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2例诊治分析
2014-04-17许晓琳李桂莲
许晓琳 李桂莲
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2例诊治分析
许晓琳 李桂莲
目的 探讨分析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 收集整理本院收治的22例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 术后骨折椎体恢复好。不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恢复较好, 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且伤后时间较长者术后恢复较差。结论 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诊断明确后及早手术, 伤椎固定牢固后椎管充分减压并修复受损的马尾神经, 对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下腰椎骨折;马尾神经损伤;诊治分析
下腰椎骨折的发生率约占胸腰椎骨折的7%~9%, 严重的下腰椎骨折常合并马尾神经损伤, 患者会出现下肢运动感觉障碍、会阴区感觉障碍、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等不同程度的马尾综合征表现,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文选取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现文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于本院诊断和治疗的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22例, 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9~56岁, 平均(42.6±3.1)岁。骨折部位:L3骨折3例, L3~4骨折5例, L4骨折5例, L4~5骨折3例, L5骨折6例。其中完全性损伤者(即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小腿肌肉瘫痪)13例, 不完全性损伤9例。受伤至手术历时:1~14 d, 平均(5.6±1.7)d。
1. 2 方法 患者全麻后俯卧于手术台上, 后入路切开充分暴露伤椎及相邻两个椎体, 在C型臂机辅助下于伤椎上下椎体两侧椎弓根钻孔植入相应型号的椎弓根钉固定。行伤椎后侧椎板减压术, 充分暴露并探查马尾神经, 其中13例完全损伤者可见马尾神经断裂断端有明显的挫伤, 不完全性损伤的9例患者马尾神经没有断裂, 马尾神经挫伤较轻。10例伤后1周内手术的患者硬膜、神经根只有原始损伤变化, 硬脊膜完整者其马尾神经无扭曲。12例伤后1~2周内手术的患者发生马尾神经扭曲、黏连甚至断裂。充分游离马尾神经后人工硬脑膜保护减压段神经, 充分止血后逐层关闭切口, 留置引流管。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全部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远期随访结果。
2 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复查伤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0%以上, 全部病例随访1年。其中术前13例完全性损伤者, 随访1年后3例患者恢复满意(大小便可自理, 能行走活动)[3], 满意度23.1%, 9例不完全性损伤者, 随访1年后7例患者恢复满意, 满意度77.8%。10例伤后1周内手术的患者, 随访1年后8例患者恢复满意,满意度80.0%, 10例伤后1~2周内手术的患者, 随访1年后5例患者恢复满意, 满意度41.7%。
3 讨论
下腰椎骨折可导致马尾神经受损, 轻者压迫马尾神经受压, 重者则会造成神经挫伤、断裂等严重后果。下腰椎骨折压迫马尾神经首先影响脑脊液循环, 致使马尾神经大部分营养丧失, 造成马尾神经水肿, 长期受压的神经得不到减压等处理可造成马尾神经水肿消退后周围黏连形成, 即使行椎管减压, 短时间内脑脊液循环仍不能建立, 继而出现继发性马尾神经损害[4]。
本文研究发现, 伤后一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伤后两周内手术的患者, 早期手术可以使受压的马尾神经得到充分减压, 使马尾神经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子支持,促进神经的早起恢复。据报道, 手术时机的选择最好不超过1周。因为神经组织虽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但是受压严重,时间越长, 术后恢复时间越久, 效果越不理想[5]。
综上所述, 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诊断明确后及早手术, 伤椎固定牢固后椎管充分减压并修复受损的马尾神经, 对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 张广兴.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2例诊治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14(16):38-39.
[2] 刘绍然.试析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120例临床诊疗.医药前沿, 2013(16):166-166.
[3] 谭俊铭,史建刚,袁文,等.手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性马尾神经损伤.中华创伤杂志, 2007,23(12):907-909.
[4] 张德明,国泉,簿克意,等.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临床治疗体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 2007:689-690.
[5] 许明熙.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85例分析.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0,(10):18.
450044 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