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创新 多元传播

2014-04-16

中国广播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台委员代表

今年两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央电台16套广播频率及中国广播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有声手机报、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对两会盛况进行全面呈现。据统计,自3月2日至14日,全台200多名编播技术人员参与两会报道;共开设各类专栏专题200多个;邀请各届嘉宾近300人次参与直播访谈;采访代表委员2800多人次;圆满完成9场并机和分频率直播,总时长12小时;播发两会新闻及专稿近万条次,总时长近700小时。央广网共刊发两会相关稿件3000余篇,现场图片1600余幅,音视频直播时长100多小时,访问人数近1400万。

一、议程报道及时准确,展示良好会风会貌

中央电台紧紧围绕大会主题,结合会议议程,扎实做好会议重要议程报道,充分展示了两会更加开放透明、更加民主和谐的新气象。

一是现场直播圆满顺畅。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对两会开幕会、闭幕会等重要活动进行了7场并机现场直播,经济之声进行了3场并机直播,中国之声对人大、政协会议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进行了2场单频率现场直播。上述9场直播总时长700多分钟,信号清晰,衔接流畅,鲜明体现了大会主题。央广网同步进行了网络直播。

二是中央领导同志下团组报道简洁朴实。两会期间,报道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审议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50多场次。《全国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中央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交流的现场同期声30多条次,展现了领导人亲切随和、心系民生的形象。中国之声记者现场直击领导人活动,观察细节、捕捉花絮,精心采制了多篇新闻特写。3月10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的录音特写《总书记回应滁州百姓邀请,强调做好三农工作》,通过丰富的同期音响,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现场。节目中总书记与百姓仿佛邻里间聊家常般的对话,拉近了中央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距离,生动展现了领导人的亲民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三是《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翔实深入。各频率及网站全面、深入、准确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采取要点摘登、专家访谈、连线报道、数据图表等形式,帮助受众直观准确地把握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多个频率在直播后及时进行解读和时评,将现场直播、权威解读和专家点评融为一体,充分满足了听众第一时间把握报告主旨的需求。中国之声两会观察员在前方直播间第一时间进行现场点评,提炼报告重点、亮点,实时的现场直播与深入浅出的专家解读融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济之声在3场并机直播后,分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等权威专家,在直播间迅速进行了权威解读。中国之声还围绕政府工作报道采制了多篇专稿,邀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讨论和解读,有利于广大听众深入理解报告的丰富内涵,也对当前社会热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

四是代表委员履职情况报道鲜活充分。报道始终坚持把视角投向基层,充分反映来自基层一线代表委员的所思所想,节目生动鲜活。中国之声《代表委员日记》《今日提案议案扫描》,中国乡村之声《两会日志》等栏目突出报道来自基层一线代表委员的声音,展示了两会更加开放透明、更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专题《难忘的中国之声》(两会特别版)将视线对准基层代表委员,全天《公益报时》推出两会特别版,围绕“提案、议案”和“两会热点”为核心的两大报时回应民生热点,烘托两会气氛,丰富节目样态,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不懈努力。

二、主题报道浓墨重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中央电台各频率精心组织会议期间的主题性报道,并与程序性报道相结合、突出两会主题,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有效烘托了大会气氛。

一是聚焦深化改革主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深化改革为主题,清晰勾画了中国改革发展的“路线图”。中央电台推出的两会专题《深化改革权威访谈》、特别报道《大国复兴路》聚焦当前改革热点。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政务直通》邀请代表委员、政府官员、企业家、基层劳动者做客直播间,结合自身实践畅谈深化改革的意见建议和具体举措。中国之声《大国复兴路》每天关注一个热点改革领域,和两会新闻现场紧密结合,引入代表委员的言论,说透改革意义、点明改革难点、记录改革行动、展望改革未来。经济之声《企业家说》邀请浪潮集团孙丕恕、百度公司李彦宏等十余位企业家做客直播间,对话行业领军人物,探讨企业发展创新与深化改革大计。《让金融充满民生情怀》系列报道,把金融和民生联系起来,聚焦金融改革热点、难点,提出让金融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让金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观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二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央电台多路记者采访代表委员,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两会特别报道《大国复兴路》围绕“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发展”精心制作专题报道,来自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代表委员各抒己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丰富而生动的阐述和注解。同时,通过《代表委员两会日记》《对话当事人》等特色栏目,以真实的事例、朴实的对话展现代表委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采。例如3月9日的节目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讲述了他不顾生命危险奋战在抗击“非典”疫情第一线的经历。78岁高龄依然执着于医学事业的敬业精神,激励每一位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了与听众的互动与共鸣。

三是充分做好“中国梦”主题宣传。两会期间,中央电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点节目中推出“中国梦”主题报道,集纳代表委员对“中国梦”内涵的阐述,从国家层面、个人层面解读如何实现“中国梦”。全台不同频率各专题专栏节目均融入“中国梦”的宣传报道,从经济、民生领域探讨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探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探讨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民族之声推出的系列报道《美丽中国共同梦想——宗教界代表委员畅谈推进国家现代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主题报道的内涵。endprint

四是加大保障改善民生报道的力度。中国之声《直通北上广》《我爱问两会》,经济之声《改革一对一》等专栏收集听众和网友对教育、医疗、物价等两会民生问题的观点,以百姓视角剖析问题,解析思路,探讨现实的矛盾、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反映百姓关注和群众企盼,相继播出了“是否延迟退休?”“老人摔倒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等多组聚焦代表委员讨论的录音报道。经济之声《马上就说》专栏围绕两会关键词,扫描、梳理两会新闻和各媒体民生报道热点,就事论理,深入拓展,以民生视角透视经济大势,以财经思维破解民生课题。

三、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提升传播效果

中央电台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及时快捷、海量集纳、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网络与广播同频共振,形成报道合力。

两会期间,中央电台各频率播发的两会新闻都在央广网及时呈现,央广网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整合新闻网页、论坛、手机报等多种资源,进行全景式多维度的立体网上两会报道,两会期间点击量超过2200万。《做客中央台》栏目与“百度数据平台”合作,设置《两会大数据》子栏目,以“调查题”的形态,调查、归类和分析网友们对社会热点的投票,为做好话题引导提供借鉴。中国之声《做客中央台》《直播北上广》栏目借助搜狐新闻客户端专刊、苹果播客页面,将两会报道内容直接推送至用户手机上,每期节目在线人数都超过百万人次,其中通过客户端接收专访交通部长杨传堂节目的人数超过130万。经济之声、中国乡村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等多个频率推出《两会微观》等微博、微信专栏,同步向用户推送两会报道内容,有效拓展了传播渠道,扩大了广播受众群,提升了传播效果。两会期间,经济之声官方微博、微信互动量达885万次。

四、打破传统思维,实现报道突破创新

中央电台打破传统思维,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渠道创新,实现了两会报道的多项突破。

一是首次尝试“订制化广播节目”。中国之声《我爱问两会》专栏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征集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或政策法规;结合两会的新闻现场,通过记者全方位求解,由相关领域和地方的代表委员作答,深度解疑释惑,实现了普通百姓和两会的直接沟通互动。听众提问,代表委员回答,订制化广播节目备受欢迎。

二是首次尝试“大数据看两会”。中国之声首次与“百度数据平台”合作,开设《两会大数据》栏目,准确把握舆情,积极引导热点。通过街头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让普通公众真诚发声,真实传递基层民意,使政府与百姓有呼有应,从一粒米的安全到一座城市的未来,探索中国梦实现的路径。此外,经济之声《姚景源说数据》发挥频率资源优势,邀请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解读两会发布的数据背后的重要经济意义。

三是首次尝试改变节目生产方式。经济之声首次开设线下多媒体专栏《三人两会》,一名主持人、两位嘉宾以现场脱口秀的方式热议两会热点。节目嘉宾有经济学家马光远、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和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等。《三人两会》改变了传统广播节目借力新媒体渠道传播的方式,直接按多媒体思路,走出去办栏目。选取北京的国贸、南锣鼓巷等地标性场所现场视频录制,全媒体、多终端传播。节目内容涉及雾霾治理、养老、房价、互联网金融、人民币汇率等公众关心的财经话题,以小见大,辨理释疑深入浅出,观点碰撞精彩纷呈。

四是首次尝试引入农民评论员。两会期间,中国乡村之声开设《三农时评》专栏,每天邀请两到三名农民评论员,对两会上涉及的三农事件发表观点、提出意见,邀请了河北保定市唐县雹水乡北雹水村农民邸红敏等农民评论员结合自身生产生活实际,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和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如:关注农民工工资福利被克扣问题,希望国家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农民工权益。

五、努力挖掘报道潜力,提升报道水平

中央电台充分发挥国家电台优势,紧扣“改革、攻坚、转型、民生”等关键词,不断挖掘报道潜力,提升两会报道水平。

一是“改文风”取得新进步。中央电台两会报道把更多时段留给基层代表委员,在题材选择上更注重贴近民生,在报道形式上以丰富的音响素材增强可听性,力求短小精悍、生动鲜活。中国之声“此刻主播行动”报道突出时效性、现场感,大量采用同期声,用主播鲜活生动的表述方式捕捉和传递大会现场细节,让听众有如身临其境。《国防时空》节目设置《王亮两会观察》《宇婷说不停》栏目,以记者个性化视角对军队代表委员进行报道,做到了“短、实、新”。中国乡村之声《丹丹看两会》专栏主持人李丹丹以女性媒体人的视角,观察会场内外的细节,解读各项报告和提案议案中对农民民生的温情关怀,展现本次“两会”倡节俭、说实话的会风,以及农村改革政策中对农村女性的重视。

二是栏目设置有新意。今年各频率加强策划,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栏目。经济之声《东西南北GDP》《改革一对一》等栏目,小切口、大主题,探讨改革破解之道。音乐之声、都市之声通过专栏《聚焦好声音》《都市会客厅》,解析提案议案,契合受众需求。文艺之声开设《两会文艺大家谈》,邀请代表委员就文化热点进行探讨,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中国乡村之声推出《两会看三农》《丹丹看两会》栏目,引入农民评论员解读报告,贴近性强。对台湾广播中华之声、神州之声《海峡在线》《两岸开讲》关注台湾民众及媒体对两会的积极反应、引导舆论。华夏之声《直播两会》播出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的专访,引起强烈反响,香港20多家主流媒体转载。

三是言论评论力度不断加大。中央电台两会报道发挥主流媒体评论优势,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提供积聚能量的分析和观点,积极引导舆论。在前方直播间加入“两会观察员”角色,回顾新一届党中央执政历程、展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使直播和评论的视角得到拓宽,有效提升了报道效果。经济之声多媒体专栏《三人两会》紧紧抓住两会热点、舆情焦点、改革难点进行分析评论,分析理性客观,评论深刻到位。此外,两会期间,中央电台多篇评论受到听众好评,如经济之声的《给中国经济多一些掌声》《贸易夺冠,冷静理性平常心》《让GDP稳下来》等评论,起到了唱响中国经济、正面引导舆论的作用。

四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两会期间,为加强各频率各节目部门的协同配合,促进全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总编室开通了“中央台两会公共邮箱”。采取个性化订制和多样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各频率节目部门既可以自主选用邮箱中的稿件和素材,还可以根据上会记者汇报的采访选题,结合自身频率定位和节目特色,与记者进行约稿,各取所需。“中央台两会公共邮箱”共收到记者来稿300多篇,多篇稿件被各节目中心采用。

六、各方协调保障有力,确保报道安全运行

总编室建立了两会宣传联席会议机制,每天传达精神,沟通动态。全台共投入170余人进行安全播出技术保障工作,为两会安全播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两会期间,中央电台16套频率在播节目和9场重大直播均取得了优质、零秒停播的优异成绩。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了两会报道工作顺畅、高效、安全运行。

中央电台2014年两会报道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好评,取得了显著成效。专家学者对今年中央电台两会报道议题设置、舆论引导、编排布局、记者采访、特色专题专栏及文风改进等给予高度评价。3月21日中央电台总编室组织召开了2014年全国两会宣传报道研讨座谈会。中央电台两会报道组相关负责人、各中心两会宣传工作负责人、两会报道采编播一线代表、台学会专家听评组代表等近五十人参加了座谈会,总编室主任潘晓闻主持会议。台学会专家听评组王燕春、曹仁义、臧捷年等从不同方面,评点了今年中央电台两会宣传报道的亮点、特色。各中心两会宣传工作负责人,交流了本中心今年两会宣传工作的创新探索,提出改进意见建议。两会期间,报道组收到大量听众短信,听众参与节目、关注两会、评说两会热情高涨,对中央电台的两会报道给予广泛好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供稿)

(本文编辑:刘春理 莫玉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台委员代表
图片报道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