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探析

2014-04-16邬中生

机电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带电作业配电配电网

邬中生

(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 河源517000)

0 引言

现代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可靠性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的配电网可靠性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充分把握和分析现代配电网运行及管理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改善措施,使得电力系统的配电网络结构更加合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更加可靠,从而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提供可能[1]。

1 配电系统概述

现代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输电、配电3部分构成。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配电系统是输变电系统、电源系统和电能用户紧密连接的纽带,是电力系统供配电的重要部分。鉴于各配电系统的发展过程、电源分布情况、周边地理及负荷分布等方面的差异,现代配电系统主要包括放射式、环网式及网格式几种接线方式。电力系统的配电网一般由配电变电所、具体的配电线路及其相关设备组成。而配电网的可靠性是指配网元件、相关设备等于预定时间、条件下实现特定功能的能力。

2 影响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因素

现代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可靠性涉及配电网的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日常维护等众多方面,它是电力企业进行可靠性管理、衡量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关键指标。

目前的配电网依然存在电网结构设计不够科学、相关供配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电力企业对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影响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2]:

2.1 电网的网络结构

(1)存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结构不合理现象;(2)存在某些配电网结构达不到N-1要求的现象。

2.2 配电网的线路故障率、修复时间

(1)电力系统的某些配电线路故障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配电网周边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线路绝缘水平不够,配电网线路老化,雷击等灾害。(2)电力系统的某些配电线路故障修复时间较长。主要与配电网络的日常管理质量、线路结构、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有关。

2.3 配电网的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

(1)配电网设备的运行及操作的水平;(2)配电网的检修质量、试验水平;(3)配电网的带电作业、故障处理能力;(4)配电网的通信方式;(5)配电网实施计划停电的科学性;(6)现场检修班组成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质。

2.4 配电网的作业停运率及停运时间

(1)电力系统配电网的作业停运。原因包括试验、相关检修以及施工。(2)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施工停运。主要与相关区域的电力发展状况有关。

2.5 其他

(1)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用户密度及分布状况;(2)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3 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途径

3.1 不断优化配电网的工作流程

在实际的配电网管理、检修等过程中,应当积极地推广电力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有效地对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从而合理地缩短停电的时间。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对停电和现场作业、恢复送电等环节进行全面监控,通过周密、科学的施工计划以及工程进度的安排制定,强化配电网现场作业的时间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延时送电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配网的运行可靠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范。建立配电网延时停电及送电的科学考核机制,对配电网的工作停电时间设置一定的量化标准。

(2)对配电网的各项停电计划的停电作业、送电操作以及现场施工时间进行量化、明确化。一方面,应当确保停电操作要在限定的停电作业时间结束;另一方面,在实际的现场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提前、及时地与调度人员进行沟通,进而使得配网调度人员提前告知相关操作人员就位,为配网的恢复送电做好准备。此外,在实际的电力系统配电网管理中,应当积极地推广全方位远程遥控操作,有效提高具体操作的效率。

(3)若发生同一站多条馈线全停现象,电力企业不仅应当严格遵照停电的操作时间进行操作,还应当积极地组织多组操作人员加入停电的施工过程,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停电作业的效率,降低配电网停电操作的时间成本。

3.2 提升低压配电网络的防雷水平

相对于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网,电力系统的低压配电网络与电能用户直接相联,是电网电能传输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低压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尤其是落雷相对较多的配网线路,应当从多个方面增强电网的抗雷击性能。例如,可以使用瓷横担来替换针式瓷瓶。通过该替换,能够明显地降低配电网电路遭受雷击的概率。同时也应注意,瓷横担具有较差的机械性能,因而不宜应用于大档距、大导线的配网线路中。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城市中电缆线路的应用也随之增加。为了避免供电电缆的芯线对电缆表皮产生放电现象, 应当把接地引线与供电电缆两端的金属外层进行共地连接。对于低压配电网的架空线路中间含有一段供电电缆的情况,应当于该电缆的两端均安装避雷装置。

3.3 不断推进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电力设备、管理及施工方法对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地改进配电网带电作业、系统中心点接地等技术。电力系统中的带电作业具有很大的操作灵活性,是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配电网的带电作业指在现代电力系统的建设以及故障处理时,不对相关的高压电力设备和设施进行停电操作。因此,该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停电引起的经济损失,并且使得作业的时间更加灵活,便于配网设备故障的及时处理,进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地引进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应用现代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将电力系统配电网的运行数据、相关的用户资料、配电网的即时及历史数据等配电网信息进行汇总和集成。通过建立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配电网的动态检测和高效控制,实现对配电网中各个电力元件的运行状态的了解,从而便于及时发现和排除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通过将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能够实现对故障设备的隔离等操作,从而提高电力系统配电网络运行的可靠性[3]。

4 结语

现代电力系统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对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效益至关重要。在实际的可靠性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先进技术对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促进作用,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技术手段,切实有效地提高配电网运行和维护的水平,实现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专业化、规范化以及现代化。

[1]王俊霞.电力配网存在的不足与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提升[J].电子制作,2013(11)

[2]朱剑.浅谈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因素及改进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3]周勇.探讨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低碳世界,2013(9)

猜你喜欢

带电作业配电配电网
烈日下的带电作业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带电作业的安全操作方法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10KV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探讨及应用前景分析
一种不停电更换变压器的带电作业法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