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下水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2014-04-17陈小燕
陈小燕
(茂名市愉园中学小学部,广东茂名,525000)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下水文”的教学理念备受推崇,为作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在一定程度解除了应试作文的枷锁,也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效果和研究成绩。但是,作为课程改革“试验田”的“下水文”有着其固有的硬伤,存在着某些教学误区。秉持着“科学运用、大胆尝试”的教学原则,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
一、前提:准确理解“下水文”的定义
(一)狭义上的“下水文”
“下水文”,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熟悉的人与事为写作内容而写成的供学生阅读与参考且符合相应教学目标的一种作文形式。这种“下水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及指导价值。
(二)广义上的“下水文”
其实,“下水文”并不仅仅局限于小学作文教学之中,也不一定要与相应的教学内容挂钩,阅读对象更不只是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写作水平的一切练笔、写作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下水文”。这既是一种教师的自我写作行为,更是教师开展教学思考、提高教学技能、实现与学生感情沟通的有效途径。
二、核心:熟练撰写“下水文”
(一)从学生的角度,选取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写作内容
学生想不想看“下水文”,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写“下水文”应该站在学生的选题视角,选择学生喜欢看的写作内容,描写学生感兴趣的人物、故事、风景……
例如,相同的作文题目《我想养成的一种好习惯》,结合一年级学生爱吃零食的行为,笔者会写“健康的饮食习惯”;结合三年级学生开始具有独立学习意识的情况,笔者会写“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五年级学生热衷上网、打游戏机的现状,笔者会写“文明的娱乐习惯”……这样,在写“下水文”时,笔者遵循“作文即生活”的写作理念,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不同年龄、地区、班级学生的生活内容、生活品质、情感体验,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从学生的角度,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
由于“下水文”承载着作文教学功能,因此教师更要重视“下水文”语言的选择,通过具体语句的写作,为学生树立“写得对、写得好、写得妙”的范例。这样既能避免专门讲授作文语言的单调与枯燥,又能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表达。而这一切都以学生看懂“下水文”为前提,因为学生能不能看明白“下水文”直接关系着“下水文”对作文教学的作用。为此,在撰写“下水文”时,笔者坚持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学生喜欢看、能看明白的语言进行写作。一方面,避免使用成人化的语言。小学生作文倡导“我手写我心”,儿童有自己的语言世界。因此,作文不能脱离学生现实的思想、性格、生活、情趣。另一方面,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在写作中笔者有意识地多使用学生学习课本的语言、学生常说的生活语言和学生写作文常用的书面语言。经过训练,学生对“下水文”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也从中学习到了新鲜、活泼、生动的写作语言,并能运用到自己作文中使文章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起来。
三、关键:灵活运用“下水文”
(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形式的“下水文”
根据“下水文”的不同呈现形式,“下水文”可以分为口头“下水文”和文字“下水文”两大类。前者主要是通过念诵、朗读、讲解的方式,采用话语表达的途径呈现出来;后者则是以文字的形式而存在,以课件展示、印发资料、专栏张贴、网络传播的途径呈现给学生。这两种“下水文”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及不足。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加以使用。
口头“下水文”胜在快速、便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主要适用于课堂作文讲评、范文示读等环节,但操作起来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预先打好腹稿,学生也要专心听、认真领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教学中,学生因为受到课文内容影响,在构思环节就出现了瓶颈,很难想出什么新意,陷入了无从下笔的困境。这时候,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点拨学生:“同学们,我们不如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一下:第一,这只鹅是什么样子的?第二,你对这只鹅是持什么感情态度的?第三,你和这只鹅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或者难忘的故事。只要我们把这三层关系理清了,作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听完后,豁然开朗,思路被打开后,下笔都如有神助。课后,学生都说,“幸好有老师的提醒,要不真的只能对着课文仿写了”“老师,你的那番话可真是及时雨啊,一下子就让我知道怎样写了”……
文字形式的“下水文”是教师写出来的作文,它贵在系统、直观,可以让学生慢慢阅读、细细品味,有针对性地借鉴和参考,但所占用的教学时间比较长,适用于课外作文辅导。例如,针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写一件有关规则的事》,笔者也写了一篇作文《说“对不起”,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先分别从文明礼貌、人性情理、社交需要三个角度阐述了“说‘对不起’”是一种规则的原因,再从弥补错误、规范行为、树立形象三方面强调了这种规则的作用。然后,笔者将文章打印出来,贴在班上的“习作展览栏”供学生阅读。借助这篇“下水文”,学生既了解了本单元作文的写法,又通过作文内容加强了文明礼仪的熏陶,实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二)根据教学开展情况,灵活把握“下水”时间
在教学中,笔者以学生写作文的时间为准界,将“下水文”分类。
1.学生写作文前,出示指导性“下水文”
这类“下水文”侧重作文指导,因为在个体成长的时期,小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更是读写结合的心理基础。小学生善于模仿,也需要模仿,小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照着范文仿写,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作,这是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就是从模仿到创作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写作文前,教师针对作文要求写一篇范文供学生参考,或者写一段或几段文字作为开头,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续写下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写作的主题、思路,从而达到指导学生作文的目的。在探索中,笔者还注意到,教师在学生写作文前提供“下水文”要视情况而定,更要控制次数和数量。只有在学生刚接触某种新文体写作或者普遍对某一作文存在写作困难时,教师才提供。如果在写每一篇作文前,教师都为学生提供“下水文”,这会限制学生写作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很容易让学生对教师养成“写作依赖症”,离开了教师的“下水文”就难以独立写作文。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调查报告》的单元作文中,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应用文的文体,这种文体缺乏趣味性与情节性,教师再多的分析和讲解都只是理论上的认识,还不如给学生提供一篇范文阅读,让其在“读想结合”之中明白调查报告是怎样写的。所以,在学生写作文之前,笔者出示了自己所写的《茂名市小东江水质变化的调查报告》,文中一目了然地向学生展示了调查报告应该具备的对象、时间、地点三大要素,“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我的建议”四大写作模块更是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写作线索。
2.学生写作文中,出示启发性“下水文”
这类“下水文”侧重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教师这时候出示的“下水文”就是一盏指明灯,学生肯定会大受启发,有一种“对啊,就是应该这样写”“我怎么没有想到呢”的幡然领悟,在接下来的写作环节中自然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有的放矢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例如,笔者布置学生写单元作文——《我的自传》,在收作文的时候,按时写完的学生寥寥无几,笔者问原因,学生顿时纷纷说开了——
“老师,我又不是名人,为什么要写自传啊?”
“老师,我才十几岁,怎么写得了自传呢?”
“老师,自传都是专业人员写的,我可写不了。”
……
笔者发现学生对“自传”这种文体的理解产生了偏差,略为思考后,笔者说:“大家的顾虑我都理解,其实自传也并非是专家、名人才可以写的,更没有年龄的限制,我们写自传是为了加深对自己的理解,更是为了总结自己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只要大家从三个方面去思考,就很容易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自传:首先,在立意上,要突出‘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其次,在选材上,选取两三个典型的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再次,在顺序上,按照成长的时间顺序来写。”“就这么简单?”学生还是心存疑问。“对,就是如此简单,只要大家用心去写。”笔者继续鼓励。果然,第二天全班都交齐了作文,看着那一篇篇充满童趣、童真的自传,笔者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在学生写作文中科学、及时地运用“下水文”的作用之大。
3.学生写作文后,出示借鉴性“下水文”
这类“下水文”侧重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直接途径,而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一直是传统作文教学的盲点和难点,更是常被忽略的环节。“下水文”的探索为克服这一教学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例如,在评讲作文中,笔者会根据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毛病写一段或几段内容相似、形式各异的“下水文”片段,作为评价的典型例子,指出这样写的不足、原因及修改方法,再让学生现场进行改正,学生在纠正习作毛病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这样坚持不懈地运用“下水文”来评讲作文,在一次次有针对性的写作方法传授中,笔者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见人写人,见物写物,写人抓言行,状物抓形色,塑造形象细节,说明事物找数据,情到深处便抒发,理儿明了适时点”的写作技巧,最终实现了“以规范的方法和语言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自由表达”的教学目标。
南宋朱熹有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水文”正是作文教学的“活水”。通过“下水文”,教师能感同身受,体谅学生习作之苦;学生能爱屋及乌,学习教师的写作方法。
[1]李坚白.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周一贯.小学作文教学新概念研究[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