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公平正义的社会共识

2014-04-17郭宝亮

北方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共识价值观

郭宝亮

当前中国社会最缺乏的社会资源和稳定的基础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共识,这样的现实普遍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等各个方面,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秩序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一个 “公平、正义”普遍价值观的共识形成,整个社会的危机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如何凝聚和形成这样的共识成为了执政党、社会和每个公民的基本和首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灵魂。

一、社会价值观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什么的“是非曲直”概念?社会价值观是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社会价值观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也就是埋藏于每个人意识深处的“社会行为准则”。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关系及其变迁的产物,但是有些基本的社会关系应当是长期稳定的,扭曲这种关系会导致激烈的社会冲突。与此相对应,有些基本的价值观也应该是长期稳定的,这种反映基本的、需要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能够维持社会基本团结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外的对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都是非核心价值观。

一个社会的有序发展就是“核心价值观”和“非核心价值观”发挥统合、协调作用的结果,如果失去了价值观的规范与调整,社会的冲突就会发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关系的稳定器和调节器,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团结的精神旗帜,以此统一全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具体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精神。党的十八大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炼,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与价值

每一个时代都应当有其核心的价值追求,这个核心价值应该是凝聚了社会的普遍共识,赢得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开发了共同的政策。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没有一个核心的价值引导,社会将迷失方向,失去动力。

一个社会的政治统治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谋求其统治的合法性来实现的。失去了合法性,也就失去了统治的基础和正当性。合法性最一般的意义是“宣称合法”,一般表示正当性。它赋予命令以权威或约束力的特性,从而将权力转化为权威。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是否稳固最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尊重和服从国家的法律。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政治合法性是什么关系?如何把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转变为现实中的合法性是政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国家建设的关键。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谋求政治合法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意识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在这个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提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也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

一般来讲,核心价值观与合法化存在一个转化的过程,其转化路径和模式为:价值(核心价值观)——规则(宪法法律)——过程(政策落实)——结果(执政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核心价值观是规则、过程和结果的基础和逻辑前提。这是因为,人们对于一个政权(权力)的认可、赞同的关键在于这个政权(权力)是否体现和表达了社会成员所信奉的基本价值观。政治合法化是制度化的价值选择;制度化是对合法化的确立和物质化的表现,制度化是政治合法化成立的形式要素,也为政治合法化设置了一个稳定的结构和长期持续的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和关键的地位,具有引导社会方向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需要由“观念形态转变为制度形态”,才能实现其功效与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明了执政党明确的价值追求和鲜明的政治社会态度

60多年来,共产党始终坚持在全社会倡导和凝聚一定内容的社会价值,并且这一价值追求不断形成具有凝聚全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而这一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和践行对于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对于每一个公民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二)表明了执政党引导整个社会发展方向的执政理念与价值追求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优良道德的现代创新精神的结合与体现,也是先进、科学的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向全社会倡导核心价值观,其目的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指出明确的方向。

(三)表明了执政党凝聚国家的基本精神、赢得人民意志的良好愿望

核心价值体系力图建立一个信仰系统或基本共识。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复合的政治体系是一个国家和执政党成熟的标志和象征。从这个角度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应该是朝着这样一个包涵复合的政治体系发展的体系,甚至这个复合的政治体系应该成为核心价值的核心。其标志是形成全国一致的、整个社会共同认可的共识,形成“共同的政策和制度”,“赢得人民的意志”的核心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的价值共存、互补包容格局,自由、民主、法治昌明的局面,同时,也是能够有效调整复杂的利益分配和修复社会裂痕的体系。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选择

以共识塑造国家的基本精神、赢得人民意志是执政的首要任务,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共识中处于中心地位。以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其意义重大,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迫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如下的路径:

(一)加强个体政治道德建设成为社会优良风尚的基础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通过从更加广泛的公民入手,提出了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方向、目标、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力图建立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总结道德建设的制度经验,逐步使道德建设走向制度化的安排。

在现实的道德实践中,有几个必须予以明确回答的问题:

1.谁更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谁更应该承担更多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义务。

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社会基础文明和价值引导上,起核心和关键的作用,所以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与社会其他人员相比,更应该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承担更多的义务。

3.一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为整个国家的政治道德建设和经济道德建设必将提供深厚了的社会基础,确保政治道德建设、经济道德建设良好的民意基础和丰厚的社会资本。

(二)政治道德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核心

从一定的程度上讲,政治道德建设就是培养成熟的政治。德国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这种政治成熟指的是:“对民族的永久性经济和政治权力利益的领悟,以及在任何情况下把这些利益置于任何其他考虑之上的能力”。如果从中国的语境出发,就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东西方的学术背景尽管不同,但是实质应该是一样的,都强调了政治家在推进政治成熟的重要作用。

在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中,任何权力都被置于监督的范围内,比如,对握有权力者的制约,建立严格的公务员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以防止政治家的权力滥用。马克斯·韦伯指出了为政治而生的人要具备“三种前提性的素质”:激情、责任感和眼光。只有具备了这三种高贵素质,一个人才可能远离和摆脱一切“虚荣政治”和“利益政治”的诱惑,才能承担政治家应有的责任。

政治道德建设,制度建设是核心和关键,因为,在人性无法脱离“自私”的藩篱,光靠政治家自身的道德是无法克服人性弱点的。即让权力关在笼子里。

政治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权力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党政结构、宪政结构和科层制行政结构使国家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绝对监督之下,同时培养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职业的职业政治家,使其真正具有“激情”、“责任感”和“眼光”的领导者,引领国家持续发展。

(三)经济道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活动无疑成为人们活动的重心,导致人们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小群体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直至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人们打交道(国际贸易)。这时,小群体领域的自愿利他主义的道德,在扩展的经济领域内能不能够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就成为经济道德建设解决的问题。其实,在扩展的经济领域,需要的是诚实经商、尊重经济自由、市场价值规律与公平的道德。

核心价值体系是观念形态的意识范畴,都属于精神范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高尚道德精神,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治国安邦的思想,转化为人们在更广阔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历史领域自觉的行为,实现其精神价值引导作用,这一过程说到底就是政治合法化。

责任编辑:杨再梅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共识价值观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