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与核算
2014-04-16韩悦
韩悦
摘要:所谓会计决算报告,就是书面总结经济组织在某一年度或某一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结果,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会计决算报告在经济组织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与核算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会计决算报告 分析
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不同,它是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主要为社会提供公众服务。事业单位与企业的经费来源和保障也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决算报告往往是衡量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从而会计决算报告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虽然我国事业单位也加大力度来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可其内容还有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会计决算报告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决算报告是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窗口
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是指事业单位在某一年度或某一项目终结之后,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中提出的关于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各项资金管理状况的总结性文件。它真实、详细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业务经济流程,政府、财政等社会各部门可以通过会计决算报告全面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会计决算报告指引事业单位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会计决算报告是对上一会计年度的总结,它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引导着事业单位决策者对下一会计年度做出正确的指示。只有回顾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走好未来的道路。而会计决算报告正是事业单位“历史”的载体,指引着事业单位良好地发展。
二、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与核算的现状
(一)会计决算报告和核算报告的内容不够完善
虽然近几年财政部门加大了对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重视,但是相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依然不够成熟。经过统计各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了解到大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相关要求,对会计决算报告进行报表的附注和相应的财务状况说明。尽管有的事业单位有报表说明,可是对一些重要事项却没有进行详细的披露,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决算报告和核算的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受到很多质疑
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主要就是它的决策有用性,即给政府、财政等社会部门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如果财务报告无法呈现这些信息,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它存在的合理性必然会遭到社会各界的质疑。而当下我国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就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它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相关性遭到了最猛烈的抨击。
(三)没有充分发挥会计决算报告的作用
财务报告是对历史的记录,但是不能只是单纯地关注财务报告字面上的货币性信息,也不能只在意经济活动的结果而忽视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要从中找出问题,总结经验,充分挖掘财务报告的非货币性信息,在关注过去的同时也要注意未来的发展。
三、根据会计核算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提出编制会计决算报告的相关建议
(一)会计核算如何影响会计决算报告
1、事业单位有关固定资产核算办法对会计决算报告的影响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来自于财政拨款或者是单位有某一特殊项目需要向上级部门申请而获得的资金,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计算成本,也无需计提折旧。因此,许多事业单位在使用国有资产时根本不去严格核算成本,对盈亏状况也不是很关注。这种对资金重购置轻管理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会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都虚增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
2、事业单位在其他应收款、应付款的核算办法对会计决算报告的影响
因为大部分事业单位不从事实际上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事业单位并并不会像企业单位存在大量的应收账目,但事业单位也有日常经济往来事项,有些应收账款也长期存在,甚至成了呆账,死账,成为不良资产。然而年复一年的挂账,造成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造成这些原因,一方面是政府,企事业单位间正常业务往来,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没有该项目的支出流动,但为了规避审计检查而为之。
3、事业单位有关对外投资的核算办法对会计决算报告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事业单位都伴有通过投资来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增加了单位的经济往来,核算盈亏便成了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重要内容。但是没有人愿意对国有资产的流失负责,所以不良资产往往会被忽略,在会计决算报告就无法反映出投资中的亏损,导致了财务报告的不真实、不准确。
4、事业单位关于人才资源的核算办法对会计决算报告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事业单位在披露财务信息时大都只是片面地关注实物性的资产价值,这种传统的信息披露手段已然无法满足当下事业单位在会计决算报告中的披露需求。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事业单位中主要的投资,从而对人力资产的忽视将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外界都是通过财务报告这一途径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如何披露人才资源就显得至关重要。
5、事业单位中关于上级下拨款、下级上缴款对会计决算报告的影响
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经济组织,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性质。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金都是从政府或者上级部门购置而来的。当事业单位开展某项特定经营活动时,政府或者上级部门就会给予专项资助,但这种专项资产在有的事业单位并未计入财务报表中,从而对会计决算报告的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对于事业单位完善会计决算报告与核算提出相关建议
1、落实编制会计决算报告的有关制度endprint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认真进行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信息,同时单位的负责人要负责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2、完善相关的处罚制度
正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会计人员依据规定不到位的地方钻空子,漏报或者谎报会计决算信息。需要制定详细全面的处罚规定来警示会计从业人员。对于违反会计规定的人,要严格处罚,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
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考察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对于工作组织到位、会计决算报告内容真实具体的单位要进行褒奖,对违反规定的事业单位要追究其相关工作负责人的责任。利用媒体的号召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监督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
4、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随着会计核算报告在事业单位的地位越来越高,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当代的会计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职业水准,综合素质要高,能够在会计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才放在首要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5、完善会计科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发展。为了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国家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对其核算方法做了适当的调整,同时也增设了一些现今不可缺少的会计科目。同时需要借鉴企业单位的会计准则,适当调动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根据需要增设会计科目。比如在核算固定资产时,可以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固定基金减值准备”。同样的,对于人才资源的核算,也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会计科目。会计人员需要跟自己的工作经验,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在会计核算报告中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
四、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决算报告的质量自然也不能落后,那么就离不开高水准的会计财务人员、严格的核算办法以及先进的会计决算报告编制方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完善核算办法,更新编制方法。善于从会计决算报告获取单位的财务信息,总结经验,促进事业单位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展平.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探讨[J].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6(18) :126-127
[2]钱亚坤.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2(22) :267-268
[3] 张春滨.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与核算[J].财经界, 2013(33) :191
[4]乔淑萍. 事业单位会计决算中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 理财,2013,04:81-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