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当前的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缺乏,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同学间发生问题时,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缺少宽容和大度,出现问题,往往选择极端的方式去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社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体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因此,其每个阶段和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向好的方向发展。

(一)引导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而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获取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培养政治情感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让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培养大学生爱国爱党情怀,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大学生指明政治方向,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

(二)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坚持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育人”,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应有内容,为大学生今后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基础。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时代背景下,树立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指引自己更好的前行,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爱岗敬业,将来承担社会角色时能够踏实勤恳,拥有社会责任感。

(三)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凸显,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面对与日俱新的世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媒体上各种社会敏感问题不时困扰着大学生。心理产生不适应的状况,一旦遇到现实的打击,就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和心理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思想上的困惑,培养大学生学会自我疏导、自我调节,适应环境,提高环境应对能力,保持积极健康心态。同时,维护人格健全与完整,促使大学生自信、自强,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

新时期,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得到不断充实,除上述教育内容外,如诚信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等,不仅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更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路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一段时间也取得了应有成效,但由于时代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墨守成规,需要丰富教育手段和方式,应对新问题、新问题。

(一)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育成效

在高校中,奠定大学生社会化的思想理论基础主要是思修课或其他政治课程,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作用。目前,大学生视野宽阔,接触信息渠道多,对事情有着自我认知和思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如今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高校学生对此课程并不重视,逃课或者敷衍考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化。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优化课程结构,在内容方面,要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情讲授,尤其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讲解,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负面的问题在讲解时更要慎重,既不能一味的抨击丑化,也不能规避不谈,应该找准一个正确的角度全面分析,指出错误价值观引发的后果,让学生明辨是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在学习形式方面,要切合大学生的年龄兴趣特征,实现形式多样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如专题报告、讲座、学生论坛、征文或演讲比赛、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等方式,将一部分学习内容分散到学生社团或其他活动中去,这样更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二)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的必备条件。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的恶性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要把它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首先,重视课堂教育,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有些必要的课程要设置成必修课或公共课,不能仅仅停留在选修课层面。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严格要求,除了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其他任课教师也要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这样在各门课程中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帮助大学生认识与了解心理活动规律,培养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社会化。

其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校心理咨询为主阵地。学校心理咨询是防止心理疾病、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排解忧难、化解心结。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通过课堂教学与咨询指导为主,深入开展日常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组织举办系列讲座,畅通教师和学生沟通渠道。这样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目标的一致性、方法的融合性、教育功效互补性发展,达到服务于大学生思想社会化。[4]

(三)有效利用网络,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新课题。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载体具有信息多样化、信息传播和更新快捷性、传播方式交互性等特征,它丰富了教育资源,拓展了教育空间。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占领高校网络阵地,为自身所服务,其中包括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门网站,提供高校学生互相交流思想的平台,即时发布政治热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风尚榜样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信息。运用博客、微博等新交流方式促进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同学抒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及时解答。充分利用知名网站资源,获取著名社会化专家学者的音视频讲座,热点专题访谈等资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对我国青年图谋不轨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此给予重视,把握好网络的舆论导向,及时过滤对学生成长成才不利的“负能量”信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此外,还要利用好现在学生中广泛使用的手机飞信和微信,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下接受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效结合,对于增加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拓宽实践渠道,提升学生社会参与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同时让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所要求的。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作为高等院校,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学校应该分阶段、有针对性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为大学生社会化搭建平台。

其一,学校和家庭要对学生社会实践予以高度重视,要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相应的政策、实践场所、资金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鼓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生活,了解国情、了解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责任感。其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估与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实现个体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化,有利于增强个体社会性,克服他们对社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做好了解社会的准备。因此,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1]杨伯峻.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J/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4/c_115639203.htm.

[3]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钟玲会.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2011(2014)01-0056-04

2013-08-30

郑雅文(1988—),女,黑龙江双鸭山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会化心理健康政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