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教育——站在社会的角度
2014-04-17朱文伟
朱文伟
(西安财经学院 教务处,陕西 西安710100)
1 人文科学——对《百家讲坛》现象的思考
中国的人文科学教育历史悠久,溯源而上,我们可以一直追述到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无论是行走于江湖、力推合纵连横之说的苏秦、张仪,还是常入云梦山采药,行踪隐秘的鬼谷子,都在传递自己的理念,只是传播方式不一,接受对象也不同罢了。 而先如今也是如此,知识转播媒介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人文知识的接受人群的不同。那么接下来我就结合近年来新兴的知识媒介——电视讲坛,来谈谈中国的人文科学教育。
说道电视讲坛,相信大多数人在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便是《百家讲坛》。这档由CCTV 在2001 年开设的栏目,红透了大半个中国,并造就了易中天、于丹、王立群等讲坛明星。 在一个娱乐节目、肥皂剧撑起半边天的时代,这档学术类节目的走红让很多专家大跌眼镜。 于是人们将这个现象定义为“《百家讲坛》现象。 ”
其实,说实话,我曾经也是《百家讲坛》的忠实粉丝。初中时每到周末下午一点都会坐在电视机前听易中天塑造一个与人们传统观念大相径庭的曹操形象。 后来到了高中,由于太忙,我干脆就将王立群读《史记》的音频下载下来,放在手机里以便闲暇时可以听。一段段史料,在他们的描述下,都变得那么生动。一个个历史人物,也脱离了史书里面的框架,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相信很多人曾经跟我有一样的经历与感受吧。[1]
现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回想起当时的那种热忱,我发现我当时具有三种特殊属性。 而这三种属性,我相信,很多当年的、现在的观众都有—— 一是生活节奏过快,较为忙碌,无暇看书;二是自身的历史修养并不完善,却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是自己并不是真的历史迷,只是较有兴趣罢了。
正因为大家普遍具有这三种属性,才导致了《百家讲坛》的走红。首先,大家的生活节奏过快,这导致了电视、网络媒体的流行,因而使得《百家讲坛》有了一个坚实的收视基础;其次,大家的历史修养普遍局限在教科书与小说中,周围缺乏充满新奇见解的学说氛围,以至人们对于于丹、易中天这种独树一帜的学者大加赞赏;第三,大家周围真正整天翻阅历史文献的非历史学相关人员并不多吧?所以说我们大家对于信息的来源并不在意,只要有趣、能解决疑惑即可。
分析到这里,问题已经渐渐地浮现出来了。 我再将上面的结论翻译一遍就很清晰了:
(1)人们对于史书、文献的热衷度已经不高,更喜欢一些直观的知识获取方式。 例如,为了了解明史,普通青年会首选《明朝那些事儿》,文艺青年会选择《白话明史》,剩下的青年们基本不看。真正的古籍《明史》恐怕鲜有人问津。
(2)人们已不大在乎观点的客观性。 相反的,只要有意思的话,即使知识中充满了别人的主观因素,大家都能欣然接受。这样一来,对观点的信度考察度就会不高。 例如,“史上最牛历史教师”袁腾飞的课讲得的确生动,但是他对一些历史正面人物的批判式讲解,为了岂到轰动性效果,往往有诬蔑的成分,可是人们却对此津津乐道。
(3)人们的普遍历史修养不高,需要补课。人们看《百家讲坛》看的不是观点与历史影响分析,更多地像是在听故事,试图通过听王立群等人的讲述,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空白一点点补上。然而这样习来的知识并不全面,人们到最后往往只记得几个风云人物而淡忘了历史背景。
(4)中国人文科学学术观点的发表存在非大众性与不公平性。 我不禁要问:中国独树一帜的史学家就他们几位而已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关系到学术观点的大众性问题,也就是普及性和传播性的问题。 假如当初没有人把袁腾飞的讲课视频发到优酷上,那么恐怕他现在也就只是个叱咤于历史教室的中学老师(当然了,这对他来说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至于不公平性,主要是针对大众媒体的使用权限问题。举个例子,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中,认为秦始皇并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他使用了《史记》中年号与医学上关于预产期的知识,算得秦始皇是异人(秦庄襄王)的儿子。我在收看此期节目后,变深信不疑,但是在后来看了几部其他的正史之后,发现几部史书对于秦始皇出生的日期有着比《史记》更确切的记载,并恰好推翻了王立群的观点。 但我不得不承认,我被电视上的观点先入为主了。设想一下,如果对于一个到现在在学术界都没有确切结论的问题, 突然有一方观点登上了荧幕,被大众广泛接受了,那么对于其他几种学说必定是灭顶之灾。 这是十分不公平的。
以上这四点,便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中国人文科学教育的通病。以下则是相应的解决办法。
(1)在课堂、书籍等主流教育方式中,除了教授知识,更要传递一种理念,即鼓励自己独立思考,鼓励求实溯源,鼓励质疑。
(2)对于大众媒体,要进行合理疏导,在传播一些过于个人的观点时要加以阐释,鼓励百家争鸣(《百家讲坛》虽然自称百家,但是实际上只涉及到了知识的多个方面,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的碰撞)。
(3)重视学术的传播,使新鲜的、有见解的观点能快速地加入主流,使基础、通俗的知识广泛地为人接受。
(4)重视知识的分层教育:
从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知识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经验性知识,以日常生活体验为基础,比如说商品的价格、品牌的名称、社会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第二种是普及型知识,即不必经过亲身体验的学而知之的知识,它有一定的专业性,但非常普及,通常就包含在参考书、词典或百科全书当中;第三种是专业型知识(或者叫精英型知识),是一种必须通过一定专业训练才能获得的知识,因而为普通大众所不熟知。
针对不同的知识类型应该进行不同程度、 不同阶段的教育普及。使大多数人能掌握第一、二类知识,而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应该逐步向宣传第三类知识转移。
(5)对现有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争取将课程变得生动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们有兴趣学好一门课程。
2 中国的自然科学教育——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
按理说,作为一个理科生,这部分才应该是我着重展开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打算赘述很多,转印主要有两个:
2.1 中国的自然学科教育已经足够好了(我知道此言一出会引起轰动,不要着急,往下看)
2.2 中国的自然学科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同时问题也十分明确
首先,先来解释为什么说“中国的自然科学教育已经足够好了”。长期一来,很多国人都认为,做科研、受深造,要去美国,因为那的教学行之有效,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看看美国人自己是怎么看的吧:
今年6 月8 日,亚洲学会(Asia Society)发布了题为《全球时代的数学和科学教育:美国能从中国学到什么》的报告,报告指出:
(1)中国的课程标准有严密的组织构架。
(2)美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前后的一致性,重复倾向严重。
(3)中国全年授课时间比美国多1 个月,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这个“亚洲学会”其实完全是美国人自己办的,为的就是弄清中国为什么能大踏步地追赶美国,美国学生的国际排名为什么在后面。 可以看出,美国人清楚地意识到,“快乐教育”不再是最佳的人才制造公式,他们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培养出若干天才,但是仅仅靠着若干为天才来扛起美国社会的大旗是不够的。“快乐教育”培养精英的效率是不够的,这点近些年来暴露无遗。 所以,他们选择向中国看齐。
的确,美国孩子学习自然科学的速率太慢了。 据我一个有出国经历的同学回忆:美国高中生竟然不知道二次函数的走向! 只有上了大学学了二阶导数后才会画它的图像。 这种松散的前期教育速度,大大影响了人才涌现的速率。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各种科研项目、重大突破,大多是出自外国人之手,咱们中国既然教育得这么好,为什么没有霍金、爱因斯坦涌现?
嗯,问得好,这就是我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也是中国自然科学教育的弊病所在——培养出的人才缺乏能够提出问题的能力!某位大学教授曾经这样说过:如果由外个人负责提问,中国人负责解答,那么世界上难题解决速率将会增加一倍!
的确,中国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陈景润几乎是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接近完全证明该猜想的唯一数学家);中国在几个国家之后迅速拥有了两弹一星。类似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这证明咱们的教学方法完全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这样一来咱们永远得走在别人后面。我作为一个药学人,对此深有感触,现在中国基本没有研制新药的水平,一直都在做仿制。
所以说,中国的大学需要培养能提出问题的人才,这才是当务之急。 相应的,就需要我们构造有一个相对轻松、开放的学术氛围。
3 中国的素质教育——对7-23 动车事件后舆论导向的思考
在小悦悦事件、彭宇案过后,人们不仅要问,中国怎么了?
我对此的反应是,中国没有问题。 我倒是想问:社会导向(区别于社会主旋律,前者是某一时间某一特定群体的倾向,后者是正轨),你怎么了?
社会导向,作为无形的社会力量,是中国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会对人们的世界观有较大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媒体的笔下无德与少部分人的别有用心,社会导向正在不断偏出正轨。
举个近来的例子吧,7.23 特大动车追尾事故后, 人人网等几家大的社交网站上诞生了各种“真相帝”与“正义帝”,发布各种“真相”和各种“内幕”,一时间,广大网民为了对得起自己内心的正义感而果断转发,很快,各种不靠谱、别有用心的谣言就满城风雨了。 一场信任危机悄然展开,少部分人的意图几乎就要达到了。 但万幸的是真相很快就浮出水面,人民政府及时站了出来拨乱反正,使得一场信任危机得以化解。 回首闹剧,我们发现社会导向几乎已经完全倾颓!
从更多的相似例子里,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导向的重要性,以及引导好社会导向的必要性。这,才是普及中国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而实现途径只有两条:一靠政府引领人民,二靠你我坚守自我!
[1]易前良.透视“电视讲坛”现象[J].中国电视,2007,03
[2]美报告揭示中国理科教育特点[J].中国教师报,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