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视域下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探究

2014-04-16张征斌贾玉琛

晋中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竞技

张征斌,贾玉琛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0 引言

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相互促进,紧密结合,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也提到:“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近年来,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竞技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以及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都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但是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完善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全民健身,提升国民体质,实现竞技体育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如何不断夯实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科研等构建体育强国的基本要素.本文针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同发展为轴心,探讨新时期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科研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我国体育强国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相互促进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很不协调,群众体育远远滞后于竞技体育.因此,探索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的全面开展

奥运会、亚运会等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体育赛事,可以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引导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伦敦奥运会后,国家奥委会积极开展了“奥运健儿公益服务大行动”系列公益活动——组织现役或退役的奥运冠军、在重大比赛中获奖的优秀运动员以及有重要影响力的运动员,深入到地方群众中进行各种形式的公益服务活动.活动通过奥运健儿高超技艺的展示以及他们的奋斗经历,鼓舞、吸引群众体育中的优秀竞技人才,起到良好的带领群众体育队伍积极锻炼的作用.

同时,竞技运动员在各大赛场上为国家、人民争得荣誉,退役后可以作为体育社会指导员、教练员等参与到群众体育中,带动群众参与体育健身,营造全民健身的社会氛围.通过发展群众体育培养更多的各级各类体育人才,特别是注重培养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和群众体育骨干,储备青少年体育人才.例如:长春市[3]一名越野滑雪退役运动员同22名退役运动员参加吉林北大湖的滑雪指导能力培训,并接受滑雪技能鉴定,最终取得初级社会指导员(滑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这不仅解决了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同时也为我国体育服务水平和群众体育锻炼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1.2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有利于扩大体育项目的普及度,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加,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基础数量和高水平后备人才选拔的供给范围,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群众观赏竞技表演的需求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每年的8月8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让体育和健康走进百姓生活,同时也让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拥有了丰厚的群众基础.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在游泳、田径等基础项目上创造了历史,不仅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游泳热”和“田径热”,也成为支撑中国竞技体育的脊梁.2013年我国第五个“全民健身日”,浙江省杭州市进行了“全民健身健康走”活动,来自全市15个县区的30000多名市民参加了此活动[4],为提高国民体质起到了示范作用.

2 体育产业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应该放宽市场准入、实现公平竞争,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作用主要有:

第一,坚持竞技体育向市场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开发体育赛事及表演市场,使体育产业成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举办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例如奥运会的举办可以为体育产业的相关企业拓展业务提供资源和机会;奥运会作为成熟的体育竞赛和表演市场,能够激发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极大地带动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体育彩票这四大本体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体育旅游业、体育保险业、体育媒体业等的持续发展,以此来提高体育服务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的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的优势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商业化程度普遍较低,我们应总结和借鉴国外体育赛事运作的先进经验,缓解项目开发不平衡问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引导和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体育赛事品牌.

第二,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意味着体育产业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伴随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体育消费群体的扩大和体育消费需求的增加,体育用品业、竞技表演业、体育健身业、体育彩票业等相关产业又是伴随着群众体育需求的增长应运而生的.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纲要》中提出明确要求: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因此体育产业要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市场中做到服务群众,促进体育消费结构和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动,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的深化与繁荣.

第三,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同时也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体育产业的厂商和相关部门为推销产品和扩大业务,积极参加体育赛事的宣传活动并通过赞助等形式,客观上推动了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市场化以及群众体育的发展与普及.例如,1990年成立的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公司,长期致力于体育事业,与众多体育赛事、体育明星、各国奥委会合作,并从1992年开始长期支持中国奥运军团,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后备支持.同时,李宁公司还资助了希望小学,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举办多项公益活动,共同促进体育事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3 体育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独具特色

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新时期,体育文化的水准和影响力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尽管在奥运会上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但世界体坛仍然是以欧美文化为主导的格局.体育作为一种传播文明、健康和先进理念的文化形式,贯穿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其他文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创办具有影响的体育品牌赛事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元素与文化内涵,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发挥我国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这不仅是中国对世界体育的贡献,同时也是增强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例如可以通过设计会徽、吉祥物、主题曲等引导观众对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富有影响力和渗透力的文化传播媒体,继续发扬中华体育的民族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国际体育交流等重要作用.

第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群众体育的开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可以保持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和体育文化的鲜明特色.因此应当加大综合教育力度,充分履行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开展有主题、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鼓励体育文化精神作品的创作,扩大体育的社会影响.在奥运会、全运会、大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体育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中,加入体育文化元素,实现体育文化形式转变,丰富体育事业的文化内涵.

第三,高度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把运动员文化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发挥体育院校的主阵地作用,大幅提高运动员本科学段入学率,探索推行在运动队设立本科班教学点的做法,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和考核,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陕西省体育局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体育局加强与省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下发了《运动员退役后转岗聘用(留用)有关问题的通知》《招聘优秀运动员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新的《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经济补偿标准》出台之后,将在原标准基础上大幅增长.体育局还积极与教育厅、人社厅协调,使运动员报考教师资格证单独划线、单独录取的具体办法形成初步共识.西安体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科学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强校、科研攻关三大战略,不断促进教、训、研协调发展,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顺利通过省级文明校园验收.

4 体育科研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体育科学[5]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人类现有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与人体运动,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注重体育科研的创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加快科研成果在体育实践中的推广应用.现代化的运动生理、运动生物、运动心理实验室的建立,高速摄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的使用,不仅使竞技体育得到了广泛发展,也在群众体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广东省进行国民体质监测活动,为保税区百名干部职工进行体质监测,并制定科学锻炼、合理饮食的保健方案,受试者经过体质监测环节后,所有数据会被收录进电脑,由软件统一进行分析汇总并打印成书面报告.监测报告和科学健身指导方案在第一时间发到检测者手中,便于群众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并进一步做好科学锻炼和合理饮食,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5 结论与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阶段,要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就必须以人为本,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科学的体育管理体系和全面发展的理念下,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为立足点,以体育科研为支撑点,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和体育文化的传播推广,使得体育在拥有广度和高度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体育产业的厚度和丰富体育文化的深度,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增强我国体育综合实力,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

首先,群众的体育需求是一个国家群众体育普及、体育产业发展和竞技体育提升的基础和动力.针对群众体育发展滞后这一问题,应当在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实力的同时,充分利用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力,宣传和引导群众广泛健身,让竞技体育真正做到“反哺”群众体育,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

其次,当前我国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以及政府的供给不足严重阻碍着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市场,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不断丰富体育公共服务实现方式,加强体育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营销水平,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服务质量,促进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府满足居民基本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细分体育产业市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对象,由市场来满足居民休闲娱乐性和多样性的体育服务需求.然而,体育强国的建设不仅要有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杰出的竞技体育成绩、繁荣的体育产业,同时还要注重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第三,创造科研训练一体化的竞技体育氛围,科学指导全民健身.在竞技体育大氛围中,教练员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才能,有力的体育科研支撑才能使竞技体育达到更高的水平.因此,一方面整体效率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来提高科研、训练的综合发展,为我国竞技水平的提高创建良好的竞争环境和有利条件.通过不断发展群众体育科研的理论,研究不同领域和范畴、不同群体(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的运动健身特点,以加大群众体育科研成果向群众健身体育实践的转换,通过宣传和普及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开展健身体育的技术指导,以提高我国健身体育的科学水平,对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设计锻炼方法、锻炼器材和监控评价体系等来提高锻炼效果.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群众体育理论体系.

[1]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1-04-01)[2012-09-01].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 1843577/ 1843747.html.

[2]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中国体育报.退役运动员北大湖练新“技能”增加再就业机会[EB/OL].(2009-12-30)[2013-12-01].http://read.sportspress.cn/zgtyb/html/2013-11/22/node_2.htm.

[4]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杭州市2013年全民健身日健身大联动活动正式启动[EB/OL].(2013-08-08)[2013-12-01].http://www.hangzhou.gov.cn.

[5]郑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6]贾玉琛,郑旗,张征斌.伦敦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8):50~52.

[7]李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深远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0(1):6~10.

[8]王钧.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12):3~6.

[9]刘纯献,刘盼盼,冉祥华,等.试论体育文化与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3(5):1~3.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竞技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竞技精神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