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造福人类,并不是一句空话。”
——专访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院士

2014-04-17孙凝子

卫星与网络 2014年3期
关键词:数字地球华东观测

+孙凝子

“科学造福人类,并不是一句空话。”
——专访遥感与数字地球所所长郭华东院士

+孙凝子

郭华东,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在雷达遥感信息机理、多模式遥感信息地物识别方法、空间信息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就: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几何散射模型,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是一位国际知名的雷达遥感学者;他致力于发展国家对地观测体系,提出开拓“波段、振幅、极化、相位”电磁波“资源”学术思路,推动发展了我国新型对地观测系统;研究提出多波段平台遥感信息处理与识别方法,为自然灾害和矿产资源宏观环境监测与探测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数字地球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主持研制完成“数字地球原型系统”,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合作创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创办《国际数字地球学报》,推动了全球性数字地球的发展。

卫星,根据发射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应用卫星和科学卫星。其中应用卫星的发射目的是供实际业务应用,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比如我国的资源卫星、环境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等。而科学卫星则往往是为了科学探测和研究,比如利用卫星来观测全球变化科学现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郭院士基于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通过他任首席科学家的973 项目研究中提出,由六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变化系列科学卫星,这些卫星分别是大气碳卫星、森林生物量卫星、夜间光卫星、气溶胶卫星、冰川卫星、海洋盐度卫星。

记者:全球变化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地球的变化吗?

郭华东:对,主要用于监测地球大尺度的全球变化现象。比如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的雾霾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全球变化卫星监测雾霾。一旦出现雾霾现象,可以通过卫星监测数据来深入了解整个分布范围、演变趋势、发源地和雾霾本身的厚度等一系列信息。当然,雾霾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现在大家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治理雾霾。那么全球变化卫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观测,发现科学问题,分析科学规律、提出相关建议,提供给政府决策,为治理提供依据。

记者:您是怎样产生全球变化科学卫星的这个想法的呢?

郭华东:2007年起,意识到全球变化对人类的挑战,认识到对地观测卫星对监测全球变化是有效的。全球变化正在改变着世界的环境,如气候变暖、冰川退化、极端天气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严峻挑战。虽然地球上空已经布置了一张规模宏大的对地观测网,但是真正的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并不多。在全球已经发射的200余颗对地观测卫星中,全球变化科学卫星约25颗,在轨运行的约13颗。虽然我国发射了一系列遥感卫星,但是主要为行业卫星,还没有运行的面向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卫星。

中国是影响全球变化及受其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围绕碳循环、水循环、能量循环等的空间观测需求。要想在全球变化研究和应用中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尽快发展我国的全球变化科学卫星。

当然,全球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长周期、大尺度的时空演变特点。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宏观、动态、快速、准确探测等多种独特优势,已经成为观测全球变化现象的关键技术手段。虽然现有的对地观测系统难以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真实性,但是毕竟已经构成了对陆地、海洋、大气等各个层面的立体观测体系,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

记者:对地观测除了观测环境变化之外,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郭华东:对地观测卫星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多个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这要从我们生活的环境谈起。一方面,连续、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地球可能在水资源、能源、荒漠化、海洋生态系统、陆地海岸带等多个方面出现问题,再加上自然灾害的挑战。要监测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自然灾害,使用对地观测技术是一种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要保障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等等国家权利,需要对地观测技术的保障,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一句话,利用空间观测获取丰富的地球基础数据,开展在灾害、能源、气候、农业等相关领域的应用,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凸显对地观测技术的作用。

记者:您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我国的空间对地观测呢?

郭华东:1962年第一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美国密西根州召开,会议上“遥感”一词首次被国际科技界正式使用,标志着遥感的诞生,也揭开了人类利用遥感技术从空间观测地球的序幕。从1962年至今,全球发射了320多颗对地观测卫星,涵盖对大气、海洋、陆地等地球系统的全面观测。目前,超过二十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对地观测卫星。

五十多年来,卫星携带的传感器由起始的光学相机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类型。如今全球用于对地观测的传感器数量多达两百余台,空间对地观测形成了以成像光谱技术、成像雷达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对地观测技术体系。人们可以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获取大气、海洋和陆地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对地观测技术在飞速发展,形成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环境卫星、遥感小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等构成的空间对地观测系统,利用这些平台装载一些有效载荷对地球进行观测,是对地观测大国。以气象卫星为例,我国从1988年开始发射“风云”气象系列卫星,目前已经形成静止轨道和极轨气象卫星观测体系。有了这个体系,我们可以看到每半个小时云图的连续变化,从而提高了气象预报的能力。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度,我们不仅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地观测系统,也接收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际先进数据。目前我国的遥感卫星地面站能够接收10余颗卫星数据,保存着1986年以来各类卫星数据300多万景,是国际接收处理分发卫星数据最多的地面站之一。

记者:您刚刚提到,成像光谱技术、成像雷达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是对地观测中的三项前沿技术,能否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三项技术呢?

郭华东:成像光谱、成像雷达技术和激光雷达技术确是对地观测三大前沿技术。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光谱特性不一样,所以测量光谱可以分辨不同的物体。成像光谱的概念是光谱和图像合一,也就是获取一个成像光谱图像的时候,里面包含了光谱信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比如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岩石,石灰岩和白云岩只看表面差异不大,但是从物质构成而言,白云岩中含有镁离子,而石灰岩中没有。如果我们用卫星或者飞机对地面进行观测的话,成像光谱技术就可以区分这两种岩石。也就是说,成像光谱可以从高空直接识别地表物质成分。

成像雷达的特点是既可以在好的天气条件下成像,也可以在阴雨天成像,既可以在白天成像,也可以在晚上成像,而且对某些地物具有穿透作用,能够刻画地表的几何特点,很前沿。我们曾经在陕西—宁夏一带做过一项明、隋长城雷达遥感的工作。在那儿,长城坍塌后被沙漠掩埋,在表面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我们利用成像雷达可以穿透干燥沙漠的能力,观测到干沙覆盖写的古长城。激光雷达可以更精细地测量地物的几何形状和特性。这三大前沿技术组合起来可以对地球实施全球、全天候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高精度成像。

记者:我国的卫星对地观测未来会走向何方呢?

郭华东: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卫星对地观测发展最快的十年,我国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将在国际形成最有特点、最密集的体系。以发射为例,截止到2020年之前,我国将发射将近100颗卫星。今年已经是2014年,短短六七年的时间,要发射那么多卫星,有遥感卫星,有导航卫星,有通信卫星,种类繁多。

目前我国的对地观测体系已经形成,应用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每天晚上7点半,许多人都会准时收看天气预报,这就是气象卫星融入大众生活的直接体现。未来在国民经济的若干领域,包括农业、海洋、环境、灾害、城市等领域,都要有卫星进行观测。

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又是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容小觑。卫星遥感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手段。所以将来,我们一方面要发展面向应用的卫星,另一方面也要发展类似我前面提到的“全球变化科学卫星”等科学卫星。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由中国科学院联合该领域国内外机构、学者发起,2006年5月正式成立。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一次数字地球高峰会议。2009年学会被地球观测组织(GEO)吸收成为正式成员。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于2008年3月创刊,是数字地球领域第一个国际同行评审的专业学术期刊。2009年,学报被收录为SCI检索刊物并首获影响因子,2010年影响因子升至1.453,在全球23种遥感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位。

记者:“数字地球”这个概念,是1998年由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但是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的诞生,总部地点没有设在美国,而是设在了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郭华东: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有很多指标,其中之一就是有没有重要的国际组织,能否召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全球有两千多个国际学术组织,总部设在中国的寥寥无几。我国科学家看到了数字地球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政府的支持下,于2006年发起成立了国际数字地球学会这个国际组织,迄今学会已组织在全球十余个国家召开过八次会议和六次峰会。这个学会的官方学术刊物《国际数字地球学报》也在中国诞生人。这些都足以证明,我国在数字地球领域的国际发言权。

记者:那么,数字地球到底是什么呢?

郭华东:十五年前我接受采访,曾经讲过,数字地球就是把地球装进计算机。如今技术水平发展日新月异,再看我当年的结论,依然还是有道理的。但数字地球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十五年,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想从大数据角度谈一下新的观点。

现在,数字地球可以被称之为是“大地球数据”。虽然读起来拗口,但实际上有它独特的内涵。大数据,绝对不仅仅是指海量数据及其传输、处理和存储等,重要的是数据密集型的,要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科学知识,从数据中直接得到科学发现。

记者:数字地球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在这十五年间,数字地球的发展有哪些里程碑呢?

郭华东:第一个里程碑肯定是1998年戈尔的报告《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概念。

1999年,中科院联合19个部门和组织主办了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来自20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齐聚北京。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在千禧年来临之前,提出了人类和地球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而数字地球有利于帮助人们应对这些挑战的观点。

10年之后的2009年,国际数字地球系列会议再一次回到北京,会议通过了《2009数字地球北京宣言》,不仅肯定了过去十年数字地球在全球取得的成就,也再次呼吁缩小数字鸿沟,加强信息共享,以发挥数字地球更大的作用。

记者:过去十五年,数字地球得到了公众的一致认可,并且伴随技术水平的提高高速发展着。未来十五年,数字地球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怎样一种状态呢?

郭华东:许多经典的学科,像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等,都是发展了上百年才有了成熟的学科体系。所以我认为,数字地球的建设一定不能着急。

未来十五年,地球面临的挑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因此数字地球将会继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三年前我们12个国家的科学家一起,撰写了一篇《新一代数字地球》的文章,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技术水平越高,实践化程度也会越高,人们反而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未来,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和理论,公众不仅将成为数字地球的受益者,更将成为数字地球的实现者。科学造福人类,并不是一句空话。

上图为郭华东院士在接受我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猜你喜欢

数字地球华东观测
华东销售在一线
一种基于数字地球的日标保障框架体系
相华东:走在欣欣向荣的田野上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美国数字地球公司最新遥感卫星投入商业运行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
多丝量新品种华东×春晨的引进推广
民国时期无“华东”称渭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