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若干问题探讨
2014-04-17宫毅敏
宫毅敏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出国留学人员及外国来华学习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外原版教材不断引入我国高校课堂,双语教学日益推广,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国开展高等教育文凭互认。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方面是我们出去的人数日益增多,200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为3.9万人,2012年则达到了39.96万人,增幅高达924%,同时学成回国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中央电视台2014年5月11日新闻报道:我国留学发展已经从精英留学阶段进入大众留学阶段,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海归”人员总数达到144.48万人,其中近五年达到105.55万人,现在留学人员完成学业以后选择回国发展的比例占72.83%。另外一方面,与出国和海归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接受海外留学生的人数却不多。2010年,我国共接收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万各类来华留学人员。2009年,美国的留学生人数为59.69万人,接近60万人,英国的留学生人数达到36.43万人。同时,我国高等院校接收留学生的人数与发达国家高校的差距更为明显。以2010年为例,世界主要名校,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东京大学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分别为21.35%、30.71%、41.10%和24.21%;同期中国各主要名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留学生比例分别仅为3.13%、0.90%、1.36%和2.87%。中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应该正视自身的问题,避免陷入误区。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高校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要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意识。在历史上我国长期闭关锁国,阻断了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改革开放的大潮把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舞台,然而很多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教育国际化意识并不强。高等教育国际化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任何拒绝、逃避的做法都抵挡不了这股潮流,必须主动去迎接它。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更新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也是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其次,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不少学者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课程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和师资的国际化。笔者认为,师资的国际化是前提。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国际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向全球开放的观念,熟悉掌握国际通用语言和相关专业知识,有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都与教师密切相关。课程的国际化要求教师至少能开设相关专业的双语课程。
再次,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建立相应的评价和保障体系,将国际化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当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必须推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制定宏观政策,根据客观实际,分级分类细化具体可操作的国际化指标体系,并将各学校的执行情况纳入高校评估。各高校也有必要将国际化纳入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香港理工大学将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纳入其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至少有一个学期的海外经历,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值得仿效。当然要求全体学生至少有一个学期的海外经历可能不容易现实,但是10%?5%?或者1%呢?如果高校真正意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这一点一定能做到。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应避免的误区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重点高校国际化
我国的“985”“211”高校具有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绝不等于重点高校国际化,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也须国际化。事实上,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所有高校都应树立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国内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应与国外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高等教育西方化
很多人一谈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就认为是要实现高等教育西方化,甚至直接认为是要实现高等教育美国化。其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等教育本土化之间并非是对立的。一些人崇拜高等教育理论家阿尔巴赫的高等教育“中心—边缘论”,即高等教育以西方作为中心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先进的理论总是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逐步扩散,高等教育领先思想正是由美国等发达国家向中国这样不太发达的国家逐渐扩散。信奉这一理论的人片面地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只需要照搬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就可以了。殊不知,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永远不可能使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一些情况下,单纯地国际化或本土化都不太可能实现,因为大学的国际性已经是现代大学的一个固有特征,面向世界是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抗拒的潮流。但是各国的高等教育只有在精神内核上具备鲜明的精神内涵、具有自身的价值追求,才能在国际化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是对立的
民族的才是特色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有些人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看作是对立的,认为二者是不相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潘懋元在2014年5月参观西南交通大学时表示:现在谈国际化,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孔子学院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由此可见,国际化的含义其实不是仅仅向国外学习,而更是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特别是有中华民族传统底蕴和内涵的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去,这同样是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国际化是一个双向的流动,它不仅仅是上去“请进来”,更是“走出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族的才是特色的,有特色的文化才具有广泛传播性。一般来说,不能认为本土化是国际化的简单补充和延伸,更不能把高等教育与本土化对立起来,而应该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在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里寻求培育本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理念与行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国际化并非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国际化促进本土高等教育精神内核的生成、彰显与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的价值旨归。
[1] 张立军,张谅.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动因调查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教育观察,2014(4).
[2] 赵萱.全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9).
[3] 陈林汉.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与实施[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
[4] 刘尧.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十大误区[J].中国高校科技,2012(4).
[5] 李徽昭,周睿.论教育国际化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关系[J].教育观察,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