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殖化:社会科学教学互动的关键步骤

2014-04-17领,文

教育观察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系文化教师

张 领,文 静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一、传统互动与社会环境

教学互动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在古代,中西文明就已各自在探索教学互动的应用。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在教学实践中,主张用“多闻”“多见”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主张通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方式来探求知识,这些都是互动的方式。孟子主张“君子引而不发”“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即教要适可而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教师不能包办教育,教师不要“一言堂”,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者从之”,而且要和学生讨论,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主张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先儒之所未廓”[1]。及至近现代,我国现代大学教育之父蔡元培主张,“我们教书不能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2]。在西方,柏拉图的理论是在和别人的讨论中逐渐形成的,他认为知识并无定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主张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思想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可见自古以来,学生在互动中就处于中心位置,互动是学生的主体性需求,而不是教师的赐予。古往今来的思想家讨论的这种教学范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互动式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中一个潜在的条件被忽略掉了,那就是共同讨论的语境或者平台。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一概念,指出古代旧大陆的几个主要文明地区,几乎在同一个时代曾产生了思想文化的突破。张灏认为至少存在西方、中国和印度几大文明[3]。言外之意,这几大文明各自独立发展。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虽后来遭到批判,但这一文化却符合中国乡土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实际。所以金观涛认为,中国社会过去是大一统的官僚机构、自耕农、地主及社会动员的乡村中心的地主经济和儒家意识形态耦合的超稳定结构[4]7-16。也就是说,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和社会经济结构是同构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儒家文化中的伦理秩序的根基恰恰是乡土社会。恰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5]49“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流动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5]51梁漱溟也得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的结论,“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情……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也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6]。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融合这一事实说明,知识是中国社会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也说明,教师“所教”的社会背景和学生所处的社会是同一个,因而教师“所教”的知识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互动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也才有“教学相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所教”的与学生既有的社会知识和经验逐渐分离,教学互动无法产生,师生之间也无法产生共鸣。学生反映“书上都是干巴巴的条条框框”“读起没有感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二、开放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殖民化

1840年以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本是几大轴心之一,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但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儒生普遍觉醒,开始了一个全面学习西方工业文明、推进现代化的历程”[4]19。东西文化交流原本是正常的事情,但在现代化的背景之下,中西就成了历史中的古今,一个代表传统,另一个代表现代。无论我们在情感上有多么的不情愿,但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尽管梁漱溟有所谓中国文化早熟的定论,“‘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应无疑义”[7]——落后于西方文化是不争的事实。不谈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也大大落后于西方。因为我们所经历的共同体文化,西方已经历过,而西方生发出来的科学、民主、法治等却是中国不曾有的。这就导致我们开放后,文化的传播不是平等的,而是西方文化压倒东方文化。于是各种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进入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量涌入中国,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的主要概念、理论都来自西方;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也都是来自西方。尽管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对这些科学也有贡献,但主要范式、概念体系却大多来源于西方。自然科学与我们心理积累的经验没有多大关系,它一切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社会科学不同,它来自西方的社会经验事实。政治、法律制度、管理理论等都是建立在其人性假设、人伦关系、社会结构等基础之上的,和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极为不同。我们的教科书的理论框架、概念体系全是来自西方的,也就是说被西方社会科学“殖民”了。比如经济学中理性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管理学中的经济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政治学中“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合法性”,等等,整个教科书中充满西方词汇,这就是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社会科学的殖民化。这些词汇来源于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与发展中的中国的社会结构有极大的差别。因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差距极大,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照本宣科”的牺牲品。只有通过“去殖化”,教师和学生才能处在相同的社会经验中共同探讨知识。

三、去殖化:教学互动的必然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及其知识体系遭遇西方文化及其知识体系的冲击并节节败退,最终被西方文化殖民。这些基于西方社会结构生发出来的知识体系进入中国,我们仅仅引进了其知识体系,对其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却没有移植过来。

西方知识体系殖民中国文化随处可见,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存在大量的文化殖民现象。比如,孙关宏所编的《政治学概论》[8]179中就存在这样的事例:政党具有表达和整合民众利益、监督与完善政治运作的功能。当教师讲到这一内容时,学生没有任何反应。其实,这是西方政党的政治功能,在学生的经验中,我国政党的这两个功能表现得不明显。又如,这本书提到“市民社会”的概念,并对这个概念下了一个定义:“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8]77。看到这一概念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城市社会,但市民是有特别内涵的,是对西方城市社会的反映。市民社会的形成表明,(个体)独立于国家,“在追逐一己私利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相互依赖的关系”[9]。在西方的语境下,还有黑格尔“国家规范市民社会”及洛克“市民社会限制国家”的说法,后来又演化出“公共领域”概念等。所以说,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存在合理性推论的逻辑起点,而不是简单的社会学范畴。那么,针对这些西方的知识体系,去殖化如何实现呢?在讲明西方学术概念的同时,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一概念或理论在西方产生的背景。比如,就上述所说的政党功能,要讲学西方多党竞争的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政党之间通过竞选,相互揭短和提出符合现实与选民要求的竞选纲领来获得选票。因而在野党为了赢得下一次选举,从自身利益出发去监督执政党,将执政党的舞弊行为、无能等通过媒体或公共领域的讨论公布出来。又如,讲到美国乡镇自治,托克维尔认为它是美国民主的基石之一,如果我们以此来推断中国,那就要出错。原因是托克维尔时代的美国乡镇人口只有一两千人,且人们认同的都在乡镇范围之内,“他们把自己的抱负和未来都投到乡镇上去了,并使乡镇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与自己联系起来”[10]。在中国,人们只关心自己所属自然村落的事情。再如,张建东等主编的《公共组织学》中提到:“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信息的沟通一般都是以正式沟通为主。”[11]事实上,在中国,非正式沟通至少跟正式沟通一样重要,甚至超过正式沟通,而学生理解的“非正式沟通”就是以“搞关系”为主。以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理解差异非常大,因而是无法沟通和互动的。

从上面论述来看,教师要学贯中西,对西方社会结构和知识体系有全然的了解,然后才能将其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才能跟教师在共同的平台上交流,相互理解、共享知识,这才是互动式教学。“互动教学是立足于师生双方的相互认识、理解、解释的基础上,以教学资源(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为中介的相互作用的教学,是以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为前提的教学,是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与提高的教学。”[12]因此,从教学互动的情况来看,去殖化是其前提条件。经过去殖化后,学生知道知识体系的背景,就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也才会活跃、热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才会更深,学生的思考也会激发教师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理解和传授西方知识体系及其产生背景,至于在中国的适用性,则要和学生共同讨论、协商才能达成。因为师生对于中国环境都有各自的经验和理解,学生的经验甚至会超过教师。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以和教师对话,才能体现教学互动的平等性、民主性、学生主体性等原则[13]。

总之,从教学互动内涵要求的平等性、民主性、学生主体性原则来看,这些原则不是赐予的,而是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学生主动和教师互动,但前提条件是学生要以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教师“所教”,也才能有所鉴别,因而才能对话乃至吸收和拒斥,最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身的思维模式。而学生背景知识的获得首先得经过对西方知识体系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解读,这就是去殖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更大的责任。因而,去殖化是互动教学的关键步骤。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9.

[2] 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556.

[3] 张灏.时代的探索[M].台北:联经出版社,2004:1.

[4]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7-16,19.

[5]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9,51.

[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5.

[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253.

[8] 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79,77.

[9]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2.

[10]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6.

[11] 张建东,等.公共组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57.

[12] 刘家访.互动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5.

[13] 孙泽文.也论互动教学的内涵、特征与实施原则[J].教育探索,2008(11):12-13.

猜你喜欢

体系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圆我教师梦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