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2014-04-16孙震徐国威杨磊
孙震+++徐国威++++杨磊
摘要:在资源高度缺乏的今天,资源利用率却不高,资源开采浪费严重,大多都是采富弃贫的一种开采方式,导致本来稀缺的资源,日益匮乏。煤炭企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现在正处于困难时期,煤炭企业大多强强联合,跨行业合作,充分利用各行业之间的关系节省成本,利用废弃资源,这样就要求企业对资源利用更高效。资源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因此探讨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炭企业 循环经济 发展
资金支持: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11413042
一、引言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物质的反复利用的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基本行为准则是3R原则,对煤炭的利用、循环、再利用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煤炭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
(一)开采率低,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各煤炭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开采过程中以大量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前提。企业对矿区开采完后,由于后期开采成本过高,企业便采取弃采,对资源产生极大的浪费。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开采的方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我国贵州、陕西等地存在大量的小型煤矿,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经验、生产制度、开采技术,再加上这些煤矿过于追求高利润低成本,不顾及煤炭资源的浪费严重情况,废弃相当多的煤矿,导致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矿区环境,破坏严重
煤炭的生产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开采和洗煤,然而这两部分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程度非常大。每年我国煤炭开采排放的矿井水可达23亿t以上,煤炭企业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资源破坏,大量的地下水被当做矿井水排出矿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导致植被退化,内陆湖消失,山体塌陷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排出的矿井水对地表的农作物,植被造成污染,影响恶劣。我国的洗煤技术多采用湿法洗洗煤工艺,而净化废水的成本非常高,大多企业直接排放到湖泊河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事故。
煤炭开采排放的甲烷约占人类活动排放甲烷总量10%。煤矿每年排入大气的甲烷达80~100 亿m3。甲烷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如今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大型煤炭企业可能会把它转化成一种资源加以利用,然而大多数煤矿会选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在大气中扩散,对人体危害特别大,造成人们很容易得肺病。
21世纪的煤炭企业发展要求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的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永远不能动摇。
三、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从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煤炭企业消耗资源量大,牺牲环境为代价进入了一种不可循环的发展模式,超强度开采、高排放、低效率、毁坏自然生态环境成了煤炭企业的基本特征。现在,仍然有相部分小型煤炭企业沿袭着挖煤、卖煤的简单经营方式,为了追求生存和高额利润,从来不顾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政府的管控不断增强,这种粗放式的、短视的、不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给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理念,煤炭企业不再一味为了追求高利润而浪费破坏资源。这种全新的理念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劳动力的循环,更重要的是资源循环。煤炭企业一定要减少废物排放,如果不能减少污染,为节省成本肆无忌惮的排放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是无法估量的。煤炭企业要以预防为主,从生产到制度制定必须将循环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这种减量化所付出的的成本比起污染后再治理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另外煤炭企业要加大科研力度,对废物再利用的研究要尽快实施。现在许多企业已经对生产产生的废气实行再利用,改造成燃料,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可谓是双赢。
煤炭企业排出的矿井水已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现在企业对于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已经研究出一定的成果。比如净化后继续用于洗煤;改造地下矿道,减少地下水的渗漏;制定应急措施制度,定期对矿道检查,避免矿道损坏浪费大量的地下水;尽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节省地表水资源;当然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净化水的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非常好的控制水资源的浪费污染。大型煤炭企业应该将水净化技术多传授与小型煤炭企业,或者代为净化水,最后争取所有煤炭企业都能够很好地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
目前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不确定,管理松散,制度不够严谨,自我约束差。对于这种情况,政府检查部门应该对企业有一定的监督导向作用。近几年政府颁布一系列法规政策,取缔小型煤炭企业,用国有大型煤企兼并小企业,以及政府促使大型煤企的强强联合,煤企重组。例如现在出现的山西的小煤炭企数量迅速大量减少,河南大型煤企的重组,这样可以让政府检查机关更有效的进行监督管理,可以更好地对煤炭企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根本上杜绝了小型煤企的偷煤现象。
煤炭企业在自身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时,要注重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通过参股、投资、联营、互相联合等方式,推动技术、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目标,其次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参与公司发展。企业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关键,要善于吸纳人才,挖掘人才,培养后续人才力量,只有人才储备充分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走在循环经济道路上不落伍,才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保障。企业的人才富足,才会有技术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最前列。
传统的煤炭企业仅仅是采煤售煤,而新时代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要求煤炭企业必须要从单一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转变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不仅仅要采煤售煤,还要参与一切与煤炭有关的产业发展。煤炭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单一产品、单一经营方式还要承受行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大。经验数据表明, 愈大愈分散的企业, 其利润波动愈小。当前, 煤炭企业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与有限增长的市场需求相矛盾, 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 煤炭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煤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或行业景气循环不同, 采取灵活的互补政策, 达到以盈补亏, 平衡收益效果, 从而增加煤炭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神华集团不仅仅开生产煤,在冶炼、发电、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跨国港口运输等多种行业都有自己的子公司,这是新时代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会因为某一行业的不景气导致公司面临破产危险,可以通过涉足的不同的行业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大多数煤炭企业在发展多元化生产模式的过程中,碰到不少问题,犯过很多错误,以至于最后无功而返甚至失败破产。因此企业要善于总结失败教训,把技术创新放在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位置,而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是人才,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人才储备是技术创新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增强,国外煤炭企业的现代化进步加快,我国煤炭企业近年来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发展形势。如何屹立于煤炭市场不倒,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变成了唯一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资源开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几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大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煤炭企业走进了困境的重要原因,目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形势对我国煤炭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以煤炭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接受挑战,顶住压力,坚定不移的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开拓技术创新,增加人才储备,丰富企业文化,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尽快走出困境,为迎接下一个煤炭黄金期打下坚实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