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耳口鼻手”作文好帮手
——感知作文的教学

2014-04-17李俏清

教育观察 2014年13期
关键词:动笔荔枝橘子

李俏清

(化州市第一小学,广东化州,525100)

2010年5月,笔者所任教的学校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效阅读”“作文学评”课题实验。笔者聆听了田玉教授关于作文教学的《五年级感知作文教学汇报课》。以前,笔者感到作文教学难,现在找到了源头活水,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生机。

一、高效阅读,激发兴趣,学会评价

习作前,高效阅读好的文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诱导学生多探究、多反思,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安排学生朗诵诗歌。一位学生走出来,只见他手持扩音器,用标准而又富有感情的普通话朗诵诗歌《我爱“母亲”》:“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祖国就是母亲,不爱祖国的人可耻呀!可耻!……”他声音抑扬顿挫,边朗诵还边打手势。他的朗诵立刻把大家都吸引了过去,不少学生身子往前倾,脖子伸得老长,生怕错过了一句话。这位学生朗诵完了,又上来一位女学生。她头上扎着一朵红色的绸花,红扑扑的脸蛋显得活泼可爱。她用黄鹂般清脆的声音朗诵:“我是一朵小红花,粤西山区是我家,鉴江河水养我大,走遍天涯不忘她……”她一边朗诵,一边做动作,表达了她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学生们受到感染,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最后,趁学生们意犹未尽,笔者让学生们动笔写作文《我爱母亲》,并要求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去写。20分钟之后,笔者抽检一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范读,让学生们共同评价。节选习作的一段内容及师生共评片段如下:

门“吱嘎”一声。

我转过头看见了那熟悉的身影:妈妈刚下班回来,那疲惫的身躯仍旧穿着那件褪了色的单薄的衣服。我看见了,飞快地跑到妈妈的面前,还没等开口说话,妈妈反倒一把抓住我的手,放在嘴边不住哈气,为我搓手,还不停地问:“孩子,别冻坏了,快关灯睡觉吧!”就在我和妈妈的手接触的一刹那,我感觉她的手那么冰凉。望着妈妈,突然间,我发现妈妈两鬓已染上丝丝白发,眼角旁已爬上几条皱纹。此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鼻子一酸,泪水便毫无顾忌地流了下来……

(笔者读完后)

师:这段话有没有利用感知去写呢?

生:有。

师:那么,你们来评价一下。

生1:“疲惫的身躯,褪色的单薄的衣服”是从视觉去写的。

生2:“她的手那么冰凉”是从触觉上写的。

生3:还有“两鬓染上丝丝白发,眼角旁爬上几条皱纹”也是从视觉去写的。

学生们纷纷评价这段文字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去感知、描述,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的。最后,笔者总结:“眼耳口鼻手,作文好朋友,五个一齐上,作文不用愁。不过,在作文中不必面面俱到,根据文章内容,只要有所侧重就好。”整堂课都充满着欢乐、轻松的气氛,效果良好。

二、创设情境,贴近实际,易于动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一个南方初夏,花红果丰的时候。又是一堂作文课,学生们脸上都显出为难的神色。笔者提着一袋东西走进教室,学生们都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笔者手中那袋神秘的东西。笔者看出他们的心思,便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请大家吃荔枝。”“作文课,吃荔枝?”学生们更加诧异。笔者在黑板上书写几个大字“调动自己的感知,学会观察”。并叫班长把荔枝发到各人手里。接着,笔者用目光扫视一下全体同学,然后说:“现在每个人手里都有一颗荔枝,请大家一边听我说,一边跟我做,然后仔细观察,把你们所感知的记录下来。”这时,学生们端详着荔枝,垂涎欲滴,恨不得把它一口咽下去。笔者拿着一颗荔枝,仔细做示范。笔者用手指不停地抚摸着荔枝表面粗糙的果皮,并不断地启发学生:“它表面手感怎么样?”“是什么颜色?”然后,笔者又用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来,用手心托着荔枝,问道:“大家看见了吗?”“看见了。”“皮里有一层白薄皮,薄皮里有肉,它的肉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们认真地听着、看着、思考着。最后,剥完荔枝了,笔者又说:“荔枝怎么红皮里长着白的肉?现在你们尝尝手中的荔枝,品味它是什么味道,再把核吐在纸上,观察一下核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把荔枝放进嘴里。“清甜可口,核是褐色的,椭圆形。”吃完荔枝,大家抹抹嘴,还在回味荔枝的味道,笔者说:“你们都观察过荔枝了,应该都有记录,现在开始写作文。”学生们欣然动笔,个个文思泉涌。

感知作文教学就是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带进课堂。学生通过做一做、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调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去感知大千世界,然后把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写成作文。

三、激活感知,启迪思维,诱导探究

“六一”前开联欢会,教室里桌上摆满了水果、糖果。学生坐在桌子前,笔者要求他们把在联欢会上所感所知的用文字记载下来。

吃橘子时,笔者说:“请每人把一个橘子平均剥成10块,然后自己吃其中的4块,看看这个橘子还剩下几分之几?”于是,学生剥橘子,吃橘子,忙了一阵,很快答出——剩下6/10。突然有位学生尴尬地站起来说:“因为橘子可口,我多吃了一块,只剩5/10。”这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笔者又问:“如果你们把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他们分别吃这个橘子的几分之几呢?结果又是谁吃得多呢?”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争相回答,“爸爸妈妈各吃了这个橘子的3/10”,结果是自己吃得多。正当同学们享受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的时候,笔者继续追问:“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应该吃这个橘子的几分之几?才能让爸爸、妈妈各吃的比自己多些呢?”

学生在笔者多层次的设问中,激活了感知,启迪了思维,兴趣盎然,都积极去算一算,最后都能回答出自己应该吃这个橘子的2/10,才能让爸爸、妈妈各人吃这个橘子的4/10。可是,刚才那个吃了5/10的学生却站起来说:“我的橘子块数却不同,我吃了1/2,爸爸、妈妈各吃了1/4。”笔者听后立即鼓掌给予肯定,并说:“这位同学虽然多吃了一块橘子,但他也初步认识了分数,这是你们已具有了自主探究能力的表现。”学生们又鼓起掌来,他们又一次获得了激活思维、成功写作的愉快体验。

新概念作文创始人田玉教授在他的作文理论中指出:“当你抱怨自己不会写作文时,其实是不会感知。”感知作文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情境下,不知不觉养成了用“眼、耳、口、鼻、手”全方位感知事物的习惯。同时,教师运用激活感知、启迪思维、诱导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有物可说,作文就能水到渠成了。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何捷.创新作文设计两例[J].小学青年教师,2005(10).

猜你喜欢

动笔荔枝橘子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橘子沉浮记
漂浮的橘子
我要写的勒阿越来越少了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橘子的自述
分橘子
毛毛雨
春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