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学术综述
2014-04-16徐之顺黄明理顾建红
徐之顺 黄明理 顾建红
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学术综述
徐之顺 黄明理 顾建红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是省内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举办7届。第七届学术大会2013年10月启动,先后举办了6个学科专场、4个学术聚焦、4个区域专场和1个学会综合专场,系列活动收到论文5000多篇,有30位外省知名专家、104位省内专家作了主题演讲,263位学者作了交流发言,100位专家作了精彩点评。学术大会集中展示了江苏社科界的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凝聚了社科五路大军和省市县三级社科联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了理论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梦 江苏实践
一、中国梦的价值认同
中国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关乎民族和国家理想信念体系的建构。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积极的实践探索,更需要思想理论上的正确指引和精神上的认同认可。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理解中国梦最重要的前提。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更需要这一指导思想内化为民众的精神理念,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民族最大的价值认同。有了高度的价值认同,就能够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保障。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阵地,但高校存在着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式上重视、实质上轻视”的倾向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执政党而言,价值认同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在精神层面的重要反映。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观点多样化的时代条件下,能否有效地实现价值认同,不仅关乎执政党在思想精神领域引领的成败,更关乎执政党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成效。
价值认同,包括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认同,也包括执政党自身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首先是全体国民对民族和国家基本理念、基本制度和基本发展方式的政治认同;而民族和国家价值认同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执政党要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执政价值必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造福人民。也就是说,只有执政党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认同,那么,民族和国家价值认同的实现才是可能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执政过程、提高自己的执政绩效,才能进一步引导、巩固和发展社会价值认同,实现中国梦。
实现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认同,还要做到能对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有恰如其分的认识,不盲目攀比和进行错误的比较。为此,我们应该摒弃对待古代文明的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妄自菲薄”,一种是“妄自尊大”,一切以中华民族在当代乃至未来的繁荣与幸福为最高宗旨。当前,宣传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实现民族和国家价值认同的主要任务。目前,特别需要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合理性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避免论断式的简单宣教,以解决人们对这一核心价值的凝练是否科学合理的种种质疑。
另外,对价值认同问题的理解需要有哲学的视野,尤其要有哲学的反思精神和建设性的批判态度。特别是,在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社会发展已进入矛盾高发期,对时下流行的诸多价值取向要进行深入的哲学反思和批判。因为,这不仅可以避免公民的价值盲从和浮躁心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族理性的回归。
二、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市场不再是在政府调节下发挥作用,而是自主地起决定性作用。这一理论突破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调整,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与完备的必然,也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因为,在过去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界定中,实际上出现了政府调节市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这两种主次分明的作用方式——在那时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具有难以避免性。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必然要求政府行为本身也要遵守市场秩序,甚至不再是市场的主体和主角,政府只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层面上有效发挥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因此,建立服务型政府也就成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要求。要厘清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边界,不能以为强市场就一定是弱政府,只要是两者不是作用于同一个资源配置领域和同一层面,政府和市场就不会冲突,就不会有强政府和强市场的此消彼长的对立。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客观上涉及到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政府治理体制改革的要旨,是如何在社会治理和发展中消除全能政府的支配性作用,限制政府强制性权力以改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政府作用从“控制—干预”到“治理—服务”架构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就要从根本上对政府职能的边界进行认定,确立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治理领域中的服务本位,这是推进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关键环节。与会学者认为,就我国社会治理的实践来说,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为社会治理领域改革提供了价值型、制度性平台。离开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将难以持久和深入。因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很多内容实质上涉及到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缺乏服务型政府精神和价值引领的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实践,其实践理念和重点往往背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使得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仅仅成为实现“维稳”的一种途径,而疏忽了更为重要的完善与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协调与改善政府和公众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确立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全新关系,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制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重要论述,是我国“依法治国”实践的升级版,是更高层次的目标。它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全领域,表明我们党将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三农”新政与经济发展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牵涉到中国梦能否有效地实现。与会学者围绕城镇化、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的改革创新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三农”问题实现了四个转型:一是农业从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建设转型;二是农村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到促进社会建设转型;三是农民从实现经济利益到保障民主权利转型;四是城乡关系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型。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丰,城乡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城镇化问题;二是土地制度改革问题;三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问题;四是粮食安全问题。
关于城镇化,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如何推进城镇化,却有着不同的关注点。有学者认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存在缺陷,即城镇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与政策主张相差很大。比如,政策主张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但现实中却普遍倾向于发展大城市,呈现摊大饼式的畸形发展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现行行政体制下,城市层级越高掌握资源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因此,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着力发展中小城市,同时处理好农民市民化以及农村金融改革等问题。有学者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谈城镇化问题,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常不协调,并有更加恶化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公共服务必须可交易;二是实现户籍制度改革。还有学者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思考城镇化问题,提出如何使农民主动参与城镇化进程并享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目前,各地大多数做法是把农民赶出土地,赶出农业,这会带来很多后遗症。
关于土地确权,与会学者认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是有明确的产权主体;二是该产权主体必须有能力实施产权。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把农民与他们的土地权利连接到一起,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明确土地产权并不一定能顺利实现土地流转,因为流转是要与产权主体的能力、交易方式等因素相结合的。因此,要有效推进土地流转,需要在产权运作和实施上解决困难,努力克服禀赋效应,建立合适的交易平台,推进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关于农业规模化,与会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农户规模太小,经济效益低下,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发展规模化经营,建立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规模化经营的方式必须是灵活的,规模的大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规模化经营还要考虑与技术发展、营销方式等要素相匹配。
关于粮食安全,与会学者认为,粮食安全的战略边界要重新界定,过去的粮食安全口径已经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承受力,要重新定义其产品边界、资源边界、市场边界以及历史边界。中国的粮食安全与世界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需要置于全球视野下来分析,才能得到长远的解决。
四、教育与人的现代化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培养。与会学者分别从教育现代化的人学定位、大学精神的塑造、师生价值观的培育等角度,重申了教育现代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指出要探讨教育现代化,首先应站在“人学视野”去思考,也就是说,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然而,当前教育狭隘的功利性和单一的科技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学校培养的人才出现畸形化。必须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大学等教育机构的人文精神建设问题,重申教育的“立人”价值。教育的人学本位的回归,尤其需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引领。在当前,尤其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思想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引导作用。
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与会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体,实质上是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这个前提出发,有学者指出,江苏高教现代化指标体系应包括3个维度:即按照“投入—过程—产出”模式,分别从“供给与制度”、“程度与水平”、“贡献与影响”三个维度进行分析。8个一级指标,即教育保障度、教育统筹度、教育普及度、教育公平度、教育质量度、教育开放度、教育贡献度和教育满意度。16项二级指标和46个检测点,即投入水平、师资水平、信息化水平;入学(参与)率、继续教育;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办学水平;资源共享、国际化水平布局结构、体制与管理;受教育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对学校及政府的满意度;等等。这就在理论上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做了全面诠释。
人的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民意识的养成。与会学者分别从公民德育的目标、德育政策和实践的关联性、德育的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培育公民道德的需要应当着力塑造公民的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意识。
那么,如何有效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会学者认为,应重点关注和妥善处理好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正确协调建设指标与教育品质之间的关系等重要现实问题。
五、文化创新与率先发展
在经济文化化渐成趋势时,文化正在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量。与会学者提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表面上看是资本等物质要素或制度改革的推动,实际上内在的基础是文化,文化是解释现代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终极变量。过去人们认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主要取决于投资推动,在一定的投资效率下,提高投资的速度、增加投资率,经济就会发展。然而,现代经济学研究发现,除了资本和劳动投入决定经济增长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索洛剩余量”。所谓“索洛剩余量”,就是在经济增长中去除劳动、资本投入后的技术进步贡献对经济增长的量。而文化在这三个变量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是提升经济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终极变量。从这个角度看,江苏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但同时也会较早遇到文化制约的问题。江苏要继续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必须更加坚定文化强省的自觉和自信,牢固确立文化就是实力乃至硬实力的观念,大力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
与会学者提出,江苏的率先发展不仅是GDP的率先,更是文化、观念的率先。江苏率先发展不仅要看GDP的增量,更要看文化的含量。例如,江苏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就要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加关注人生存的生态环境、人的生命、价值、体面与尊严。要保护、延续与创新城市文脉,把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有机统一起来,把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有机统一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说到底,还是文化理念创新的问题。没有先进的文化理念作支撑,城镇化就只能是“造城运动”。
与会学者认为,“人文江苏”并非简单的物质层面建设,不能简单地用图书人均拥有量或文化场馆数量等物质指标来考量,“人文江苏”不是“人文”加“江苏”,也不是用“人文”装饰“江苏”,它是区域性的地方文化精神和德性的深刻转型,是时代精神对文化传统的重塑。以“人文江苏”推动江苏率先发展,需要建设江苏历史文化研究高地,以金陵文化、吴文化、楚汉文化、维扬文化等地方文化为重点,加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发掘与弘扬,进一步推动江苏人文基础学科和历史文化理论的创新。
六、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会学者认为,法律制度缺失是造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严峻困难的根本原因。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必须形成法律制度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当前,我国要建立和完善包括生态红线区保护制度、生态安全事故应急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评估制度、政府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建立环境资源资产负债表,它可以全面记录当期各经济主体对环境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殖活动,评估当期环境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这是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领导干部环境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是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检验器”。
由于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会给我国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高碳能源低碳化清洁利用便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为此,政府应大力支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科研人员应加快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技术研究,促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变,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全社会应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加强低碳消费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形成节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和清洁消费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应加强地方立法,明确公众参与治理环境的权利义务。
江苏发展低碳经济,应把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协调型经济发展模式,重视低碳立法,推进碳税制度和碳交易。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实际运用。低碳城市的生态指标由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能源、低碳政策、低碳技术等构成。苏南应成为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示范区,以生态现代化作为特色、亮点和品牌,在城市规划管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和促进绿色增长、倡导绿色文化、建设绿色政府等多方面多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方心清〕
Editorial note:The Conference of Scholar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Jiangsu Province is a public academic platform for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largest scale and the highest standard in Jiangsu Province.The 7th conference was launched in October,2013,including a succession of six disciplinary seminars,four scholarly focuses,four regional seminars,and one comprehensive seminar.The conference received over 5000 papers.30 well-known experts from other provinces,together with 104 experts of the province delivered keynote speeches.Besides,263 scholars exchanged opinions and 100 experts made inspiring remarks.The conference exhibits academic spirit,scholarly responsibilities,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integrating wisdom and strength from varieties of scholars,facilitating theoretical creation,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and talent cultivation,playing a role as a think tank.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Chasing the Chinese Dream in Jiangsu—a Review of the 7thConference of Scholar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Jiangsu Province
Xu ZhishunHuang MingliGu Jianhong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the Chinese dream;practice of Jiangsu Province
徐之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研究员 210004
黄明理,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210024
顾建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