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
2014-04-17李西娟周克印
李西娟,周克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全面系统地提出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和创新举措,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中,“制度”一词被183次提及。从教育领域来看,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而制度创新是高校深化改革的关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4大功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正确认识“制度”和“制度建设”,准确把握制度的发展特性
制度是在一个共同体内所有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规范个体行为的一种公共结构。汉语中“制”有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1]。这2 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共同体,可以看成由2 类成员构成。一类成员是“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是大学的成员;另一类是“单位”,一些具有相同点的人构成了一个单位,比如一个学院,一个系,一个教学或者科研团队,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等等,都可以看作大学的单位。
一所大学要保持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就要求它的所有成员(包括个体成员和单位成员)按照同样的规程或准则行事;一所大学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就需要其成员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为发展目标的实现共同努力,制度就成为协调所有成员的依据。
1.1 制度建设是求同存异、统筹发展的过程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在人类社会的大棋盘上,每个个体都有其自身的行动规律,和立法者试图施加的规则不是一回事。如果它们能够相互一致,按同一方向作用,人类社会的博弈就会如行云流水,结局圆满。但如果2 者相互抵牾,那博弈的结果将苦不堪言,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会陷入高度的混乱之中”。就高校中的个体而言,教师与学生有差异,不同院系教师有差异,同一团队的教师也会有差异;就单位而言,不同学院有差异,不同学科有差异,不同团队也有差异。要让差异较大的成员接受并按照同样的规程或准则行事,要让大学里所有的个体与团体都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并为之戮力而行,这对制度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制度建设不是万能的、唯一的解决发展问题的途径
制度的重要性无需过多论述,好的制度是大学所有成员共同期盼的。但是,“制度不是万能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制度建设也不是解决大学所有发展问题的唯一途径。对于制度和制度建设不能将其神圣化,盲目撇开“人”与“物”的因素,容易造成“泛制度化”、“制度迷信”的倾向,从而片面地把大学产生的不良现象都归因于没有良好的制度或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仅仅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于制度建设。同时,只有更好的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制度”。随着时间的发展,即使在同一所高校,有的制度过去很适合,现在执行起来却处处受阻;有的制度过去不适合,现在却大行其道。这是由制度所具有的发展特性决定的。
1.3 制度建设是一个发展的、探索的过程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人们对“规矩”的掌握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改革的东西。党的十六大曾提出一个重大战略思想“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在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正在发生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运用“发展”的眼光,前瞻性、战略性地看待和把握当下大学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清醒地认识大学发展现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突破思想束缚,加强观念更新,跳出“过时观念”与“过时制度”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引导,确保制度建设的时代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以制度促发展”的积极作用,革除过时制度制约大学发展的弊病。
2 完善制度建设的制度,保障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
大学里,上至学校机关部处,下至学院系所,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假如拟定制度的顶层规范制度不完善,既有可能造成不同层次的制度名目繁多纷杂、形式花样百出,也会造成制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欠佳,不能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效能。
2.1 制度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一定程度的分离是确保制度科学制定、切实落实、有效监督的重要保障
假如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完全重合,单纯从一个部门的工作角度衡量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一方面难以跳出“思维定势”,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不容易在制度制定与执行阶段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改正其中不切合实际之处;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制度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实行制度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一定程度的分离,可以站在多个部门的角度“换位思考”,弥补疏漏,调整与其他制度矛盾、重复之处,使制度进一步完善化。
2.2 实行制度分级分类管理,是制度建设规范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制度文件花样百出,形式各不相同,通过出台顶层的管理制度制定规范,规范不同层次的制度行文方式,可以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权威性、准确性。就大学制度的层次而言,宏观的、亦即国家层面的大学制度是上位的,微观的、亦即具体学校的办学及管理制度是下位的;一般而言,微观的大学制度要以宏观的大学制度为前提,以其提供的原则和价值取向来确定自己的制度内容。所以在大学制度建设的顺序上,宏观的大学制度在先,微观的大学制度在后[2]。出台具体的制度制定规范和标准,实行学校管理制度分类管理,是保障制度建设统一性、连贯性的重要方法。
2.3 制度制定程序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和组织实施的有效性
制度的生成必须是双向互动的,制度的制定一定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让师生积极参与制度的制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善于集中校内外的智慧和声音,注重参与主体的认同和内化,在制度形成、制度执行过程中要遵循效率与公平原则,加强制度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恪守“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表达对师生足够地尊重,努力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学校制度文化氛围。
3 加强制度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制度的作用效能
制度的宣传教育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把对制度的宣传教育纳入“大宣教”格局之中,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大学教职员工都能够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使制度在问题出来之前就发挥作用,以先声夺人的优势,内化成自觉遵守制度的心理意识。
3.1 要注重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心声,确保制度建设的“认可度”
在制度形成初期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再根据群众的意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修改、出台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一项“好制度”,一定非常重视师生对于制度的民主参与度,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教代会等形式,采取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确保每项制度都有最大的“群众基础”。同时,这样通过自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程序让制度在全校成员中走个来回,既获得了认可,又作了一次宣传,执行起来就会顺畅许多。同时又较好避免教师作为个人或者小团体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从学校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因此民主集中,形成整体意志,更利于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3.2 要搭建反馈平台,收集意见建议,确保制度建设的“时代性”
“把制度交给群众”,还要注重搭建制度反馈平台,通过设立专门的制度意见建议反馈邮箱、信箱等,使教职工可以随时、随地反馈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制度建设的发展特性决定了任何制度都要跟随时代的脚步、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随时随地收集意见建议,可以在动态的过程中从一线教职员工中收集宝贵的经验和依据,使制度修订、制度改革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制度建设更趋完善。
3.3 要做好制度解读,统一制度认识,确保制度建设的“普及面”
制度解读是让制度内容深入人心、人尽皆知,并达成统一认识,是让人人都能够遵守制度的前提。每一项制度,由于个人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同的教职员工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知之而后行”,对已经出台的制度,特别是对难以理解的、容易产生歧义的、教职工普遍产生疑问的内容,采取“一张图读懂××制度”等形式,进行官方、清晰、深层次地解读,可以让不同部门、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教职员工都产生统一的认识。对制度以及官方的制度解读,采取“上墙”、“上网”的方式,不仅可以扩大制度的普及面,还可以进行统一地“答疑解惑”,增加集体的认知度。
4 结语
高校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法制性、政策性、经常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可能一朝定论、一蹴而就,更不能抱残守缺、畏首畏尾,要结合时代精神、立足高校特色、凝聚师生智慧、扩大普及宣传,要适时根据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出能够激发师生活力、统筹学校资源、促进学校发展的符合自身特色的好制度。
[1]卫爱军.论大学制度建设的目标[J].南通大学学报,2009(25):13-15.
[2]王长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