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乡土资源,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4-04-16费友芹
费友芹
一、整合乡土资源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农村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高山、大树、野花、青草、流水、鸟语、虫鸣……四处弥漫着原生态的气息;有着珍贵的人文特色,传统的农作方式、质朴的乡村农友、悠久历史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方言民歌……洋溢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韵味。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如果我们将这些本土资源引入,那么课堂必然会变得生趣盎然,阅读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行为,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和校园之内,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放宽视野,去接触更多的东西。同时,阅读还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情感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生活感悟或者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而乡土文化可以熏陶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整合乡土资源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1.营造乡土氛围,创设阅读情境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乡土文化气息,营造出乡土文化氛围,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情节化的阅读情境。例如在阅读《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七律·长征》、《革命烈士诗二首》等爱国情怀浓厚的课文或者描写革命年代的诗歌时,则可以结合家乡的有名的革命先烈或者著名的革命事迹等文化资源,营造出氛围浓厚的阅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又比如在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美丽的西双版纳》、《阿里山纪行》等游记类课文时,则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在风光迤逦的大自然美景中再去阅读课本中的游记,更能引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愫。还有在阅读《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故乡》、《社戏》、《端午日》以及《中秋咏月诗三首》等记叙民俗风情的课文或诗词时,则可以联想家乡的人文风情,有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戏曲表演等,家乡的端午节、中秋节有什么习惯或活动等等。这样,将家乡的本土文化与阅读文本进行了有机结合,借助家乡的本土资源营造出学生们熟知的文化情境,让学生更喜欢阅读、更善于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家乡文化加强阅读学习。
2.联系乡土文化,加深课文阅读理解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整合家乡的乡土文化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一般而言,乡土文化资源包含了学生们十分熟悉的地理地域风貌、人文习俗、经济建设、文化习惯等,具有极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乡土文化引入到课堂上,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感悟课文深意。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教材中梁衡的《夏》这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家乡的夏季风光与作者笔下的夏景图进行对比阅读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们大胆发言,谈一谈自己所经历的夏季是什么样的景象?或者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夏季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便纷纷举手,有的说“夏季是阳光普照”,有的说“夏季是炎炎烈日”,有的说夏季是“绿树成荫”,还有的人说“夏季里田地都裂开了口、河流都干枯了”等等。那么,你们心中的夏季印象是根据什么得来的?“生活经验”、“我们家乡的夏季就是如此”,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根据学生们讨论家乡的夏季景象,教师再因利势导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阅读分析之中,与学生一起对比探讨作者梁衡笔下的夏季与我们家乡的夏季有何异同特点。比如作者笔下的夏季是有颜色的,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答“金黄色”。“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看到了一大片成熟的金黄色的麦田”。“那么我们家乡的夏季有颜色吗?”“有”“什么颜色”“我们家乡的夏季是绿色的……是白色的……是泥土的颜色……”作者还写到“密密的厚发……黛色的长墙……热风浮动……蝉儿长鸣……”,这些是描写什么的呢?我们家乡的夏季里有没有这些情景或景象呢?作者认为夏季人们的神经是紧绷的、呼吸是急促的,为什么呢?大家在夏季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呢?你的感受如何呢?通过引入本土资源,让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本课课文,更透彻地理解作者笔下那热烈、紧张而又急促的夏天。
3.挖掘乡土文化开展课外活动,激发阅读情感
阅读是一门学问,浩瀚无边、永不止境。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农村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借机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对阅读文本的情感。
例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这一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家乡有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并让学生们记录下本次参观的内容、写下参观感想。笔者发现,学生们能够活学活用,仿照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手法描写游记。这说明学生们对课文有了一定分析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为学生们推荐许多类似的文章,比如吴冠中的《桥之美》、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朱秀海的小说《乔家大院》等,让学生去阅读去感受、去对比学习和思考,扩大学生们的文本阅读范围,培育他们的阅读情感。又比如我们在学习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描写中秋月夜的诗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家乡节日大调查”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与村里的老人聊天,了解家乡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以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了解现在节日习俗有没有变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我国其他地区与家乡本地的节日习惯有何差异。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节日本身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家乡的文化资源有了更亲切的感受,内心潜在的情愫或情结也开始汹涌澎湃起来。这些情感的激发,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文本中作者的各种思想和感情。
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本土文化资源,巧妙地将乡土文化与阅读教学相整合,以此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圩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