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初探

2014-04-17

技术与市场 2014年6期
关键词:资管商业银行资产

陈 斌

(广发银行义乌分行,浙江义乌318000)

0 引言

资产管理,是指对动产、不动产、债权、股权和其他财产权进行委托管理、运用和处分,以达到财富保值增值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国的资产管理肇始于基金业,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的快速膨胀促进其长足发展。201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大资管时代”,各个金融监管部门频繁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放松了对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限制,逐步瓦解了原先的牌照垄断,促成行业进入跨领域、跨行业竞争合作的全新发展时期。“大资管时代”对传统具有垄断优势地位的商业银行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需要各商业银行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1 “大资管时代”的行业发展现状概要

“十八大”以来,金融改革的推进步伐在不断加快,作为金融体系中靠近需求端的资产管理行业也进入了异常活跃的创新变革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业管制放松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突破两相促进的繁荣态势。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约为28万亿,其中信托8万亿、保险7.3万亿、银行理财7.1万亿、公募基金3.7万亿、券商2万亿。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一系列资管政策革新,对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形成颠覆性的变革。

大幅度放宽资管牌照限制,加剧了全口径业务竞争的常态化。在“放松管制、起点公平”原则指引下,各个监管机构解除了一系列的牌照准入门槛,使得银行、信托、基金、保险、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均可全面介入资管领域,混业经营、相互交叉、全口径竞争的大幕全线拉开,使得行业的竞争格局更加激烈。

大幅度拓宽资管投资范围,优化了产品创新的基础环境。“大资管时代”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各类金融机构产品投资范围的拓宽,尤其是对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的拓展最为明显,基金公司的投资范围适度扩大,使得各机构通过产品创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的政策和制度空间更为灵活。

大幅度缓解原有的渠道垄断,削弱了银行的政策保护壁垒。银行类金融机构凭借其特有的历史积淀,在传统的资管市场渠道中独占鳌头。新政实施后,证券和保险机构的产品销售范围大幅拓宽,使得其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渠道得以实质性拓展,在更好满足客户理财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抑制了传统银行的渠道。

大幅度推动银行理财转型,加快了银行资管计划的步伐。银监会批准国内11家商业银行开展理财资产管理业务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标志着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正式作别“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变得更为规范化、阳光化,资产端和负债端齐头并进进一步加快了银行理财向资管的转型。

在上述新政变革的影响和催化中,市场普遍判断以下三种趋势会重新界定“大资管时代”的发展格局:一是回归本源。资管机构切实履行受托尽责的义务,在约定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和动态管理,以保护投资人利益为首要目标,同时风险也由投资人承担。二是突破边界。资产管理的混业经营将成大势所趋,资产配置的边界将会被打破,资金可在商品、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间动态调整。三是科技支撑。在现有金融与技术完美融合的提升中,未来资管产品功能的提升到信息披露的落实,仍然依赖互联网技术的支撑。

2 “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竞争状况分析

按照金融市场传统的支付结算、融资、销售交易和资产管理四个功能看,商业银行对比其他金融机构而言,整体的优越性不可撼动,但由于传统的历史积累和行业监管环境问题,其在资产管理功能属于后发者,整体地位受到券商、信托、基金、期货等同业的有力挑战。

商业银行目前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优劣势分析。一是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于广泛的客户资源、庞大的渠道网络和雄厚的资金优势。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优势,可以衔接资产和负债的两头,这是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天然优势,拥有基础客户就会有持续的现金流和增量的业务空间。其次,目前中国银行业拥有的营业网点数已经突破20万家,商业银行有先天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优势。再次,商业银行拥有一大批优良的生息资产,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这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基础。二是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不足在于资管经验的缺乏、投资研发能力的薄弱。首先,长期以来,因为存贷利率管制基础上形成的天然利差,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为信贷业务,也使得商业银行对转型发展有特色的资管业务缺乏动力。其次,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一直缺乏专业的团队和人员积累,同时尚未形成有效的资管运营支撑系统。再次,没有建立“全市场、全资产、全产品”的资产配置体系,没有丰富的产品线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都是商业银行作为资管领域后发者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

“大资管时代”中商业银行与同业竞合的趋势分析。目前的资管业务上,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开发以基础资产为标的、以“资金池-资金池”作为运作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来满足理财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设立私人银行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从后期发展趋势来看,在资产管理领域,商业银行仍将成为保本类和固定收益类以及另类投资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因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识别管理;而非银行机构将成为权益类、衍生品类理财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因为非银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市场风险的识别管理。正是由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全面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之后,各类金融机构在理财资管业务上开展合作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分业经营制度使得各金融机构各有专注和擅长的投资领域,银行重点配置固定收益类提产、券商重点配置证券投资、保险公司重点配置不动产和基础设施、期货公司重点配置衍生品交易。因此,“竞合”无疑是大资管时代的题中之意,它包含资金、业务和机构等各个层面的竞合。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特点,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求得利益的最大化。

3 “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转型变革的思考

在应对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金融脱媒加剧、利率市场化加速、互联网金融冲击加大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加大等诸多因素的挑战中,银行业转型变革之路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目前银行业的转型大致分为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传统业务的转型,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小微金融服务和中间业务;二是向外部综合化经营转型,在传统业务受到挤压后,寻求进入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非银行业务,通过混业经营分散风险。从国际成熟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看,资产管理将是银行业务转型变革的主要方向,全球13家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7家为银行独资,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表内规模,相关的资管和理财收入占比已经高达60%以上。一定意义上讲,只有资产管理业务才可以真正以客户数、市场空间来支撑商业银行的转型,因此“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变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更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大资管时代”的到来,给商业银行由“信用中介”向“资产管理中介”成功转型提供有利条件。虽然原先的渠道垄断地位有所削弱,但是凭借广泛的客户基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行业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商业银行应顺应以原先的理财业务为基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逐步引导资产管理业务向“代客理财”的本质回归,加快实现从“资产持有”到“资产管理”的经营转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是摆脱单纯的揽存工具,拓展业务范围、丰富产品种类,改变原先低风险、短期限理财产品比重过高的局面,构建涵盖融资类、贷款类、债券类和权益类产品的多元化、全门类投资组合。二是构建完善的投研体系和专业团队,加大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力度。三是以高净值私人客户为依托,以点带面加快专项资管计划的发行,为银行全面放开资管业务做充分准备。四是加快系统支撑,积极探索适应资管业务发展所需的资源配置机制、运营保障系统、科技支撑体系和奖励机制。从商业模式的转型而言,银行的转型是信贷资产通过证券化等手段“出表”的过程,是从自身持有资产的重资产经营模式转变为基础产品的分销商和风险管理的提供商,能否实现传统理财向新型资管的成功转型,能否由信用中介向资产管理中介成功转型,能否从“生产-持有”模式转向“生产-分销”模式成功转型,将决定着未来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大资管时代”的到来,给商业银行加快综合化经营步伐提供有利条件。目前,以资管牌照放开、渠道扩充整合、投资范围拓宽为抓手的混业经营态势基本形成,商业银行凭借雄厚的历史积累,在综合化经营方面具有天然的先发优势。2013年,在新政密集出台前后,银监会2013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将致力于“审慎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央行同时在金融稳定报告中建议“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可作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重要模式。因为存在客户资源、资产组合、信息优势、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协同效应、规模经济等优势,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一直在加快综合化经营的尝试步伐。截至2013年,除了境内一级市场A股承销牌照等少数牌照以外,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具备了综合化经营的框架,中型商业银行中,招行、民生和兴业也在加快搭建综合化经营平台。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契机,优化原有资本结构、改变风险过度集中的现状,将信用风险更多地分散到广泛的投资主体中;同时,通过开展对冲等衍生品业务管理市场风险,提高主动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

[1]巴曙松,陈华良,王超.2013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蒋强.大资管时代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战略转型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4).

猜你喜欢

资管商业银行资产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