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的原则
2014-04-17杨建锋
杨建锋
(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江苏南通,226321)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对真实、生动情境的创设,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有效保证实施效果,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其所学知识,有效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在化学课堂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境性原则
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依照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想要有效地实施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就必须对“五个统一”原则进行坚持,即心境和物境、无意识和意识、人与环境、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坚持这“五个统一”不但有助于进行情感创设,还有助于情境教学以及素质教育效果的有效发挥。
案例1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情境创设:
1.播放钠在氯气中燃烧的一段录像,让同学们了解实验现象。
2.利用爱情动画故事课件创设情境,演绎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教师配以解说。
3.根据动画,在黑板上绘出氯化钠形成过程的示意图。由学生总结:必须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的离子后方能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结论,并用电子式表示。
4.分析氯化钾、氯化镁的形成,并用电子式表示出来。
爱情话题是大多数中学教师回避的话题,但利用现代技术和拟人的手法大胆创设“爱情”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爱情故事结合起来,不仅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还使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建立了感性认识。
二、真实性原则
学习情境创设越真实,越能够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其中所谓的真实具有原始真实和人造真实两种类型。原始真实的时间以及空间很难在课堂中再现,因此将其原样搬到课堂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只能对其进行收集、提取和重组等,将相关因素进行综合,从而实现人工真实。那么人工真实从本质上来说是真实的,其是在原始真实基础上进行加工得出的。依照原始真实对人工真实进行建立实现情境教学,不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教师的职业性创造劳动。
案例2:离子反应
情境创设:某学校附近有一条小河,小鱼、小虾已经在这里绝迹。该校化学课外小组顺着水流方向,对该水域周围的几家工厂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均含有FeCl3、Na2CO3、Ca(OH)2、HCl中的一种。通过检测发现:甲厂排放的废液管口处河水成乳白色,乙厂排放的废液管口处河水出现红褐色、混浊,丙厂排放的废液管口处河水由浊变清,丁厂排放的废液管口处河水产生气泡,但河水仍澄清。
显然,这个情境是一个虚假的情境,因为没有一个环保部门会如此布局化工厂,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巧合。因此,设计者需要对社会因素以及教学因素等进行综合、优化分析,以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
三、启发性原则
学习过程不只是一个信息接收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加工和主动建立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接受力进行考虑。在情境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应督导学生并给予激励指导,其角色应属于“教练”“导演”。孔子在谈启发式教学时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教师进行启发、诱导,传授知识,才会收到最佳效果。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便于启迪学生思维。
四、发展性原则
情境教学的发展性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继续学习欲望,对其学习潜能进行挖掘。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利用自己的发散思维不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案例3:盐类的水解
情境创设:初中时我们学过酸溶液pH值小于7,碱溶液pH值大于7,盐溶液pH值等于7。现在请同学们用pH试纸检测NaCl、NH4Cl、K2SO4、Na2CO3、(NH4)2SO4、K2CO3六种溶液的pH值。
学生经过实验发现:NaCl、K2SO4溶液pH值等于7(如学生所望);NH4Cl、(NH4)2SO4溶液pH值小于7;Na2CO3、K2CO3溶液pH值大于7(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论相违背)。由此,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盐溶液都是呈中性的,也由此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五、问题性原则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情境学习的目标是希望让所获得的成果能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结合,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化学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索。所以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案例4:过氧化钠的相关计算
步骤一:
问题情境1:书写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后过氧化钠增加了什么。
归纳总结:Na2O2与H2O反应时相当于吸收“H2O”中“H2”;Na2O2与CO2反应时相当于吸收“CO2”中“CO”。
习题情境1:CO和H2的混合气体4.2g 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所得产物经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是( )。
步骤二:
问题情境2:分析过氧化钠遇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时,过氧化钠会先吸收谁?(引导学生自行分析)
归纳总结:过氧化钠遇到CO2和H2O时,相当于先吸收“CO2”,再吸收“H2O”。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也就是说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层次性、分阶性、有步骤地进行,使之一步步地逼近整个问题情境的创设。
杜威说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在实施情境教学中,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化学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对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应该具有目的性,或者使其情境设置具有一定色彩性和生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态度体现,以此帮助其进行知识学习,积极促进其心理机能的发展。
[1] 陈梅香,连榕.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2] 王春艳.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探索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