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思考
2014-04-17王青
王 青
(厦门市仙阁幼儿园,福建厦门,361012)
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人类从事审美活动的一种对象,音乐具有多种功能。音乐的教育功能是一种较早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功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同。但是音乐主要是听觉艺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音乐看不见、摸不着。教师要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增强主体意识,使主体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培养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儿在主动学习的同时,获得有益的、高质量的、丰富的学习经验。
一、音乐活动目标要有层次性
音乐活动的目标要有层次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认知水平层次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的层次性是指对某一具体教材的若干教学要求(或对某种主体能力的若干发展要求)按比较符合幼儿实际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一个前后相互紧密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系列。
例如,在欣赏与表演《金色的房子》时,第一层次让幼儿欣赏配乐故事,引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第二层次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幼儿由于对故事内容的熟悉和理解,即产生了主动学习歌曲的欲望;第三层次学唱歌曲,在幼儿学唱歌曲时,鼓励幼儿边表演边演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第四层次指导幼儿学会边唱边演奏打击乐器;第五层次学习角色扮演。这样,通过把同一教材对幼儿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层次,分散到多层次互相紧密衔接的序列活动中去,分别加以重复解决,使幼儿能更容易地、更扎实地达到这些要求。另外,层出不穷的新方式、新要求都是在幼儿熟悉的材料、技能、知识和已形成的能力基础上进行的,加之幼儿又有更多的自由探索、创造、思考、想象的机会,所以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真正进入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享受音乐、学习音乐的境界。
二、音乐内容选择要有趣味性和可表演性
音乐的抽象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求知欲望。奥尔夫认为:“教育应顺应儿童本性。”因此,音乐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首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表演欲望。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幼儿的兴趣。例如,教师讲述《三只蝴蝶》故事时,发现幼儿对故事内容很感兴趣,于是选择《化蝶》让幼儿欣赏,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三只蝴蝶中的一只,在花园一会儿快乐地飞,一会儿停在花丛中采蜜,一会儿游戏。幼儿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主体性也发挥出来了。
其次,选择趣味性和可表演性的内容容易调动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例如,《狮王进行曲》讲述了大森林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音乐形象鲜明,内容生动有趣、表演性强。幼儿可通过表演各种不同角色,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性质。在表演过程中,幼儿在一次次亲身参与表演和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产生愉悦的情绪,提高积极性。
再次,选择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并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内容。因为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幼儿比较熟悉,有一定的感知基础,容易接受,容易产生兴趣。例如,同样让幼儿感受音乐强弱的曲子很多,但笔者选择了《杀鸡宰鸭》。赶鸡的时候轻轻的、小心翼翼的,听到强拍突然猛力抓住鸡,拔毛时痛苦的表情,厨师煮鸡闻到从锅里飘出香味时的馋,吃鸡时得意的表情。这些都是幼儿生活中容易感受到的,加上有趣的情境和充分的想象、表演,很容易就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音乐活动的过程要有情节性
奥尔夫认为:“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主体性能否得到发挥,不仅要看幼儿是否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看幼儿是否积极参与了活动过程,是否动脑筋思考,是否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为此,音乐活动的过程必须具有情景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大胆探索。
首先,要创设游戏的情景。例如,教学《大马告诉我》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匹漂亮的大红马脖子上拴着一串亮闪闪的铃铛,“嗒嗒嗒”在公路上飞奔,骑马人好像有急事,挥着鞭子不停地赶着马。幼儿在这样的情景中,很快就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表达,课程呈现高度的灵活性。例如,幼儿在掌握《大马告诉我》的音乐后,可以让他们根据马蹄声、马脖子上的铃声和赶马人的鞭子声,自主选择节奏型并进行节奏乐演奏活动。由于幼儿感受到的是自己选择的节奏,自己商量的配器方案,因此,他们会非常投入并常常为自己和同伴的创造而欢呼雀跃,探索和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这正像奥尔夫所说的,“通过既即兴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
四、音乐活动中教师要起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认为幼儿主动高效的学习离不开成人的指导,主动学习≠有效学习,老师必须起到一个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奥尔夫认为,让儿童主动学习音乐,还应包括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他常常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作为表演者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提问题并组织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应是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游戏情景的创设和材料的设计(如美术作品、文学作品、动作等)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投入活动过程。教师的指导作用则体现在对活动过程的指导和活动目标的说明以及实现目标方法的提示。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只有起到组织和指导者的作用,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才能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幼儿探索的引导者,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1] 范盈.当前幼儿主体性发展存在的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3(6):147.
[2] 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5)14-15.
[3] 刘春蓉,孙燕.艺术欣赏中幼儿主体性的实现[J].基础教育研究,2007(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