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2014-04-16李强

经纬天地 2014年6期
关键词:图集山西省文化遗产

□李强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0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李强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山西太原030002)

主要论述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的内容结构、设计原则、图集开本、投影和比例尺、色彩表现形式和组织实施等方面内容。图集的编制出版为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设计;编制

0.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记忆,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除了广为人们所熟知的价值丰厚的大量文物外,还拥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口头传说、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弥足珍贵,为世人所瞩目。近年来,在文化部、山西省委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编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就是为了充分运用直观的地图、图表、文字、图像等形式,科学展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文化背景,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地域分布特征,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现状及其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及开发利用的成果。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内容结构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紧紧围绕“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载体,集成权威部门提供专题信息,利用数据库技术、数字制图技术和CTP印刷技术,采用地图、DEM三维模型、图片、图表、文字等多种可视化表达手段,编制的一部内容翔实、资料权威、设计科学、装帧精美的综合性地图集。图集将详细反映现阶段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背景、分布、类别,及生态园、示范基地、传习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明等内容。

图集内容主要包括:背景、概况、传承和发展、保护与利用及大事记等4大部分,由220多幅地图和大量的文字、照片等组成。

第一部分为背景:主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从政区交通,山势水系,气候、雨量分布,历史古都、历史名城、历史名镇,传统村落分布等几个方面介绍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山西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为概况:主要介绍山西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情况,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在全省境内的地域分布,从中可了解到不同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区域的分布数量、密度、等级等相关内容。在该部分的最后是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统计,以市为单位按国家、省、市、县四个等级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统计,清晰展示了各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及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

第三部分为传承和发展:以11个市为单元,以县为单位具体介绍各县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位置、类别等,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了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名称、等级、类别、保护单位等内容,从县级区域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在该部分用大量的文字、照片等形式详细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形式,发展过程、传承形势,保护状况等相关内容,客观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

第四部分为保护与利用:从法律、法规,科研、教育机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专题博物馆,传习所,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文献成果,宣传普及等若干方面介绍山西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及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以后进一步地保护、传承、发展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佐证。

2.图集的选题原则、开本、投影及比例尺

2.1 选题原则

2.1.1 发生性原则

山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历史上又是动荡多变的地区之一,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基本背景。

2.1.2 区域性原则

山西特定的区位、地形、气候、矿产等地理条件,决定了农业、工业和贸易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不同区域的非遗文化的产生、传承、发展各具特点,如:传统医药以晋中的太谷、平遥,运城的稷山、新绛等区域发展较好;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主要集中在太原、晋中两市。

2.1.3 科学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特定的文化资源,具有本领域特定的体系、研究理论和方法,在选题过程中遵循其科学原则。

2.1.4 系统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内其自身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表现在同一类型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西省境内的相同类别的非遗文化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又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类别的非遗文化在相同区域的表现形式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如: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在全省境内均有分布,但不同的区域表现形式均有差异。

2.1.5 发展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创新。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习所的建立就是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大众生活,实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2.2 开本、投影及比例尺

2.2.1 《图集》采用10开本,展开页450× 300mm。

2.2.2 山西省境域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中央经线112°30′,双标准纬线分别为36°00′、40°00′,局部区域扩大图选用的底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2.2.3 《图集》中使用的山西省基础地理底图系列比例尺分别为1∶200万、1∶265万、1∶300万、1∶400万、1∶500万、1∶600万;市县图的比例尺为1:20万到1:75万之间。

3.设计特色

3.1 表示方法

该图集主要突出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因此表示方法相对单一,主要采用定位符号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类别等。DEM数据制作的单色晕渲、彩色晕渲、灰色透明晕渲等多种形式的地理底图,展现区域的地势地貌、自然地理情况。

3.2 色彩设计

专题图的色系设计主要依专题内容而定。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级别分别采用红色表示国家级专题,绿色表示省级专题,蓝色表示市级专题,与地理底图的颜色形成比较明显的对比,突出专题内容。

3.3 符号设计

作为地图语言的符号主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进行设计,符号的形状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的系统性、象征性。符号的构图线划充实,色彩饱满,突出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3.4 图片和文字

图片和文字是图集重要的组成部分,直观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让大众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内容有更进一步地了解,为今后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一定的大众基础。

3.5 地理底图的设计

地理底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理底图内容与专题内容的协调与统一,在不影响突出表现专题内容的前提下,底图内容以灰色和浅色调为主,晕渲采用单色表示。

4.组织实施工作

4.1 在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图集编辑部,负责图集的编辑设计、图幅编制、修改审定与印刷出版等工作的统一组织管理与协调实施。

4.2 编写总体设计书。总体设计书是图集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编制图集的总纲和作业的基本依据。《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总体设计书由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经专家论证,修改后执行。

4.3 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地理底图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内容表示的需要制作,专题信息数据主要利用了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和各市分机构多年的调查、研究成果,并利用了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往在其他专题地图集制作中收集的部分资料和省、市权威部门公开发布的资料。

4.4 样图试验。对图集编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保证图集最终质量极为重要,本图集编制过程中完成以下主要试验:

a、系列比例尺底图及图面配置试验。

b、版式设计试验。

c、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符号系统、色彩系统的试验。

d、图集装帧设计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地图版式、符号系统、色彩系统、表示方法等内容,并形成地图图幅设计书。

4.5 在编制过程中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对设计书作相应的调整。

4.6 根据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落实编绘原图的编制工作。

4.7 编委会和专家审定作者原图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4.8 编辑部组织实施、完成出版原图编制工作。

4.9 检查、验收出版原图,出版社审查,批准书号。

4.10 发片、制版、印刷、装订。

4.11 编委会评审。

5.结束语

近年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名录体系基本建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扩展名录的有105项,涉及保护单位145个,位居全国第三。省级353项,涉及保护单位603个。市级1124项,县级项目2600项。共有国家级传承人104人,省级614人,市级1548人,县级3314人。非遗博物馆40余处,传习所20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承载者之一,是一种“活”的历史文化。通过编制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集》,让人们进一步集中了解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普及相关的知识,对于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文化事业、调整经济结构、宣传山西形象、建设文化大省和和谐文明的新山西起到一定具体的作用。

【1】张克权,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

【2】俞连笙,王涛.地图整饰[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3】祝国瑞,郭礼珍,尹贡白等.地图设计与编绘[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P285

B

2095-7319(2014)06-0068-05

李强(1976—),男,本科,工程师,1999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地图制图,GIS开发等工作。

猜你喜欢

图集山西省文化遗产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与文化遗产相遇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世界抗疫图集
现场图集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动物打呵欠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