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对贵州的启示

2014-04-17谢春芳张宇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瑞士贵州发展

谢春芳,张宇

(1.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贵州贵阳552202;2.贵阳市科技局,贵州 贵阳 550081)

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对贵州的启示

谢春芳1,张宇2

(1.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贵州贵阳552202;2.贵阳市科技局,贵州 贵阳 550081)

瑞士地处欧洲内陆,历史上是个资源贫瘠较为落后的农牧业国家。在自然地理条件与产业发展条件上,现阶段的贵州和历史上的瑞士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从自然地理特征和第一、二、三产产业发展条件来看,瑞士和贵州在发展第一、二产业上有一定劣势,在发展第三产业上略有优势,“后发赶超”一直是二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的成功经验是:准确选择主导产业,积极构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注重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绿色赶超”是瑞士克服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经济发展劣势,发展成为世界上环境最优美、生活最富裕国家的重要路径;瑞士模式对贵州“绿色赶超”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启示。

瑞士;山地经济;绿色赶超

贵州和瑞士远隔万里,在人们的印象中瑞士一直是高福利、发达国家的代名词。但在历史上,瑞士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后发国家,跟贵州一样山地众多、经济欠发达,它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比英、德、法晚八十多年。19世纪时,瑞士还是欧陆资源贫瘠较为落后的农牧业国家,许多民众不得不对外移民和充当境外雇佣军。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到20世纪初期它已经成为欧洲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二战后的瑞士更是跻身富国之林,2010年其人均收入居世界第四、欧洲第三,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9-201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瑞士高居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排名第一位。瑞士的繁荣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很多后发国家和地区学习借鉴,如新加坡一直以瑞士作为自己的发展样板。

2013年7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会见并欢迎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来华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时,就曾表示贵州地处中国西部,地理和自然条件同瑞士相似,希望瑞士和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山地经济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更好、更快发展[1]。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章新胜表示,论坛2013年年会特别设置了‘贵州与瑞士对话:携手瑞士绿色发展’分论坛,表明了贵州省决心学习借鉴瑞士山地经济的发展模式,力争在保持青山绿水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他认为:“瑞士迎头追赶周边强国的实践,对贵州后发赶超、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有很多的借鉴意义。”[2]

一、瑞士贵州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与产业发展条件

瑞士和贵州在自然地理特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是内陆型区域,缺少直接海岸线与出海口,境内均是以山地为主,其平均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生态条件都较为相似。

具体而言:瑞士地处欧洲内陆中部,为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裹挟,其国土面积4.1万平方公里,全国地势高耸,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达九成以上,分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平均海拔1 350米,适合居住的面积约1 680平方公里,占全国领土总面积25%左右。贵州位于中国云贵高原东部,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主要为高原山地,其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境内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地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 100米左右。从上述自然地理特征上看,瑞士和贵州在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上有着先天的劣势,在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上有一定的资源禀赋。

(一)瑞士、贵州第一产业的发展条件

瑞士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全国可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8%,牧场占21%,森林占25%,其余为丘陵湖泊。其地理条件不宜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19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使农业在瑞士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农业就业人口仅占4%左右。人口的分布与其地理状况密不可分,在可从事农牧业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而资源不足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势必导致乡村贫困化。150年前,这些因素给瑞士带来了双重后果:对外移民和输出雇佣兵。与欧盟国家相比,瑞士农业生产成本高,价格缺乏竞争力,因此瑞士政府对农业提供的扶持资金居OECD国家之首。据统计,瑞士农业收入的75%来自国家对农业支持,这一比例远超出OECD国家40%的平均水平。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可耕地面积2011年为1 754.90千公顷,占全省面积的26.68%,农村人口2 215.48万人,占总人口的63.6%。[3]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气候多样且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凝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严重。贵州省的第一产业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为主。其中种植业是贵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其次为畜牧业,林业在第一产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瑞士、贵州第二产业的发展条件

瑞士是一个资源劣势的国家,其大山深处除了水源、木材和一些盐矿外,几乎无其他矿藏,化石燃料及金属矿等都极度贫乏,如煤、铁、铜等都需从周边地区进口。因此瑞士的工业发展不仅起步艰难而且两头在外,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难以大规模发展。受上述诸多因素的限制,瑞上的工业化历程与其邻国显著不同。瑞士工业化初期依赖于一些传统工业,如纺织业、印染业等,但是由于这些传统工业在中世纪时期是分散的、作坊式的,在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下,显得难以为继。面对自身资源匮乏、山地交通成本等劣势,瑞士并没有盲目复制欧洲平原地区发展的重化工业之路,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当时的新兴工业上——食品加工、电子、医药化工、精密制造等。这些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牌效应明显,时至今日机械、电子、医药化工产业的出口额超过瑞士出口总额的50%。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还是一个贫困的农业省,1949年工业在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4.3%。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始,数十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努力开发本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贵州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力、煤炭、化工、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及建材为主的重型工业体系和以卷烟、白酒、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当然,贵州工业现代化水平与全国仍有不小的差距,截至2010年全国已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而贵州省工业化评估综合指数为26.2,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阶段。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2012年,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99%,拉动GDP增长6.43个百分点,[4]工业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工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升。

(三)瑞士、贵州第三产业的发展条件

瑞士第三产业中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为银行业、保险业和旅游业。从16世纪开始,瑞士银行业就开展外向型业务,1950年代瑞士法郎可以自由兑换,再加上严格的“银行保密法”使得瑞士被认为是世界上存款最保险的国家,因此外国资金大量流入瑞士银行。据统计,瑞士全境约有394家银行,4 000多家分行,产值占GDP的10%左右;瑞士是保险种类最多的国家,各类保险费的开支平均占每个家庭总收入近20%,瑞士的个人保险支出也位居世界前列。银行和保险业的发展使瑞士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本市场之一,最大城市苏黎士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而瑞士法郎则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瑞士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非常的丰富,它拥有20%的阿尔卑斯山脉,共有100多座4 000米以上的山峰,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素有“旅游业摇篮”和“世界花园”的美誉。瑞士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其联邦旅游联合会和国家旅游局积极谋划瑞士旅游业的发展。据WTO统计公报,瑞士的年均旅游收入居于世界前20位,接待境外游客的收入占GDP的3.0%左右。

经过多年调整,贵州省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815.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 163.5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0.7%提高到2010年的47.1%[5],形成了以旅游、交通运输、非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等为支柱行业的第三产业结构体系。其中,金融业的发展实现了金融总量不断扩大,金融结构持续优化,资产质量不断提升,金融环境持续改善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一是金融业整体实现快速发展,其增速高于第三产业增速;二是金融资源从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三是金融业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当然金融业融资能力、金融机构发展程度、金融与财政、产业政策的协调程度等与全国金融业相比尚有差距;贵州省旅游资源集独特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99~2007年,贵州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高居34.6%,是全省GDP年均增长率(13.8%)的近2.5倍。

二、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的经验

通过近百年的发展,瑞士这个弹丸之国不仅克服了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经济发展比较劣势的束缚,而且发展成了世界上环境最优美、生活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创造了一个内陆山地国家的发展奇迹。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准确选择主导产业

对于内陆山地国家来说,瑞士的很多产业能在全球经济中获得一席之地是件很不同寻常的事,其竞争优势的构建来源于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的发展重心遵循着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步转移的规律,而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沿着一定方向循序递进的。根据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主导产业的升级是沿着初级产业(食品、皮革、纺织等)→中期产业(又称重化工业阶段包含钢铁、能源、机械、化工等)→后期产业(高技术工业等)的方向演进的。

早年老牌欧洲国家依靠纺织工业和重化工业实现了工业经济的腾飞。产业革命早期的瑞士,其纺织工业一度进入欧洲前列,但在经济危机以及英法工业产品的冲击下,瑞士在选择主导产业上,不得不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跨越式的发展战略。因此,瑞士人开始追求工业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塑造质量精良、竞争力很强的工业产品,这些措施使得瑞士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跨越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瑞士的主导产业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联结。比如,瑞士制药业是由合成染料业的深入发展而来,除草剂、杀虫剂产业则是随着制药业的深入发展而来。

瑞士的经验表明,合理准确选择主导产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选择的关键又在于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要与本地区的生产要素所内涵的技术进步路线相耦合。

(二)积极构筑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

受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瑞士人喜欢在高度细分、规模相对较小的产业中竞争,并且采用焦点策略——制造质量精良的产品。这种经营模式适合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效应反过来又强化了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虽然瑞士有ABB、雀巢、诺华、苏尔寿等全球知名企业,但事实上瑞士经济发展的主体仍然是中小企业。根据2001年瑞士政府所做的企业普查,在瑞士的317 700家公司中,企业雇员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占0.1%,企业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上的公司只有1 000多家,而企业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比例高达99.7%,其中员工总数不到50人的公司又占到了97.9%,这类小型公司所雇用的员工总数约为153万人。[6]这些企业都专于开发或生产一项技术或产品[7],并且绝大多数为大型企业专业化生产作配套服务。如索罗通州格林肯镇,人口不过数万,世界名表“劳力士”“雷达”“梅花”表厂就座落在该镇。近一个世纪以来,该镇形成全欧驰名的“表谷”。众多的小企业分工协作加工机械手表的各式零部件,按照严格的合同关系供货给手表厂进行装配,经严格检验后出口全球。[8]这样的产业集群既促进了大型企业的不断扩张,又促使小企业自身不断提高和发展。

瑞士产业集群分布之广泛,远超过瑞典、丹麦和新加坡等其他小国。在瑞士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集群中,首位的是医疗保健相关产业(包括制药、助听器、整形器材、医疗器材、相关机械以及保健咨询等产业)。即使不考虑瑞士在海外投资药厂的表现,这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也已占瑞士该产业集群全球出口总量的7.2%。其次是纺织相关产业,包括纺织、纤维、毛线与布料、服饰、纺织机械以及合成染料等产业。再次是国际性商业服务,包括贸易、银行、保险、临时工、后勤事务管理、跨国企业总部服务与人力资源顾问等。最后是高精密镀金属成品、工具、机床、相关仪器设备。

(三)注重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

由于自然资源的匮乏,促使瑞士走上了一条追求高质量、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性要求就是,不断创新专业性生产要素并提升其效率,进而持续提高产业的生产力。因此,瑞士十分重视对科研和人力资源的投资,每年投入的科研费用高达100多亿瑞郎,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其中政府性投入仅占总额的1/4。其他性投入来自企业界,瑞士企业每年投的科研经费约达80亿瑞郎。目前,在这个只有七百多万人口的瑞士已经有16位诺贝尔奖金得主,其人均诺贝尔奖比例世界最高。

同时,教育制度被瑞士人看作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创造机制。瑞士的大学有着较为深厚的研究传统,特别是在化学、物理以及其他多项领域中享有盛名。在许多产业领域,瑞士的大学与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合作关系,甚至是课程的设计也会根据国内产业的需求来进行调整;除了高等教育以外,瑞士还拥有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颁布了《职业培训法》和《职业进修法》,要求技术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在职工人要进行业余深造,外籍工人入境前必须经过技术考核。这套制度类似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针对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设计。年轻人一方面进入企业接受实务训练,一方面还有部分时间在当地的职业学校进修。因此学生既能学到高度技术性的技能,同时也能在个人职业生涯上不断成长。上述教育措施,为瑞士高附加值的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人力资源。

(四)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

瑞士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避免了许多西方工业国家曾经“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又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旅游观光等生态经济价值。总结瑞士绿色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建立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市场经济体系。生态环境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瑞士努力探索通过市场经济调节机制来促进私人部门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如出台生态环境价格体系等。第二,拥有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这得益于瑞士联邦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在1902年瑞士就颁布了《森林法》,之后相继制定了《自然景观保护法》(1966年)《水资源保护法》(1971年)《捕鱼法》(1973年)《步行道路法》(1985年)《狩猎法》(1986年)和《环境保护法》(1985年)[9]。严格的国家立法延续至今,使得绿色环保成为了瑞士人的社会习惯。第三,对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巨大。瑞士政府以及企业对环境保护研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瑞士在垃圾处理、废水进化、清洁过滤等环保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第四,建立了为生态保护项目提供融资的专业金融机构。如,1988年瑞士多尔纳赫市建立了第一家“生态银行”,专门为环境生态项目提供金融服务。目前瑞士也有多家州银行和私人银行设立了相应的环保项目专项贷款。

三、瑞士模式对贵州“绿色赶超”的启示

贵州和瑞士在自然地理特征、交通区位、生态环境、多元文化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既让我们看到了贵州发展的滞后,同时也注入了一份后发赶超、绿色崛起的信心和动力。贵州拥有着改革红利、生态红利、资源红利和劳动力红利,应当学习瑞士“绿色山地经济模式”的重要启示,着力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

(一)以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

面对着地理区位劣势和资源劣势,瑞士因地制宜地、跨越式地发展工业,通过坚持走“高、精、尖”特色工业化道路,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最终促进了整个国家经济的腾飞。瑞士的经济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过程,没有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城镇化,更谈不上现代化。贵州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归根到底也是工业化进程的滞后。与瑞士相比,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烟酒、电力、煤炭、医药、橡胶制品等行业已经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应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观念,学习工业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或者少走弯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因此,贵州应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为目标,着力实施工业强省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共生发展。现阶段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产品要从原来的来料加工向精深加工和配套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目前贵州省化工产业发展仍然以生产化肥、电石、焦炭、煤制甲醇等传统产品为主,新型现代煤化工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应努力提高煤气化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现代化工产品的生产量,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二)以产业园区的建设完善支撑产业的集聚发展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通过相似或相关产业在相同的地理区位集聚,可以发挥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作用,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贵州工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正是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布局不合理,生产要素分散,产业配套体系不完整。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编制,促进产业集群式布局。各地区应该在深入分析其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现状、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分工格局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找准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从贵州省目前的产业发展格局来看,装备制造业、磷煤化工、名优烟酒、民族制药等优势产业群主要集中在黔中地区。能源、有色冶金、特色食品、名优白酒产业群主要集中在黔北地区。其次,要把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坚持量力而行、集约节约、规模适度的原则,逐步推荐产业园区建设,避免盲目铺开,造成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产业园区应紧密结合其发展定位尽量使产业链在园内向两端延伸,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紧密带动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加工体系。

(三)注重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

瑞士的成功经验已经向我们表明了注重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第一,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瑞士每年科研经费投入达到了2.7%以上,属于世界上R&D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为其走“高、精、尖、特、贵”的产业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贵州在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比如资源能耗过大、平均劳动生产率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来突破。第二,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瑞士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瑞士技术创新委员会多年来一直资助产学研之间的研究开发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际(主要是欧洲)科研合作[10]。第三,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已经超越了金融资本成为21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资源。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具有新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谁就能获得竞争优势。贵州拥有两千多万的农村人口,超过总人口的60%,这是我们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工业化进程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库。如何使得人口变成人才,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本省人才开发培训机构,加快提升工业人才的本地化教育培训能力。

(四)坚持科学发展、绿色赶超的路子

瑞士的经验表明,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并不是敌对的关系,贵州位于世界三大喀斯特区域之一的中国西南岩溶地区中心腹地,喀斯特地形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何平衡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摆在贵州人面前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学习瑞士“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着眼于生态文明城市整个体制机制的运转和完善,在具体措施上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11]。

一是把保护和治理环境纳入法制化轨道。抓紧制定和完善防治大气污染、保护水源和森林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加快构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同时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在各地州市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共识和自觉行为。四是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建设。鼓励企业运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12];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通过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构建产业协作平台和循环系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目标。五是以环境保护作为绿色赶超过程中的底线,继续抓好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尽量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1]习近平会见瑞士联邦主席[EB/OL][2013-07-19](2013-11-07)http://www.gz.xinhuanet.com/2013-07/19/c_ 116604533.htm.

[2]习近平在会见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时希望贵州加强与瑞士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合作[N].贵州日报,2013-07-20(1).

[3]2012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4-08)[2013-11-14].http://www.gz.stats.gov.cn/ SysHTML/ArticleHTML/47904_1.shtml.

[4]贵州省经信委.贵州工业与企业年度发展报告[R].2012.[5]“十一五”时期贵州第三产业平稳较快发展[EB/OL].(2011-03-09)[2013-11-14].http://www.gz.stats.gov.cn/ SysHTML/ArticleHTML/43719_1.shtml.[6]瑞士: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EB/OL].(2008-10-31)[2013-11-14].http://finance.jrj.com.cn/ 2008/10/3108062521411.shtml

[7]胡瑞芬.小国瑞士的富国之道[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1(2):22-24.

[8]冯沙驼.瑞士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带给我们的思考[EB/OL].(1999-12-30)[2013-11-14]./http://www.dic 123.com/A/1/13/13A_169517.html

[9]王士,木户.瑞士环境保护的特色和动向[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4,1(10):48-50.

[10]高树军.瑞士科研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9-50.

[11]张宇.贵阳市建设“五位一体”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成效与启示[J].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9):36-38.

[12]李冰强.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模式初探[J].晋阳学刊,

2006(5):122-125.

(编辑 郭继荣)

F127

A

1673-1808(2014)01-0042-05

2013-12-20

谢春芳(1982-),女,贵州都匀人,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张宇(1982-),男,四川绵阳人,贵阳市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猜你喜欢

瑞士贵州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贵州,有多美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瑞士镇迷阵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