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图书馆在学员信息素养培育中的作用探讨
2014-04-17梁永来
梁永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210003)
1 军校图书馆对于培育学员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
信息素养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和剖析。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将信息素养理解为人们获取、处理、使用和评价信息等方面的需求,即人们在信息环境下所具有的获取、评价、利用各种信息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安全等综合性素养。军校学员要落实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从当前情况看,培育学员信息素养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载体,但军队院校图书馆作为学员开展学习研究的重要依托和深化教学效果的第二课堂,是培育学员信息素养最经常、最基础、最便捷的渠道和途径。
1.1 军校图书馆资源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有利于培育学员敏锐的信息感知能力
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军校图书馆的信息储备快速增长,以往几年一次的文献更新速度变成了现在几月、几天甚至几小时一次的信息更新频率。学员利用图书馆查阅资料、下载信息,可充分感知信息流对于学习的强大助推作用,领略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学习研究的种种便捷和效益,无形中既增强了他们不断探索求知的自我学习力,又增强了他们对各种信息的敏锐感知度。
1.2 军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分类的日益细化,有利于培育学员准确的信息捕获能力
随着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分类的日益细密,使图书信息资源保障的针对性、专业性大大增强。客观上看,这为学员快速查找所需要的图书信息资源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从个体来看,图书信息资源查阅下载的自助方式,要求学员必须做足功课,有备而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快速得到什么,应当具备一键定位、精确制导的信息捕获能力,而不是按照以往那种先去查索引,找代码,最后再按图索骥查分类,找编号的“大海捞针”式查阅方法。服务方式的专业化,促使服务对象必须相应提升自身素质,产生了反作用力,客观上形成了对学员提升信息素养的倒逼机制。
1.3 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储备的原始生态,有利于培育学员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员必须把各类信息综合起来,或分类,或加工,或提炼,或升华,变成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必定会对学员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看,这种图书信息资源的原生态,更利于给学员提供较大的发挥余地和创新空间,更利于学员学会与各类信息打交道并最终凝练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1.4 军校图书馆学习阅读环境的优化改善,有利于培育学员高尚的信息道德修养
目前,各级领导对军校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经费投入也逐步加大,相应的馆舍和阅览环境也有了很大改观,不少院校甚至结合新校区兴建对图书馆进行重建,使图书馆的面貌今非昔比。环境的改善无疑会让学员感觉身心愉悦、便捷舒适,但同时也对学员的行为举止起到某种暗示和激励作用。面对先进的信息平台,如果文明素质跟不上时代,显然有悖潮流,不相适应。
1.5 军校图书馆安全保密工作的严格规范,有利于培育学员严谨的信息安全意识
鉴于军队严格保密纪律和安全防范要求,有时不得不对某些涉密信息作技术处理,同时在使用某些涉密信息时,往往标注有很多使用限制和下载权限。在日常文献信息保障过程中,图书馆有时会在组织服务上门活动时专门强调安全保密方面的种种纪律和规定,教会学员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注意种种识别和防范方法,这在无形中自然会增强学员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2 军校图书馆在学员信息素养培育中作用发挥不足的表现
2.1 学员运用图书馆提升信息素养的意识不够强,认识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学员对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还不够深化,有的学员将运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单纯地理解为只是学习的一种需要,或者只是解决学习难题的一项技能,很少有学员能够上升到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思维理念、一种价值取向去认识。这充分说明,学员在信息时代对利用图书馆提升信息素养的敏锐度和自觉性还不够高,利用图书馆提升信息素养的观念和意识在学员群体中普及程度还不高,远远没有普遍引起广大学员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说明院校在图书馆的推广使用培训与信息素养教育上所做的工作和所投入的精力还远远不够。
2.2 学员运用图书馆提升信息素养的能力比较弱,方式较单一
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盲目性。学员们获取信息非常便利,他们一到图书馆,往往看到什么书好看就看什么,碰到什么新鲜的就下载什么,结果资料复印下载一大堆,从来不用,造成资源闲置浪费。二是存在娱乐性。由于军队院校管理相对比较严格,使得学员们在不能更多接触外界社会的情况下,往往更热衷于利用校内网络进行聊天、娱乐等,而忽略了有效信息的存在,无法将有用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使图书馆变成了他们娱乐休闲的场所。三是存在功利性。有的学员为了完成课外作业和毕业论文,到图书馆找些资料,稍加改造应付了事,有的甚至直接从图书馆找几篇相同文章或直接下载相关资料拼凑了事。四是存在风险性。由于图书馆人力有限,对图书信息的管理审查不可能每本、每条都严格把关,加之数字图书馆的虚拟特性,致使各种虚假、垃圾信息充斥其间,而学员又过于依赖网络平台所传递的信息,缺少甄别与鉴定,无形中增加了被不良社会思潮冲击的风险。
2.3 图书馆在培育学员信息素养中功能发挥不明显,效果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一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主动性不够。近年来,军队院校在教学保障条件的经费投入上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特别是随着军队院校“2110工程”的实施,军校图书馆受益明显,已逐步向正规化、现代化、数字化大步迈进,但从深层次看,却还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有的院校过多地注重图书馆发展的物质层面,而忽略了其教育功能;有的院校图书馆虽然开设了信息文献检索服务课程,但也只是一种功能性的介绍,并没有将运用图书馆提升信息素养纳入整个院校教育体系,少数院校仅通过开设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几门公共课程,导致学员的信息素养还基本停留在学会如何使用电脑进行目录检索查找图书的初级阶段。二是图书馆在服务保障中重视信息知识与技能培训,淡薄信息道德教育。大多数军校图书馆对学员的信息需求以解答释疑、完成学业为主,缺乏成体系、有深度的信息素养教育,难以引导学员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信息意识。同时,由于院校教育的疏漏缺位和图书馆自身的定位偏差,不少学员在图书馆的信息使用中缺乏责任意识,对有害信息、虚假信息采取消极避让的态度,有的甚至传播转发不良信息,难以对信息资源合理利用。三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培育收效甚微。大多数图书馆并没有从协助培育学员信息素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定位,少数院校虽然做了某些尝试和探索,但往往因难以得到外界认可和条件支撑,时间一长自然就不了了之。另外,由于军队院校信息保密安全等条件限制,学员运用网络查找所需信息往往网速过慢,不少学员不能快速有效地在有效时间内充分获取信息,某种程度上却增加了学员求知的惰性,转而通过直接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不利于增强学员运用图书馆获取信息来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3 构建基于图书馆有效运用的学员信息素养培育机制
3.1 基于图书馆主动提供服务的信息素养培育机制
一是开展新学员入馆教育培训。军校图书馆可考虑每学期开学初开展新学员入馆教育宣传月活动,通过制作发放图书馆宣传册、组织新学员入馆参观等方式,帮助新学员尽快了解军校图书馆的作用、功能、工作流程等,帮助新学员从入学一开始就建立使用图书馆的信息意识,培养他们正确使用信息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掌握正确的信息资源使用办法。二是建立图书馆信息推送机制。军队院校图书馆可指定专人负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扩大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在学员中的知晓率。亦可考虑定期开展读者节、图书节或设立网上读书论坛,定期向学员推荐新书、推介网上新栏目、交流读书心得。加强数字图书馆的数据维护,及时更新网上信息,增设或完善图书馆信息素养网络专题模块,开设信息素养教育网络课程,让学员充分感受图书信息推送服务的便捷性和图书信息资源的丰富性。
3.2 基于图书馆科学管理使用的信息素养培育机制
一是加强图书馆日常管理。军校图书馆应不断完善实体图书馆的文献服务,认真规划定位图书馆内各个功能场所的分布,使图书馆馆舍的布局划分和功能定位更加合理;对纸质书籍报刊进行准确排架,对索书号标签脱落的书刊及时编号,尽可能简化纸质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区别不同种类文献资料的特点,设置文献信息分类检索说明,帮助学员以最快速度找到所需信息资料,不断提升读者满意度。二是试行学科馆员制度。军队院校图书馆可尝试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让深谙图书情报学知识和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资深馆员担任这一职位,在图书馆与各院系间进行信息沟通、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宣传培训等。这些专职学科馆员可根据对口院系学科设置和科研实际的需求,定期为图书馆采购图书期刊资料提出合理建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更新与广大教员学员的信息需求对接更加准确,使新的图书文献信息及时得到宣传、利用。三是健全图书文献信息管理规章制度。军校图书馆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对现有规章制度认真梳理,废旧立新,可采用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博客、微博、微信、电子信箱、BBS留言板、学习社区、读者论坛等平台,更多地听取来自院系教员和广大学员的声音,集思广益。
3.3 基于图书馆改革创新发展的信息素养培育机制
一是构建军校智能图书馆。可通过智能终端将图书馆的服务植入。鉴于安全保密的原因,军队院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技术手段实现的程度,整合多种网络技术搭建图书馆智能系统,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馆藏智能排架、书籍定位,向学员提供图书检索、预定座位、空位查询、开闭馆通知、电子书下载、在线阅读、书目评分、我的图书馆借阅情况等服务,为学员提供更便捷、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二是开设图书馆学习社区平台。图书馆可借鉴SNS网站的经验,在本馆网站开设专门的学习社区,使学员能搜索、收藏、推荐、评论各种书目期刊等,还可加入或创建各种讨论小组,沟通交流。三是实施全军院校数字图书馆云战略。可对数字图书馆海量级异构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和知识重组,为学员提供方便快捷的统一检索、知识服务与资源共享。在总部的统一部署规划下,军队院校图书馆可基于云计算和云服务的理念,系统设计和开发CALIS云服务平台,构建多级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中心,在人工分析数据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RIS自定义元数据项提取元数据,并抽取索引、统计分析,建立能够进行数据增量更新的元数据集群,为学员甚至为部队官兵提供各种类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尽量多地整合多所院校重点学科所需的网络数字资源,逐步建立起有效获取信息的知识网络。
3.4 基于图书馆多元互动共享的信息素养培育机制
一是拓展学员数字图书参考咨询渠道。数字图书参考咨询服务是以读者需求为出发点,发挥读者图书馆使用的主体地位,注重读者的参与交流。军队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图书馆馆员和馆员、馆员和学员间的沟通,可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组建校园QQ或FAQ学员读者群,实现即时沟通与全程互动。利用RSS信息聚合功能,按本校的学科分类将各个看起来很杂乱的信息有序化,利用 Wiki整合网络和学科资源,根据学员的兴趣特征、信息偏好或使用习惯等分析结果,定期向学员推送最新信息,增强互动性。同时,也可以尝试将图书馆FAQ、电话咨询、现场咨询、实时咨询、读者留言、E-mail咨询、BBS图书馆版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互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二是鼓励引导学员参与资源共建共享。建与用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军队院校图书馆应当敢于突破、勇于尝试,可以学习借鉴地方大学图书馆经验,建立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推荐系统,让读者自己推荐专业免费学术资源,并自行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创建一个动态数据库,设计类似的图书荐购系统,对学员推荐的信息进行鉴别和管理。同步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管理维护,使系统开发之后不至于因内容稀少或缺乏监管沦为摆设。三是建立图书馆网络资源信息评价机制。设立相应考核和评价指标,既要保证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可靠性、准确性,又要保证信息资源的新颖性、及时性,这样可以对图书信息资源实施必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纯度和信度,让学员在信息获取的乐趣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