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以山西为例*
2014-04-16太原师范学院张改枝
太原师范学院 张改枝
临汾市委党校 李 唐
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是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状况如何,对资源型地区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来看,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发展仍然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分析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不但是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是资源型地区本身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学者与此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
国内研究者界定了资源型地区的概念。认为资源型地区是依靠自然资源的供给,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占据主导地位(李建华,2007)。研究者还通过定量分析,认为我国资源型地区主要有山西、黑龙江、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等七个省份(蔡飞、金洪,2010)。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研究者认为,资源型地区必须寻找一种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发展模式(葛维琦,2004),必须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张忠杰,2009)。
国外研究者普遍认为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有一个从兴起到繁荣再到衰退的发展规律(Ross D,1986)。在具体发展模式方面,比较典型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澳大利亚兴起的“长距离通勤模式”,研究表明此种发展模式对于政府、资源开发企业和雇员都大有裨益(Houghton D S,1993)。
(二)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研究者认为,资金不足、人才短缺、技术不高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林汉川等,2003)。为此,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新型融资模式和中小企业融资集群的新型组织形式(林汉川等,2009)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中小企业竞争力方面,研究者认为我国东部中小企业竞争力最强(林汉川、管鸿禧,2004)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也不同,因而其提升对策也不同。研究者分别从企业集群(张炳申,2003;姜宏,2011;肖冰,2012)、支持体系(杜佳慧,2008)、产业政策(庄加林,2008)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外研究者更加注重对某一区域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宏观分析,从而提出对策选择。Erwin E.Brewster(2007)对加勒比海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Gerald I.Susman(2007)通过对美国、加拿大等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模式的分析,研究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发展。Niina(2011)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三)初步将资源型地区和中小企业相结合的研究。
学界目前尚没有明确以“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全面研究,已有的成果多是以某地区为例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某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如张承谦等对资源型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张承谦、王云飞、胡晨,2005)。汪陈友从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角度探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汪陈友,2011)。姜宏对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进行了研究,认为地方政府要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寻找适合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姜宏,2011)。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都比较多,但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另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某一方面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较多,而对中小企业进行区域性研究特别是专门针对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研究成果较少。但现有研究成果,为本文探寻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分析
推动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兴晋富民的重要力量是中小企业,跨越赶超的生力军也是中小企业。认真总结山西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制约因素,对山西顺利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受资源型经济内在规律的支配,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具有鲜明的资源型经济的特征。诸如:产业结构单一、刚性化、自主创新缺乏、融资困难等。这些不但赋予了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显著的病态特征,也构成了其发展中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现实困境。
1.产业结构单一,初级化问题严重。资源型产业部门是资源型地区的核心产业部门,在财政收入、经济总量以及就业等方面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以资源的采掘与初加工为主要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吸附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以山西为例,以煤焦为主的产业结构中集中了全省中小企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资料显示:山西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掘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大多是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起来的,基本属于“资源型”和“传统型”行业。工业中小企业生产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煤炭、冶金、化学、机械、建材等行业。技术门槛低、布局分散、产品结构趋同,初级化问题严重。焦炭、生铁和钢材等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80%以上。产业结构的粗放、初级化和单一化特征明显。与此同时,现代农业、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投资不足,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山西中小企业大多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初级化、技术结构低度化、组织结构分散化,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中,采掘业的比重约占到1/4,医药、化纤、电子通讯、电气机械和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仅占3.3%。中小企业产品、产业结构与大中型企业高度同构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工业与大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达0.9,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着同大企业的正面冲突,市场萎缩,利润下降,在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山西中小企业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1340家重点监测企业累计营业成本964.15亿元,同比增长5.10%;实现利润总额14.58亿元,较上年同期18.04亿元下降19.18%。其中,小型企业实现利润10.23亿元,同比下降8.19%;中型企业实现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37.23%;微型企业实现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34.43%。重点监测的1013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0亿元,较上年同期12.74亿元下降12.05%。
2.要素瓶颈制约严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土地供应、项目供应和人才供给等方面都普遍存在着要素供应的短缺情况。中国的实体经济正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钢铁、建材、水泥,以及家电、家具甚至纺织行业的发展。作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又面临着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重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的形势,所以盈利空间不断缩小,企业的压力不断加大,有很多企业入不敷出、举步维艰。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人才匮乏也是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以山西为例,以煤焦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领域和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落后,管理陈旧,科技含量不足,自我创新能力不足。2010年,全省仅有的中国驰名商标40个,只占全国驰名商标的2%。在2010年中部六省区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排名中,山西是倒数第一位。
3.地区发展不均衡,区域化特征明显。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山西中小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状态较明显。全省拥有工业中小企业较多的地市依次是临汾、太原、运城、晋中和长治五市,五市工业中小企业单位数合计占全省工业中小企业总数的61.6%,从业人员占55.5%。地区分布的又一个特征是服务业中小企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太原、阳泉、长治等市发展较快、比重较高;而工业中小企业则在人均经济总量偏低、工业化水平低的地区发展快、比重高。临汾、运城、忻州和吕梁每千人拥有工业中小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6个、22个、27个和19个,均比全省平均水平(15个)高。四地市的人均GDP虽然排在全省11个地市的第8位、第9位、第10位和第11位,处于落后位次,但每千人拥有的工业中小企业单位数却排在前列,分别居第5位、第2位、第1位和第3位。
中小企业区域化发展特征十分明显。目前除煤炭开采业、建材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遍布全省外,一些以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如清徐县的暖气片和食醋制造、定襄的法兰盘制造、太谷的玛钢铸造、孝义和介休的焦炭冶炼、晋城的生铁冶炼和铸造、山阴的乳制品加工、侯马的商贸流通、榆次纺机、榆次液压、阳城陶瓷和太原的高新技术产业等,都已成为当地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市县还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行业分布格局。
(二)制约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导致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一系列现实困境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型经济对生产要素的过分吸纳,扭曲了要素流动方向,恶化了中小企业的产业要素配置条件和产业生态。同时,资源型经济对创新、科技和人力资本等高级产业要素有着强烈的挤出效应,使得资源型地区普遍存在着创新不足,人才匮乏和思维保守等问题,继而锁定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功能与发展路径,导致了其发展中的一系列现实困境与结构性矛盾。
1.吸纳效应。资源型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吸纳效应,是指资源部门的繁荣会对资金、技术,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产生吸纳效应,形成一个以主导产业、配套产业等为一体的庞大的产业家族和产业体系,尤其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大量投资会涌向资源部门,使得资源部门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地位不断扩张和日益强化,从而导致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被吸附和锁定在以原料供应、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产业链条上,形成封闭的产业内循环体系。
资源部门对生产要素的吸纳效应,还使得制造业部门和其他非资源产业部门的产业要素变得更为稀缺,抬高了要素的使用成本,扭曲了要素流动方向,导致了制造业部门与非资源产业部门的萎缩和衰退,造成了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刚性和单一等问题,整体上恶化了中小企业的要素配置条件和产业发展生态。
2.挤出效应。资源型经济对创新和人力资本有着强烈挤出效应。以资源的直接开采和初级加工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最大的特点在于起步快、技术门槛低,尤其是在能源相对紧缺时,利润会相对丰厚、回报也比较快。但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弱化了市场竞争,容易形成卖方市场,生产企业很少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上投入资本,继而使得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其根源在于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抑制了创新活动,恶化了创新的环境,扼杀了创新文化,流失了创新人才,最终抑制了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等内生增长动力,使得资源型经济的内在创新动力不足,最终导致了企业和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衰退。
3.锁定效应。资源部门的繁荣会使得区域功能、产业功能、要素流向,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意识形态上产生严重的功能锁定和路径限制。Grabher(1993)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研究,认为资源型地区存在着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稳定持续地能源需求促使区域内资源部门在产品、技术与功能上的锁定。区域内形成的资源型产业家族会处在一个封闭的内循环系统,不但削弱了企业对创新的觉察能力,也使得劳动力被锁定在生产技能要求较低的资源型产业,造成了区域内教育功能和劳动力初级化和单一化。
资源部门稳定的收入回报,使得资源型地区的资本总量、投资结构、投资流向与流量形成了金融锁定。大量资本集中在资源部门,占用信贷资金规模大、周期长,收益稳定以及已经形成不良贷款的沉淀成本,都形成了投资惯性,一方面使得资本长期锁定在以资源为主导的产业部门,另一方面造成非资源产业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急剧恶化,资金要素瓶颈问题更加严重。
三、推进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稳定经济、吸纳就业、出口创汇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中小企业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源型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转型发展。
(一)借鉴国外经验。
从世界范围看,政府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一种共同行为。纵观国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某些国家扶持本国中小企业的做法系统且相当有效,对于资源型地区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德国:政府帮忙降低成本。德国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有370万家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德国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市场经济的心脏和增长与就业的发动机”,把扶持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最优先的任务之一”。
德国联邦政府的资助项目相当宽泛,几乎涵盖了市场竞争和高科技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敢于并愿意创新,总能找到相应的资助项目。政府相关咨询机构还免费为中小企业寻找项目,以及帮助申请相应的资助贷款。
德国政府还采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用人问题。一是先在国内劳动力市场寻找,二是将在国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法调回国以弥补国内人才的短缺,再是将其他国家的专业技术人才吸引到德国。为帮助德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德国商会经常邀请驻外大使或商务参赞为国内的中小企业介绍国外的情况并现场解答问题,还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担保和投资担保”。
此外,德国政府还积极降低中小企业的各种成本,一方面减少企业同政府打交道的成本,对企业的审查只有两项,分别是是否遵纪守法和是否符合相关产业的规定和标准。另一方面,向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提高资源和能源效率的信息,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日本:企业越小越得扶持。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伴随整个工业化进程,日本政府扮演者“团队护卫舰”的角色,全力扶助中小企业发展。
从法律层面上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是日本的一个重要做法。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发布了《中小企业基本法》,成为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法规,是现行中小企业政策和政府管理的总根据,因此也被称为日本中小企业宪法。
根据《中小企业基本法》的规定,不同的行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同。在工业、矿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不包括商业和服务业),资本金在1亿日元以下、职工在300人以下的为中小企业。在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资本金在1000万日元以下、职工在50人以下为中小企业。在批发业,资本金在3000万日元以下、职工在100人以下为中小企业。此外,固定职工在20人以下(商业和服务业是5人以下)的,被称为“超小企业”。日本法律之所以要做上述详细的规定,是因为政府对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采取不同的对策,包括政策上的扶持,税收和贷款上的优惠,以及法律法规上的监管等。一般来说,企业越小,得到政府的扶持越多。
3.美国:国家为企业技术创新埋单。通过立法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是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保护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在这方面,美国制定了几十种法律,而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中,有几部是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制定的。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有雄厚的财力投入研究与开发,而且承担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对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是政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美国于198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SBIR)规定,年研究经费在1亿美元以上的联邦机构要按一定的比例给SBIR拨出专款用于资助小企业的创新研究,年研究经费超过1000万美元的联邦机构要为小企业确定科研项目和目标。
对中小企业而言,不可能像大企业那样建立起自己的市场调查网络。为此,美国小企业局建立了商业信息中心,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专家资源。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手段。在这方面,美国有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国家技术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直接的支持和服务。
4.加拿大:完善担保体系帮助企业贷款。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对中小企业资金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等。其中贷款扶持政策起到良好的作用。
加拿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全国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区域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三部分组成。全国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旨在帮助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贷款,保证银行在不能收回贷款时得到适当补偿。该体系的服务对象是营业额在500万加元以下的盈利性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
加拿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来源和渠道主要包括开发银行、出口发展公司等政策性银行,皇家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汇丰银行等全国八大商业性银行,以及1500多家分布在各地的中小金融机构和社区金融机构。有关统计表明,加拿大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中的50%来自银行,其中八大商业银行又占贷款总量的80%。完善的担保体系为加拿大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英国:“政府采购确保中小企业份额”。长期以来,英国中小企业直接获得的政府采购合同所占比例还不到10%。为有效改变这一情况,英国政府规定,政府在采购时,要调查了解本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并通过培训、提供信息等方式,使本国中小企业有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机会。
而在具体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不少时候中小企业即使是组成联合体投标,也很难承担重大政府采购合同,因此往往是以提供特殊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分包人而出现的。所以,英国为中小企业建立了供应商网,并推行合同拆分,要求中标企业将一些采购额比较大的合同分包给本地的中小企业,如要求将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合同,拆分成小份额的合同分给中小企业。例如,英国举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需要采购的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制造产业、创业产业、普通商品等,采购金额约90多亿英镑。英国政府就强调,不仅要让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有机会,同时也必须保障中小企业的机会。
(二)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是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改善贸易条件机制,抑制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改善贸易条件机制,抑制资源部门的过度繁荣,在于解决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的要素瓶颈问题,改善中小企业的要素配置条件和要素环境。首先,通过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投资限制、技术要求以及提高税收等措施,改变资源部门对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吸纳效应,阻止或限制生产要素向资源部门的过分集中,迫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引导生产要素在资源产业部门和非资源产业部门之间合理流动,整体上改善中小企业要素配置条件和产业生态。其次,对非资源部门给予扶持。通过产品价格补贴、投资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解决资源产业部门和非资源产业部门之间的要素报酬差异,提高非资源产业部门中小企业的产业竞争力。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机制。改变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在产业生态中的结构单一、刚性和初级化等问题,在资源型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机制。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动力。通过技术和创新的引入,改变资源型地区产业升级动力的发展内涵与发展驱动力,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行产业和产品的优化升级,由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向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其次,资源部门内部的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通过对产业链条的加粗与延伸,在资源产业部门的内部进行调整,使产业链条各个节点能够细化与独立化,形成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部门的多元化。同时,在资源产业内部由生产向服务的高级化演进,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形成集采掘,生产、研发、加工和贸易的综合一体的高级化资源型产业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发展,精细化发展和“专精特新”化发展。最后,协调资源产业部门与非资源产业部门的发展,并形成以不同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体系,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投身于新兴产业,使中小企业成为产业转型的主力军。
3.学习能力与创新培养的机制。解决资源型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必须打破资源型经济对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通过引入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改变资源型经济对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和人力资本的排斥,使资源型经济实现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路径。在引入方式上,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成立技术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培养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创新,构建公共服务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引导技术、人才和管理等高级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通过“传、帮、带”的模式,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阶段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资源部门作为资源型经济的核心部门,必须首先引入创新机制,使资源型经济由从开采冶炼及初加工向集研发、生产、加工成套、服务于一体转变。其次,在资源型部门引入技术创新后逐步向非资源产业部门扩散和递进,带动非资源产业部门的创新能力提升。最后,通过资源部门与非资源部门的创新,带动整个资源型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4.资源财富的投资导向机制。资源财富的使用不当,在于工业化资本形成能力不足,使得资源带来的财富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因此,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对资源财富合理的投资导向机制,促进资源型地区工业化资本的形成。这为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通过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与投资导向,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金融服务业和教科文卫等公用事业领域,提升投资使用率和投资效益。
[1]G.Grabher,The Weakness of Strong Ties:The Lcck-i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Ruhr Area,The Embedded Firm:on th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wor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2]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4]王云珠、周洁:《新形势下山西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选择》,载于《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第4期。
[5]王吉发:《民营企业转型综述》,载于《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期。
[6]唐辉亮:《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载于《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7]《山西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
[8]www.sxsme.gov.cn,All rights Reserved,山西中小企业网,2013年11月22日。
[9]贾娜:《“资源诅咒”的典型性分析——以山西省为例》,载于《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
[10]武健鹏:《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博士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11]丁岭燕、彭娇娇:《山西品牌之殇:看看外国政府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载于《三晋都市报》201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