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控制微量元素组分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2014-04-16庞友良
庞友良
【摘 要】 我国预分解窑水泥占到总产能的80%之多。出窑熟料的控制指标大多数是fCaO、立升重。多数水泥厂将fCaO指标控制在小于1.5%、立升重控制在1300g/l左右。而同样的指标,熟料的强度、凝结时间可能相差巨大。28天强度有的可高达72Mpa,低的50MPa左右。立升重的指标差别更大。大多数厂立升重1250g/l,也有不少厂立升重达到1400g/l,fCaO才能达到1.5%。笔者认为是微量元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影响 煅烧
众所周知,熟料强度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而C3S又是硅酸盐矿物强度的主要提供者。有数据表明,当硅酸盐矿物含量一定时,C3S含量占硅酸盐矿物总量≥70%时,熟料28天抗压强度可达到一年强度的80%,所以要提高熟料强度,就必须适当同时提高熟料KH值和SM值,以此来提高熟料中硅酸盐矿物总量及C3S的含量。而硅酸盐矿物及C3S的形成并不是毫无条件的,它需要碳酸钙在分解的同时,其分解产物CaO要与物料中的C2S、Fe2O3、Al2O3等通过质点的扩散而进行固相反应。而固相反应同样要受到生料细度及均化程度、温度和时间、原料性质和矿化剂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温度尤为重要。提高温度,液相内部质点动能增加,消弱了相互间作用力,因而降低了液相粘度。当物料温度升高到1250~1280℃时,即达到最低共熔温度后,固相反应形成的铝酸钙和铁铝酸钙熔剂性矿物及氧化镁、碱等熔融成液相。在高温液相作用下,固相硅酸二钙和氧化钙都逐步溶解于液相中,硅酸二钙吸收氧化钙形成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硅酸三钙。也就是说,熟料的烧结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液相,液相是硅酸三钙形成的必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熟料的烧结取决于液相含量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所以,控制液相出现的温度、液相量、液相粘度、液相表面张力和氧化钙、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并尽力改善它们的性质至关重要。
林宗寿教授曾阐述[1]:KH值高,物料不易煅烧,所需的煅烧温度高,最高温度带较长,相应熔融带缩短,易结细粒。硅酸率SM增加,烧成温度增高,物料不易煅烧,易结细粒。铝氧率IM增加,液相粘度增加,烧成温度增高,物料熔融困难,C2S和CaO结合生成C3S困难。液相量与铝氧率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当IM=1.63时,有利于结粒。IM偏离1.63值愈大,对熟料结粒愈不利(增加时,熟料中铝酸三钙多,液相粘度大,物料难烧,水泥凝结快。但铝率过低,虽然液相粘度小,液相中质点易扩散对硅酸三钙形成有利,但烧结范围窄,窑内易结大块,不利于窑的操作)。水泥工艺理论也曾阐述[2]:选择IM值时要考虑与KH值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当提高KH便应降低IM,以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和粘度,有助于C3S形成。一般熟料在烧成阶段的液相量L=6.1F=20%~30%(F为熟料中Fe2O3的含量),窑内液相量太少不易结粒,太多易结成致密的大块熟料。研究表明,液相量在25%~28%时,对结粒最有利。对于预分解窑,可取IM=1.4~1.7。
但是,上述的分析是基于纯氧化物在实验室的热力场中做出的理论曲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的原材料成分并非纯正,煤的品种品质差异较大,窑内热力场作阶梯型分布。并当其液相组分含有多种其它氧化物或杂质时,将改变液相产生的温度和改变液相的粘度。例如原燃料中MgO、SO3、Na2SO4或K2SO4的存在可使液相粘度降低,某些微量组分如氟化物、石膏等也可降低液相粘度。而为熟料提供Al2O3的粉煤灰恰恰就是一种含硫及镁元素成分较高的混合物。
液相粘度直接影响硅酸三钙的形成。粘度小,则粘滞阻力小,液相中质点的扩散速度增加,有利于硅酸三钙的形成和晶体尺寸发育成长,反之则使硅酸三钙的形成困难。熟料液相粘度随温度和组成而变化。温度高粘度降低。熟料铝率增加,液相粘度增大。几种元素共存的液相粘度值并非单元素值的叠加。MgO-R2O-SO3复合存在时,R2O含量增加,粘度值增加较大,不利于结粒。SO3含量增加,粘度值降低,但SO3的粘度值较R2O低的多,因此R2O、SO3均存在时,MgO含量增加,液相粘度值大大降低,有利于结粒。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是假设熟料平衡冷却并生成C3S、C2S、C3A和C4AF四种纯矿物,其计算结果与熟料真实矿物组成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相差很大。从石灰饱和系数KH计算公式:
KH=
可以看出,式中的分子是形成硅酸钙(C3S+C2S)的CaO含量,分母是理论上SiO2全部形成C3S所需的CaO含量。因此,石灰饱和系数KH的意义是——熟料中全部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钙(C3S+C2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二氧化硅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所需的CaO含量的比值,也即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所以,从各种矿物的分配率来分析,KH数值相等的两个熟料矿物,由于受固溶体、冷却条件及碱和其它微量组分的影响,各矿物在强度上的增进率可能不一样,所以其后期强度也可能不同。
1 微量元素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熟料强度除了决定于四种矿物的比例、矿物发育情况外,煅烧温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一份温度,一份强度。当微量元素增加时,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液相提前出现、轻则窑尾结大块、结圈,重则结蛋;
(2)粘度低导致窑皮酥、脆,烧成温度自然降低;
(3)液相量增多,烧成带结大块,煅烧温度降低,熟料强度低。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除四种主要组分(CaO、SiO2、Al2O3、Fe2O3)外,还有由原料、燃料带入的其他组分(MgO、K2O、Na2O、SO3等),有时加入微量组分(F-、PO43-等)。这类组分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对熟料的煅烧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微量组分的存在可以降低最低共熔温度,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有利于熟料的煅烧和C3S的形成;另一方面含量太高时会影响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的煅烧,同时影响熟料的质量。表1即为某厂不同质量的物料中检测出的微量元素值,从中可以看出微量元素对熟料煅烧质量影响巨大。endprint
2 微量元素对窑况及熟料质量的影响原理
C3S的大量形成是在高温液相出现(一般为1250~1280℃)之后,此时CaO和C2S在液相中的溶解是形成C3S的制约因素,因此液相出现的温度、液相量、液相性质也就制约着C3S的形成。在熟料的熔融液中,除了[SiO4]4-阴离子团和Ca2+阳离子以外,还存在两性元素Fe和Al,它们是熟料熔体的网络形成体,它们在硅酸盐熔融液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以保持高温液相中酸碱平衡,从而导致液相的流动性大大增加,粘度下降。相反,当某种微量组分加入后,引起[MeO4]5-增多,即粘度上升。由此可见,微量组分的性质,是造成硅酸盐熔融体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在硅酸盐熔融体中氧是唯一的带负电荷的离子,因此所有外加的微量组分对液相的粘度,可只须考虑其本身的电负性数值,即从该微量组分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的性质来讨论:对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即S电子元素),碱性越弱,电负性越强,说明该阳离子电场的场强越大,其离子电势(z/r)也越大,则液相粘度越能降低。例如,K+和Na+离子虽能促使液相表面张力降低,但却促使液相粘度升高。对P电子元素来讲,由于P电子的多少决定了该元素的电负性大小,此时仍按上述原则考虑,所对应液相粘度降低;对d电子元素,Me-O键越强,则越呈现出酸性性质,导致液相中Al、Fe等元素以碱性Al3+和Fe3+离子形式存在,则越能减低液相粘度。但是,通常上述这些结果只适用于掺量不超过2%~3%。
3 碱性组份对煅烧及质量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非挥发性组分如K2O、Na2O、MgO等,如含量过高,也会对熟料煅烧和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熟料煅烧时,由于碱的新物相结晶化的缘故,碱的数量以及碱在水泥各物相中的定位便有其十分的重要性。MgO有一部分与熟料矿物结合成固溶体并溶于玻璃体中,当熟料中含有少量的MgO时可以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对熟料烧成有利。硅酸盐水泥熟料中,MgO的固溶量与溶解于玻璃体中的MgO量总计为2%左右,其余的MgO呈游离状态,若以方镁石存在,将会影响水泥安定性。
4 挥发性组份对煅烧质量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经常涉及的挥发性组分主要有氟、硫、氯等。其中,氟化钙很早就被认为是有效的矿化剂,它能提早液相出现的温度。穆尔认为在生料中加入1~3%萤石,能在较低温度下促使CaO的化合而氟残留于熟料中。科普兰德等提出使用氟化钙来试制“调凝水泥”。同氟化钙类似的氯化钙也具有良好的矿化作用,特别是B矿的形成。Будников研究在Ca-Si体系中加入4%石膏,C3S形成温度可由1400~1500℃降至1350℃,并认为石膏对含碱熟料的形成有利。氯含量可见于生料中、替代性燃料中、含氯废弃物的燃烧中,或可见于低能态水泥的产物中。碱金属的氯化物能够气化,并且富集在窑灰之中。当在高碱含量和铝含量的燃烧产物中,也会检测到C11A7·CaCl2。若存在硫酸盐,含氯的硫硅钙石就会结晶。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这些挥发性有害成分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在系统中循环富集。由生料和燃料带入系统中的碱、氯、硫在窑内高温带挥发,随窑气至窑尾预热器系统,冷凝在温度较低的生料表面,随生料重新入窑,形成在预热器和窑之间的循环富集,称为“内循环”。若冷凝在生料表面的碱、氯、硫等成分随飞灰排除预热器系统,在收尘器、生料磨等设备中被收集重新入窑,在窑系统和外部设备之间循环富集,称为“外循环”。系统内循环富集的挥发性有害成分熔点较低,多组分共存时,最低共熔温度可能下降到650℃-700℃,在系统650℃-700℃区域内,均可能出现部分熔融物,粘结生料颗粒造成结皮和堵塞。
5 微量元素共同作用于熟料矿物
在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微量组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熟料矿物。Liu等研究了MgO对C3S和形成的影响,认为在SO3存在下加入适量的MgO,可降低熟料烧成温度,促进这两种熟料矿物的形成。Stan等的研究表明MgO与SO3影响C3S的晶型,并认为M1比M2型的强度高10%左右。Masaki等指出对富含MgO和SO3的熟料经重烧后C3S量增加,C2S量下降,中间相中的SiO2含量增加。热处理提高了中间相的SiO2含量导致熟料C3S与C2S质量之比上升,这个过程由SiO2和CaO的互扩散控制。MgO和SO3降低了液相的粘度,加速了这种变化。Altan研究了CaF2与MgO对熟料烧成的影响,认为MgO可降低熟料中f-CaO含量,在高饱和条件下可促进CaO的吸收。
6 控制微量组份的适宜含量,促进煅烧和提高质量
微量组分在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和液相的粘度,促进CaO和C2S在液相中的溶解,有利于C3S的形成,进而提高水泥的性能。但是,这些微量组分对熟料煅烧过程和熟料质量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并且不是单独作用。当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对熟料煅烧过程和熟料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预分解窑生产中,当生料及燃料中的碱、氯、硫等微量组分含量较高时,容易造成预热器系统的结皮与堵塞,影响窑系统的均衡稳定生产。因此,如何认识和掌握这些微量组分的作用规律,控制熟料的最佳成分,保证水泥生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宗寿.影响回转窑熟料结粒的因素有哪些[J].中国水泥网,2009-3-26.
[2]李坚利.水泥工艺学[J].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endprint
2 微量元素对窑况及熟料质量的影响原理
C3S的大量形成是在高温液相出现(一般为1250~1280℃)之后,此时CaO和C2S在液相中的溶解是形成C3S的制约因素,因此液相出现的温度、液相量、液相性质也就制约着C3S的形成。在熟料的熔融液中,除了[SiO4]4-阴离子团和Ca2+阳离子以外,还存在两性元素Fe和Al,它们是熟料熔体的网络形成体,它们在硅酸盐熔融液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以保持高温液相中酸碱平衡,从而导致液相的流动性大大增加,粘度下降。相反,当某种微量组分加入后,引起[MeO4]5-增多,即粘度上升。由此可见,微量组分的性质,是造成硅酸盐熔融体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在硅酸盐熔融体中氧是唯一的带负电荷的离子,因此所有外加的微量组分对液相的粘度,可只须考虑其本身的电负性数值,即从该微量组分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的性质来讨论:对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即S电子元素),碱性越弱,电负性越强,说明该阳离子电场的场强越大,其离子电势(z/r)也越大,则液相粘度越能降低。例如,K+和Na+离子虽能促使液相表面张力降低,但却促使液相粘度升高。对P电子元素来讲,由于P电子的多少决定了该元素的电负性大小,此时仍按上述原则考虑,所对应液相粘度降低;对d电子元素,Me-O键越强,则越呈现出酸性性质,导致液相中Al、Fe等元素以碱性Al3+和Fe3+离子形式存在,则越能减低液相粘度。但是,通常上述这些结果只适用于掺量不超过2%~3%。
3 碱性组份对煅烧及质量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非挥发性组分如K2O、Na2O、MgO等,如含量过高,也会对熟料煅烧和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熟料煅烧时,由于碱的新物相结晶化的缘故,碱的数量以及碱在水泥各物相中的定位便有其十分的重要性。MgO有一部分与熟料矿物结合成固溶体并溶于玻璃体中,当熟料中含有少量的MgO时可以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对熟料烧成有利。硅酸盐水泥熟料中,MgO的固溶量与溶解于玻璃体中的MgO量总计为2%左右,其余的MgO呈游离状态,若以方镁石存在,将会影响水泥安定性。
4 挥发性组份对煅烧质量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经常涉及的挥发性组分主要有氟、硫、氯等。其中,氟化钙很早就被认为是有效的矿化剂,它能提早液相出现的温度。穆尔认为在生料中加入1~3%萤石,能在较低温度下促使CaO的化合而氟残留于熟料中。科普兰德等提出使用氟化钙来试制“调凝水泥”。同氟化钙类似的氯化钙也具有良好的矿化作用,特别是B矿的形成。Будников研究在Ca-Si体系中加入4%石膏,C3S形成温度可由1400~1500℃降至1350℃,并认为石膏对含碱熟料的形成有利。氯含量可见于生料中、替代性燃料中、含氯废弃物的燃烧中,或可见于低能态水泥的产物中。碱金属的氯化物能够气化,并且富集在窑灰之中。当在高碱含量和铝含量的燃烧产物中,也会检测到C11A7·CaCl2。若存在硫酸盐,含氯的硫硅钙石就会结晶。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这些挥发性有害成分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在系统中循环富集。由生料和燃料带入系统中的碱、氯、硫在窑内高温带挥发,随窑气至窑尾预热器系统,冷凝在温度较低的生料表面,随生料重新入窑,形成在预热器和窑之间的循环富集,称为“内循环”。若冷凝在生料表面的碱、氯、硫等成分随飞灰排除预热器系统,在收尘器、生料磨等设备中被收集重新入窑,在窑系统和外部设备之间循环富集,称为“外循环”。系统内循环富集的挥发性有害成分熔点较低,多组分共存时,最低共熔温度可能下降到650℃-700℃,在系统650℃-700℃区域内,均可能出现部分熔融物,粘结生料颗粒造成结皮和堵塞。
5 微量元素共同作用于熟料矿物
在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微量组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熟料矿物。Liu等研究了MgO对C3S和形成的影响,认为在SO3存在下加入适量的MgO,可降低熟料烧成温度,促进这两种熟料矿物的形成。Stan等的研究表明MgO与SO3影响C3S的晶型,并认为M1比M2型的强度高10%左右。Masaki等指出对富含MgO和SO3的熟料经重烧后C3S量增加,C2S量下降,中间相中的SiO2含量增加。热处理提高了中间相的SiO2含量导致熟料C3S与C2S质量之比上升,这个过程由SiO2和CaO的互扩散控制。MgO和SO3降低了液相的粘度,加速了这种变化。Altan研究了CaF2与MgO对熟料烧成的影响,认为MgO可降低熟料中f-CaO含量,在高饱和条件下可促进CaO的吸收。
6 控制微量组份的适宜含量,促进煅烧和提高质量
微量组分在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和液相的粘度,促进CaO和C2S在液相中的溶解,有利于C3S的形成,进而提高水泥的性能。但是,这些微量组分对熟料煅烧过程和熟料质量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并且不是单独作用。当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对熟料煅烧过程和熟料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预分解窑生产中,当生料及燃料中的碱、氯、硫等微量组分含量较高时,容易造成预热器系统的结皮与堵塞,影响窑系统的均衡稳定生产。因此,如何认识和掌握这些微量组分的作用规律,控制熟料的最佳成分,保证水泥生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宗寿.影响回转窑熟料结粒的因素有哪些[J].中国水泥网,2009-3-26.
[2]李坚利.水泥工艺学[J].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endprint
2 微量元素对窑况及熟料质量的影响原理
C3S的大量形成是在高温液相出现(一般为1250~1280℃)之后,此时CaO和C2S在液相中的溶解是形成C3S的制约因素,因此液相出现的温度、液相量、液相性质也就制约着C3S的形成。在熟料的熔融液中,除了[SiO4]4-阴离子团和Ca2+阳离子以外,还存在两性元素Fe和Al,它们是熟料熔体的网络形成体,它们在硅酸盐熔融液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以保持高温液相中酸碱平衡,从而导致液相的流动性大大增加,粘度下降。相反,当某种微量组分加入后,引起[MeO4]5-增多,即粘度上升。由此可见,微量组分的性质,是造成硅酸盐熔融体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在硅酸盐熔融体中氧是唯一的带负电荷的离子,因此所有外加的微量组分对液相的粘度,可只须考虑其本身的电负性数值,即从该微量组分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的性质来讨论:对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即S电子元素),碱性越弱,电负性越强,说明该阳离子电场的场强越大,其离子电势(z/r)也越大,则液相粘度越能降低。例如,K+和Na+离子虽能促使液相表面张力降低,但却促使液相粘度升高。对P电子元素来讲,由于P电子的多少决定了该元素的电负性大小,此时仍按上述原则考虑,所对应液相粘度降低;对d电子元素,Me-O键越强,则越呈现出酸性性质,导致液相中Al、Fe等元素以碱性Al3+和Fe3+离子形式存在,则越能减低液相粘度。但是,通常上述这些结果只适用于掺量不超过2%~3%。
3 碱性组份对煅烧及质量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非挥发性组分如K2O、Na2O、MgO等,如含量过高,也会对熟料煅烧和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熟料煅烧时,由于碱的新物相结晶化的缘故,碱的数量以及碱在水泥各物相中的定位便有其十分的重要性。MgO有一部分与熟料矿物结合成固溶体并溶于玻璃体中,当熟料中含有少量的MgO时可以降低熟料的烧成温度,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对熟料烧成有利。硅酸盐水泥熟料中,MgO的固溶量与溶解于玻璃体中的MgO量总计为2%左右,其余的MgO呈游离状态,若以方镁石存在,将会影响水泥安定性。
4 挥发性组份对煅烧质量的影响
水泥熟料中经常涉及的挥发性组分主要有氟、硫、氯等。其中,氟化钙很早就被认为是有效的矿化剂,它能提早液相出现的温度。穆尔认为在生料中加入1~3%萤石,能在较低温度下促使CaO的化合而氟残留于熟料中。科普兰德等提出使用氟化钙来试制“调凝水泥”。同氟化钙类似的氯化钙也具有良好的矿化作用,特别是B矿的形成。Будников研究在Ca-Si体系中加入4%石膏,C3S形成温度可由1400~1500℃降至1350℃,并认为石膏对含碱熟料的形成有利。氯含量可见于生料中、替代性燃料中、含氯废弃物的燃烧中,或可见于低能态水泥的产物中。碱金属的氯化物能够气化,并且富集在窑灰之中。当在高碱含量和铝含量的燃烧产物中,也会检测到C11A7·CaCl2。若存在硫酸盐,含氯的硫硅钙石就会结晶。在水泥熟料的煅烧过程中,这些挥发性有害成分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在系统中循环富集。由生料和燃料带入系统中的碱、氯、硫在窑内高温带挥发,随窑气至窑尾预热器系统,冷凝在温度较低的生料表面,随生料重新入窑,形成在预热器和窑之间的循环富集,称为“内循环”。若冷凝在生料表面的碱、氯、硫等成分随飞灰排除预热器系统,在收尘器、生料磨等设备中被收集重新入窑,在窑系统和外部设备之间循环富集,称为“外循环”。系统内循环富集的挥发性有害成分熔点较低,多组分共存时,最低共熔温度可能下降到650℃-700℃,在系统650℃-700℃区域内,均可能出现部分熔融物,粘结生料颗粒造成结皮和堵塞。
5 微量元素共同作用于熟料矿物
在熟料矿物的形成过程中,微量组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熟料矿物。Liu等研究了MgO对C3S和形成的影响,认为在SO3存在下加入适量的MgO,可降低熟料烧成温度,促进这两种熟料矿物的形成。Stan等的研究表明MgO与SO3影响C3S的晶型,并认为M1比M2型的强度高10%左右。Masaki等指出对富含MgO和SO3的熟料经重烧后C3S量增加,C2S量下降,中间相中的SiO2含量增加。热处理提高了中间相的SiO2含量导致熟料C3S与C2S质量之比上升,这个过程由SiO2和CaO的互扩散控制。MgO和SO3降低了液相的粘度,加速了这种变化。Altan研究了CaF2与MgO对熟料烧成的影响,认为MgO可降低熟料中f-CaO含量,在高饱和条件下可促进CaO的吸收。
6 控制微量组份的适宜含量,促进煅烧和提高质量
微量组分在水泥熟料的烧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降低液相出现的温度和液相的粘度,促进CaO和C2S在液相中的溶解,有利于C3S的形成,进而提高水泥的性能。但是,这些微量组分对熟料煅烧过程和熟料质量的影响不是绝对的,并且不是单独作用。当含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对熟料煅烧过程和熟料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预分解窑生产中,当生料及燃料中的碱、氯、硫等微量组分含量较高时,容易造成预热器系统的结皮与堵塞,影响窑系统的均衡稳定生产。因此,如何认识和掌握这些微量组分的作用规律,控制熟料的最佳成分,保证水泥生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宗寿.影响回转窑熟料结粒的因素有哪些[J].中国水泥网,2009-3-26.
[2]李坚利.水泥工艺学[J].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