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英两大报曝光“棱镜门”获奖

2014-04-16

环球时报 2014-04-16
关键词:普利策监听卫报

本报驻美、英、德、法记者 萧达 孙微 青木 杨明 ● 甄翔 玉鹏 伊文 “对于新闻业和正义而言,这是甜蜜的一天。”美国专栏作家罗布·考尔14日兴奋解读当天的一则重大新闻:普利策奖评委会将公众服务奖颁给英国《卫报》与美国《华盛顿邮报》,表彰它们揭露美国“棱镜”监听计划。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棱镜门”是美国全球监听丑闻的冰山一角,二者如此交汇让如坐针毡的美国政府似乎再次“自扇耳光”。有美国安全官员批评颁奖决定是“耻辱”,欧洲受害国则呼吁“泄密者”斯诺登前往举证。15日的国际舆论场中,关于斯诺登“英雄还是叛徒”的辩论再次升温,这些都折射出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球民众在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的两难取舍。普利策奖评委会强调此奖与斯诺登本人无关。不过,接下来的好戏可能是,作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之一,这个在俄罗斯避难的美国人年底能否再让华盛顿受辱?耻辱还是胜利? “不要把斯诺登的自负与‘公众服务混淆,不要轻描淡写他的叛国行为。我们要清楚他行为的后果,让美国及其盟友清楚内外敌人带来的威胁。我们要直抒胸臆:叛国就是叛国。”这番严厉表态14日来自英国前防务大臣福克斯,他投书美国《华尔街日报》,称斯诺登及其同伙爆料的美国政府的非法监听“并无非法之处”,反而是这种爆料行为“贻害无穷”。 斯诺登的“同伙”是《卫报》记者格林沃尔德、马卡斯基、普瓦特拉丝和《华盛顿邮报》记者格尔曼。当地时间14日下午,鉴于这四名记者“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大规模秘密监听活动”,普利策奖评委会将公众服务奖颁给《卫报》和《华盛顿邮报》。公众服务奖在普利策奖14个新闻类评奖中属于重量级奖项。评委会的评价是,《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信息权威而丰富,帮助公众在整体国家安全框架下理解有关曝光的信息”,《卫报》则“通过积极报道国安局监控民众,掀起政府与公众就安全与隐私问题的辩论”。 普利策奖管理者、哥伦比亚大学的希德·吉斯勒14日强调此奖和斯诺登本人无关。宣布获奖结果前,外界的猜测重点集中在由编辑、学术界人士和媒体高管组成的19人评委会是否敢有所突破。法国《世界报》称,长期以来,人们对美国媒体在斯诺登事件中的报道和作用就存在争议,一些美国议员指责斯诺登是“叛徒”,并连带谴责那些“为叛徒张目的报道”。《卫报》总编鲁斯布里哲在得奖后表示要和《华盛顿邮报》以及斯诺登分享殊荣,为了公众服务后者承受许多风险,“这些都在普利策奖肯定的同时被认同了”。《华盛顿邮报》执行编辑马丁·拜伦称,没有斯诺登,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这个国家究竟从尊重个人权利到追求国家权力偏移了多远,也不会有隐私和国家安全之间适当平衡的辩论,“即便总统也承认这是一个应当讨论的问题”。斯诺登14日在《卫报》发表声明,称普利策奖评委会的决定“证明了民众在政府事务中的作用”。他表示,如果没有这两家报纸,他公布美国政府文件的行动无法实现。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5日以“一场新闻调查的胜利”为题称,《华盛顿邮报》和《卫报》赢得普利策奖是一个政治符号。媒体在与美国国安局的较量中赢得“一块金牌”。奥地利《萨尔茨堡新闻报》称,普利策奖是“传媒界的奥斯卡奖”,这些曾经受到美国和英国政府刁难的记者也得到了安慰。实际上,不仅这两家媒体为丑闻曝光贡献力量,德国《明镜》周刊也是斯诺登文件曝光的主要媒体,但真正的获奖者应该是斯诺登。可以预料,美国情报机构的丑闻还没有结束。 “斯诺登并不是英雄。”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14日在乔治城大学演讲时表示,“年轻人把斯诺登看成英雄让我感到不舒服”。斯诺登让这个国家变得不再安全。美国众议院反恐和情报委员会主席彼得·金通过美联社批普利策的决定是“耻辱”。彼得·金说,斯诺登爆料导致美国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并将其行为比做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前将登陆计划曝光,记者有不报道敏感信息的道义责任。法国《费加罗报》分析说,对于彼得·金等一直将斯诺登视作“卖国贼”的美国保守人士而言,普利策奖的决定等于“奖励斯诺登,是卖国贼帮凶”。一场公与私的未竟辩论 《纽约时报》14日报道说,监听丑闻曝光后,英国政府一直为奥巴马政府帮腔。英国前国防大臣福克斯题为“斯诺登及其同伙们”的文章辩解道,为了让我们的情报服务能有效运作,让我们免受此类威胁,需要“秘密地做事情”,秘密公开会损害国家利益。斯诺登及其同伙不仅展示了国家安全局如何截取电子邮件、电话,斯诺登还告诉香港《南华早报》美国如何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和手机进行黑客攻击。斯诺登自认为是网络时代的游击队战士,但现实中他是“自我宣传的自恋狂”,他的行为有意损害美国外交以及与欧洲最亲密盟友的关系。 其他欧洲受害国并不这么认为。法国《新观察家报》报道称,由于“棱镜门”的曝光令美国政府形象受损,并伤及美国和部分盟国的关系,从而令华盛顿一度怒不可遏,并引发激烈争论,因此此次普利策奖评委会的决定引发广泛关注,最终“奖媒体不奖报道和个人”成了一种微妙平衡。法国《八十九街》文章称,这一奖项虽然不至于因此变成“流氓国家”,但国际社会的观感是复杂的。一方面,普利策奖引发的“斯诺登热”会让许多人强化对美国多层面认识。另一方面,也仍然有人希望世界有个老大,但也有人讽刺说“如今连奥巴马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句话”,此次普利策奖的结果可能更印证了这一点。 德国电视一台15日说,这两家媒体揭开了美国的全球监听丑闻,引发全球关于安全和隐私的公开辩论,世界最重要的新闻奖项的颁发给这次辩论定了调,个人的隐私最后战胜了国家的安全。《洛杉矶时报》14日一篇署名文章称,历史一再告诉记者,信息公开几乎始终是比隐藏更好的选择。如果有疑惑,记者的任务就是公开,让公众和国会去解决。这是不完美的过程,但民主本身并不完美。美国《政治》网站认为,我们不知道联邦调查局的马克·费尔特向记者伍德沃德提供“水门事件”机密信息时是否真正出于大公无私之心,但“水门事件”报道最终为《华盛顿邮报》赢得普利策奖。文章说,如果说普利策奖评选标准是看2013年什么新闻报道最重要,毫无疑问斯诺登的曝光彻底改变了全球对政府监听监控问题的讨论,也促使奥巴马对美国国安局反恐工作方法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限制。不管人们怎么想斯诺登,伦敦和华盛顿的这两家报纸正是做了新闻机构最擅长的事情:曝光打着美国人民旗号的所作所为。尽管这么做会让美国难堪,包括曝光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其他外国领导人。 英雄还是叛徒? “斯诺登!斯诺登!斯诺登!”德国《明镜》周刊呼吁默克尔邀请斯诺登来德作证。德国政府已经成立了“NSA调查委员会”。德国《商报》评论说,美国现在以叛国和秘密窃取政府信息为由通缉斯诺登,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30年监禁。斯诺登在俄罗斯临时避难7月31日到期。俄新社报道说,斯诺登在俄的临时避难期有可能再延长一年,根据相关规定,他的避难期可以无数次延长。他还可以获得俄罗斯国籍,但须在俄罗斯居住3至4年。 《洛杉矶时报》称,一直很难简单把斯诺登界定为爆料者或叛徒,现在他成了一个戴有普利策奖光环的“泄密逃犯”。与美国《赫芬顿邮报》一样,15日认为“普利策奖粉碎了斯诺登是叛徒”的有不少。美国“Boing Boing”博客网站称,如果这一奖项带来了美国政府对流亡在俄罗斯的斯诺登处理方法的改变,这将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这一奖项引发美国政府改变对报道国家安全局监控计划的记者的态度,这也将是令人惊讶的。不过,前美国助理司法部长乔约翰对美国“政客”网站表示,普利策奖评委会的决定没有为斯诺登平反,“为报道飓风的报纸颁奖不意味着为飓风平反,为一宗谋杀案的照片授奖不意味着为这起犯罪洗白”。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评委会的决定固然具有争议,但普利策奖首次涉及网络报道问题,这超越了斯诺登是英雄还是叛徒的辩论,而是凸显出网络领域的犯罪、冲突和监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奖不光是对出色新闻报道的奖励,更是对报道内容重要性的一种认可,事实上也成为首个“网络普利策奖”,现在“网络影响一切”。▲

猜你喜欢

普利策监听卫报
《卫报》“AI撰写文章”被指哗众取宠
“自拍杆”
改变命运的30美元
监听“有”道 ——杰夫(美国)
论秘密监听的立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