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逻辑关系

2014-04-17周巧洪陈加飞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逻辑

周巧洪,陈加飞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逻辑关系

周巧洪,陈加飞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还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可以堪称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就其逻辑基础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质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够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做简单处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关系的探讨,不能够忽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价值的阐释,这是其中国化与时代化两者关系统一的逻辑旨归。

中国梦;世界梦;民族梦;个人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还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可以堪称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自这一理论命题提出之后,理论界和学术界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关于“三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概括起来说,形成了如下流行观点:“核心—关键—基础”说、“核心—动力—归宿”说、“核心—基础—落脚点”说、“主题—关键—途径”说、“前提—灵魂—目的”说、“统领”说、“主次分明”说、“三位一体”说、“一体两翼三维”说等主要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问题作了积极探索和理论铺垫。“三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中的核心议题。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同程度地反映人们的马克思主义观。笔者认为,在“三化”之间的关系中,其中国化与时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结合理论界和学术界现有观点,笔者以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其对象的主体进行思考,这构成了两者关系的逻辑基础。进而从本质上认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之中。与此同时,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忽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核心价值追求,这一核心价值体现了两者关系的逻辑旨归。

一、逻辑前提:中国化与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现有研究成果中,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即“三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对其中国化与时代化两者之间的讨论不够,形成的观点争议较大。首先,探索中国化与时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研究对象的本体之上。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依托不同民族,随着历史条件和时代变迁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关系的基本逻辑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中国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同志在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命题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在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时的一大理论突破。针对中国革命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毛泽东强调,中国共产党应该按照中国的特点来应用马克思主义,并创造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1]534这深刻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义就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突出了化的本质内涵。“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基本共识。这一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民族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中国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和政治智慧托起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在中国的神圣使命。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具体表现

理论品格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理论所具备的内在品质和表现出来的理论魅力。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是与时俱进。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内容。[2]284时代精华是各个时代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才能够获得新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中心任务和世情的变动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要求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同的时代特征进行不同的结合,这一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时代化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对时代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这一内在的理论品格的高度自觉和理论自信彰显。

二、逻辑实质:中国化与时代化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在“三化”中进行讨论的。就其“三化”的关系来看,探讨中国化与时代化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于“三化”的进一步研究,还是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都有着积极意义。在两者的关系中,更多地认为中国化是前提、基础、核心,时代化是动力、灵魂、关键。这些认识对我们进一步探讨“三化”的关系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于中国化与时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做简单处理,我们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及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来解析。从其逻辑关系的本质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关系处于一个辩证运动的过程之中。

(一)时代化是中国化的逻辑前提

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前人的不懈努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3]544“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4]4这集中体现了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与战争这一时代主题的理论自觉。正是在对这一时代主题的认识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准确地分析得出国内不同阶级的政治态度和力量对比,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在准确、深刻地把握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前提下,才顺利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又一新的境界,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都蕴涵着对时代问题的关切,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富有时代气息。如,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以国家的意志破解生态危机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不同民族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权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思想,等等。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逻辑不难得出时代化是中国化的逻辑前提这一基本结论。

(二)中国化是时代化的逻辑目标

在“三化”的关系中,中国化虽然排在“三化”的首位,但从其逻辑这一层面来看,中国化应该是时代化的逻辑目标。恩格斯在多种场合谈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742中国共产党的历程昭示,正是对时代主题的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破解不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面临的一系列复杂理论和实践难题。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理论武器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更多的都是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无论俄国十月革命,还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甚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性成就引起世界的巨大注视。

(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辩证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该种事物内在矛盾的不断斗争中推向前进的。作为时代的理论产物,马克思主义必须依托不同民族的文化,结合不同民族的实际,才能够把根子扎深,理论的枝叶才能够更加茂盛,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为更多的民族和大众所接受。看待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关系不能够单纯地谈论谁是前提与谁是目标。中国化作为时代化的逻辑目标的理解时,必须看到“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的关切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同样,时代化作为中国化的逻辑前提时,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看到民族的世界性。中国化与时代化处于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同样,是在对时代的深刻把握的前提下,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三、逻辑旨归: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中国化与时代化的价值归宿

对平等、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美好向往,是人类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也是以人类这些美好价值为依托和归宿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也是为着解决近代中国的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这一历史性目标,这样的民族性问题也是时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产生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为破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个有利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等。这些价值色彩都蕴涵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对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

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民族,需要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对时代发展难题的破解,需要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从价值归宿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关系追求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逻辑价值旨归。这启示我们,在看待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关系思索中,要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语境下,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编辑 张瑛)

D61

A

1673-1808(2014)01-0022-03

2013-09-23

周巧洪(1981-),女,四川乐山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加飞(1985-),男,云南曲靖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