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2014-04-16侯诗倩尤华嘉

建筑与预算 2014年4期
关键词:双赢计价建筑业

侯诗倩,尤华嘉

(1.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辽宁 沈阳 110011;2.辽宁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辽宁 沈阳 1100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建设管理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项目法人对工程项目负责、项目施行过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备案制等等,这种种变化都有利于建筑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经过多次变革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方面都涉及不深,而且少有从基础上来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市场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近年来实行的招标投标制,虽然对于建立市场机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因为目前的工程招投标依旧是在计划价格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施工企业的自主报价行为。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市场机制还仅仅是具有部分自主空间的市场价格机制。

另外,政府并没有彻底转变职能,在许多地方存在行业和地方保护。并且,因为招标信息发布渠道单一等原因,造成建筑业信息透明度不高,缺少竞争性,这些原因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1.2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价格机制

近些年,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供给水平一直高于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对于各类建设的需求,市场价格理论上应该呈现下调的走势。但由于建筑行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欠账”较多,从事建筑业的人口逐年下降,导致市场上建筑业各要素价格反而出现上扬的态势。而这种上扬的态势并不是实际市场价格的体现,并且病态的刺激我国建筑业进一步膨胀。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市场价格机制是通过定额计价(其中包括价格信息的调整和各类指数调整),虽然已经实行清单制,但是长期的定额计价模式,使行业内部对于定额计价模式有根深蒂固的使用惯性。建筑业市场产品价格固化在工程计价定额中。这类“量价合一”的定额计价模式,是对工程项目造价市场形成机制的禁锢和遏制。它减弱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自身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它不能通过市场经济本身的价值规律,对于建筑业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其次,许多地区的定额水平相对较高,偏离了市场消耗量区间,此类定额计价管理模式,虽然在某些程度上维护了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的利益,但由于不能有效的反映市场实际价格,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只能通过不合理的价格战去赢得市场,不能促使中小企业努力改善管理水平,发展自身。再加上定额计价的配套措施不健全,这类计价方法实际上仅仅是单纯鼓励建设方选择报价较低的施工企业,加剧了建筑业的无序竞争。

1.3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准确信息

在市场经济下的建筑业市场中,是否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类建筑业要素的市场价格是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能否抢占竞争优势,减少投资和获得利润的重点。在其他国家,政府部门会定期向社会发布工程造价信息,提供给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使用,造价师使用政府发布的价格信息对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估算。与此同时,一部分社会上的专门机构和咨询公司也会发布价格信息来为工程项目的造价核定服务。这种官方与民间的互相配合,对于建筑业市场价格的正确反映有着巨大的意义。

另外,价格信息的时效性也是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短板。目前,并没有一个有效的价格收集办法,并且收集各类生产要素价格的时效性也不强,所发布价格信息与建筑业市场上的价格经常出现巨大的出入。

2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2.1 建立有效的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在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中,我国部分地区依旧实行的定额计价制度,即“量价合一”的计价方式,控制价依照定额编制,投标价高于控制价则废标,这种管理模式实质上是管制了工程造价的自由形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造价管理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定额计价的作用,定额中消耗标准是工程项目的成本资料,是政府、建设方控制投资,施工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下的计价方式,此类模式要求制订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明确项目划分以及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投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投标企业依据自身实力,根据竞争策略自主报价,建设方从中择优定标,并通过签订合同使价格合法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与合同要求或招标文件不相符的情况,则依照合同要求变更或索赔。这样才能通过造价管理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控制和全过程动态管理。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管理体系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基础工作:明确建设标准;编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发布市场价格指数和价格信息;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化数据库;实行造价从业人员资格制度;发展社会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2.2 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计价管理体系

许多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造价管理经验说明,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工程造价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我国的造价管理变革中,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是改革的首要任务。一般来说,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包括以下方面:建立造价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体系;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建立和完善造价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2.3 积极引进新概念,促进管理更新

在长期的交易实践中,人们从最初纯粹的合约关系逐步进化为对“双赢”理论的认同。所谓“双赢”,就是指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合作从而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完成了既定目标,获得了利润。在我国的造价管理活动中,经常由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之间完全的对立关系,使得工程建设活动中矛盾不断,虽然有计价规定、计价定额和造价管理相关文件等,但由于对文件的理解难以达成共识,致使双方合作并不愉快,也给后期工程的结算造成了不少的困难。

因此,应该提倡在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使得建设方达到预期的收益,施工方得到合理的利润。比如,从合同要求和关系上来说,业主没有义务必须向承包商提供帮助,但从工程的大局上来说,建设方帮助施工方也就是在帮助自己,如此,不仅仅能够少遭受损失,从而减少潜在的索赔发生,而且施工方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机会,也会出于双赢的考虑主动放弃。为了能达到双赢的目标,对于建设方和施工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建设方的估算到施工方的报价,以至于建设方最终选定承包商的过程,要求各个利益主体的代表,都应具有科学的态度、冷静的头脑、严谨的作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实现工程项目上的双赢,建设方与施工方不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具有了合作关系来共同获利。因此,要求合作双方的各项活动必须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另外,在工程建设中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也是保证双赢模式的良好方式。

3 结束语

做好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该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还要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持续推进工程计价依据改革,完善招标投标制和施工合同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规范和确保造价咨询行业的服务质量。做好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仅仅要建立建筑市场各类要素的价格发布机制,把握其均衡的价格发展模式,加强对于工程项目索赔和反索赔的管理,还应该引入“双赢”观念,强化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只有多项举措同步实施,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1]程鸿群,姬晓辉,陆菊春.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国华,陈建俊.对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认识[J].价值工程,2004,5:108-109.

[3]李文坤.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江西建材,2014,1:239.

[4]何秀英.谈工程造价管理改革[J].山西建筑,2004,4:84-85.

[5]刘红清.试论全面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03,29(6):227-228.

[6]何宣远.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发展[J].市场论坛,2007,5:85-87.

猜你喜欢

双赢计价建筑业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互学双赢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德资双助 老少双赢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谋划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