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4-04-16赵春蕾
赵春蕾
(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507)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培养应用型,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现阶段一般包括所有的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突出的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就必须具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专业实践性较强,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非常重视应聘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来说,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构建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的组合。从广义上讲,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课上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见习和实习等,也包括学生的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军训、公益性劳动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狭义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见习和实习等。本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模拟实习和校外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个别院校因为校外实习条件的限制,以专业模拟实习代替校外专业实习。从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在本科学习阶段,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仅仅通过专业模拟实习和有限的校外专业实习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由此暴露出多数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不健全的。
2.专业模拟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经调查得知,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拟实习条件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模拟实习场所有限。在对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独立的专业模拟实验室,有的学校即使有独立的专业模拟实验室,面积也很有限,这种情况下,学生进行专业模拟实习的课时很难保证。第二,专业模拟实习软件技术落后。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历史性和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得比较晚,而且数量有限,再加上个别院校管理理念滞后,所以,很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拟实习软件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学生进行专业模拟实习的需要。第三,专业模拟实习指导教师水平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拟实习要求进行专业模拟实习指导的教师,应该既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又具备熟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操作能力,而目前的多数本科院校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教师有限,如果不能及时通过专业培训进行补充的话,很难满足学生专业模拟实习的需要。
3.校外专业实习基地较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校外专业实习不同于其他专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点决定,该专业的校外专业实习不能进行大范围的集中实习,每个实习单位最多只能接收2 至3 人,所以该专业的专业实习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因此,要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专业实习的需要,必须拥有较多的专业实习基地。但是,在联系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组织校外专业实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校外实习基地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习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要想切实抓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依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点,可以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分为四种类型,分阶段、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1)专业认识实习。在学生入校的大一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就是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和考察,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企业,通过对企业布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流程等的了解,对企业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模拟实习。从大二开始,可以每学期安排为期两周的专业模拟实习,通过专业模拟实习可以让学生熟悉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管理流程,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3)校外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和第七学期,可以安排每学期3 至4 周的校外专业实习。第四学期,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在这学期安排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习,一方面是要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进行的专业实习,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工作方法;另一方面是想要通过这次实习让学生了解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才能更好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提升对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学生会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专业课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自己要学习什么。第七学期,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这学期安排学生进行校外专业实习,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企业的工作实际中,学生可以通过这学期的校外专业实习,深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应聘作好充分的准备。
(4)毕业实习。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是毕业实习,学生的毕业实习是与就业相结合的。在这个学期,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这个学期会选择有就业意向的工作单位去进行实习,毕业实习阶段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和选择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更多地了解所要选择的企业,提高择业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之前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会充分表现自己的优势,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几率。
(5)课堂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很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教学课时的设置,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中,结合每一门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加入实践教学课时,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后,加入实践课时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例如,可以在《劳动关系管理》、《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和《培训管理》几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课堂实践教学课时,一般是安排在本门课程的理论学时的学习之后。
2.积极改善专业模拟实习条件
专业模拟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必须积极改善学校的专业模拟实习条件。
(1)保证具备充分的实习场所。根据专业拥有学生的数量设置合理的专业模拟实习场所,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场所进行专业模拟实习。
(2)提高专业模拟实习软件的技术水平。当今社会,各项知识和技术水平处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学生使用的软件是与时俱进的,就需要管理者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对专业模拟实习软件进行升级、更新甚至是替换。
(3)提高专业模拟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为了切实提高专业模拟实习的指导质量,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要定期组织专业模拟实习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由于受到专业特点的限制,开展校外专业实习一直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必须拥有足够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断建立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1]陈春.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探索,2014,(1).
[2]黄柱坚.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3,(5).
[3]彭十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以湖南理工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