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扎实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
2014-04-16叶健
叶 健
(江苏省水利厅,江苏南京 210029)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着力强化生态文明发展、持续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的水利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及重点,对于全面提高我省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5月6日,省政府、水利部分别部署启动了全省、全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5月20日,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利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启动我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全省水利发展新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改革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关键五年,省委省政府明确要在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水利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点领域,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充分考虑江苏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水利工作最新指示精神,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为加快江苏基本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保障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着力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江苏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2013年GDP总量接近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继续居全国第一,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为适应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度与强度增加,以及经济总量增长和社会财富积累带来的洪涝损失加大的风险,需要继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突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增强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应急能力,提升防洪减灾的综合能力;苏南现代化、沿江、沿海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继续完善跨流域跨区域骨干水源调配工程,解决水资源结构性短缺瓶颈制约;建设“两型”社会,缓解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加快推进河湖保护与水环境治理,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在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水系综合治理的同时,统筹推进城乡水利建设;适应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设生态文明等新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及水生态保护,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拓展水利发展内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控制性因素,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当前,河湖污染、水生态退化、局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制约瓶颈。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要求和江苏当前“四化同步”发展进程,加快转变水利发展方式,确立水生态文明理念,真正把治水思路从注重水资源开发转到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上来,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积极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推行河道“蓝线”管理,加强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洪水风险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河湖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创新水利管理模式和发展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二五”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水利发展模式,但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得到彻底消除,水资源管理还不够严格,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事权划分仍不清晰,河湖管理和保护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工程效益衰减的现象仍未得到遏制,农村水利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还在探索等等。因此,在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中,要适应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新要求,把深化水利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制度创新,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推进水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水资源管理体制、水权水价水市场、河湖管理与保护、水利投融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基层水利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构建有利于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科学创新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十三五”规划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建成基本现代化目标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各次全会以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切实转变治水思路,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着力研究解决水利发展中的新问题,统筹考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切实转变治水思路
建立现代水利发展模式,必须要坚持科学的水利发展思路,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等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指示,以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大力度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与河湖资源保护,强化河湖空间管理和功能管理,加大河湖水系连通力度;加强水系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推进城乡水利协调发展;深化水利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为江苏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二)科学确定规划目标
目标是发展的方向,是规划的核心。目标设置要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延续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两个率先”指标体系加以丰富、完善和提升,形成了江苏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升级版”和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完善版”。省水利厅也将启动江苏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工作,各地在制定“十三五”水利规划目标时,要以全省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利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为重要依据,保持必要的连续性。二是要体现针对性。各地的资源禀赋与水利发展状况差异性很大,要结合各自实际,在对“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十三五”水利发展的目标与重点。既要提出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目标,也要提出一些能检查、易评估的量化指标。三是要突出约束性。在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全省总用水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农村饮水安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个刚性约束指标。针对当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河湖水面衰减的新情况,要进一步增加一些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河湖管理等方面的约束性目标指标。
(三)着力解决发展瓶颈
在规划编制中,要按照习总书记关于国家水安全战略重要讲话的要求,根据各地实际,认真梳理水利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系统研究解决对策措施。一要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我省淮北地区、沿海地区、丘陵山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苏南水质性缺水时有发生,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将更加凸显。一方面,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另一方面,用水粗放的现象仍十分严重,用水效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规划编制中要深入研究加快推进转变用水方式、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的重大举措,提出综合性对策措施。二要着力解决水生态损害问题。当前,我省河湖管理和保护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不少河湖开发已经接近或超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侵占、湖泊萎缩、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规划编制中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研究并提出保证河湖生态环境用水、修复地下水、促进河湖休养生息的对策措施。三要着力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十二五”以来,全省水污染问题日趋严峻,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较高,河湖水质超标严重,70%左右的地表水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3年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56.1%,湖泊富营养化、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等水环境问题屡有发生。水污染问题不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问题也难于解决。规划编制中必须深入研究水环境、水生态的承载能力问题,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严提出水功能区达标目标,切实强化水资源保护,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四)深入研究重大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切实加强对现代水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找准发展中的短板,更好地引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水利发展。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创建符合江苏特点的水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十三五”时期江苏的资源环境约束更为趋紧,人民群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期待更为强烈,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更为紧迫。要按照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深入研究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探索建立符合江苏特点的水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二是如何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三五”规划改革的主题将更加鲜明,份量将更加突出。水利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从当前的形势和水利发展阶段特征等方面看,都需要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通过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来解决制约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矛盾问题,形成矛盾倒逼改革、改革推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推动水利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是如何构建城乡水利协调发展模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过程。省委省政府明确“十三五”时期,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迫切需要加快策应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南转型发展、苏中融合与特色发展、苏北和沿海跨越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城乡水利协调发展模式,优化城乡水利发展布局,完善城乡防洪、除涝、供水工程体系,落实城乡水系空间安排,保障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如何谋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布局。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依托长江建设中国新经济支撑带、沿海开发及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针对各地水利发展条件和水安全保障中的明显短板,合理安排“十三五”水利重点工程布局,统筹谋划、加快建设新孟河等流域性、区域性骨干河湖治理工程,同时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实施,优先安排资源环境可行、综合效益较优、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重大水利工程。
不同环向指数下不旋转车轮的固有频率和旋转车轮的共振频率如图6所示,其中实线表示不旋转车轮的固有频率,虚线表示环向指数为正时旋转车轮(400 km/h)的共振频率,点划线表示环向指数为负时旋转车轮的共振频率。注意,只有整数环向指数所对应的频率才有意义。
三、按期完成“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任务
省水利厅2014年3月下发了“十三五”规划调研的预通知,4月份开始对全省进行现场调研,5月份根据水利部与省政府要求,提出了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本次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进度及全年重点任务安排如下:
(一)全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成果体系
“十一五”以来,我省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利发展五年规划工作体系和滚动修订机制,形成了省市县“十一五”、“十二五”、水利现代化规划成果体系。本次规划,省、市、县要同步开展工作,形成全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体系,主要包括:省“十二五”规划评估报告、“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十三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十三五”各水利专题规划及各市县水利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二)全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总体进度安排
总体上与全省规划和全国水利规划编制进度安排相适应,具体时序进度上略有超前。
第一阶段为策划部署阶段。从2014年3月到5月,主要是研究制订调研工作思路,编制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布置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为规划调研阶段。从2014年5月到6月,主要是厅规计处、规划办及其它有关处室、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开展“十三五”综合调研及专项调研,6月底前形成综合与专题调研报告。
第三阶段为思路报告编制阶段。从2014年6月至年底,开展现状评估、重大问题研究及思路报告编制工作。2014年7月底前提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及重大项目安排报省发改委;8月底前“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及重大项目安排报水利部,并形成全省“十二五”规划评估报告;10月底前形成全省“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初稿,报水利部;年底前完成思路报告编制工作。
第四阶段为专项规划编制阶段。2015年4月底前形成各专题规划初步成果;6月底前汇总形成专项规划初步成果,报水利部及省发改委汇总;10月底前形成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开展专家咨询、意见征求等工作,年底前形成专项规划报批稿。
第五阶段为规划成果汇编阶段。2016年上半年,待水利专项规划批准后,完善各专题规划,形成包含专项规划、专题规划及市县规划摘要的江苏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汇编本。
各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上述总体工作安排,做好本级水利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进度安排。
(三)2014年全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工作重点
2014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做好2014年的工作十分关键,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要完成“十二五”评估报告。根据各专题调研成果,编写各专题现状评估材料,汇总形成全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评估报告,为编制“十三五”思路报告提供基础。
二要开展规划重大问题研究。为提高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与指导性,要切实加强规划重大问题研究。重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对水利发展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十三五”水利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布局、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领域水利改革等领域,遴选出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专题作为切入点,分析水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梳理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举措,为确定“十三五”规划目标与任务提供依据。
三要完成规划思路报告。要在深入调研和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起草形成规划思路报告,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建议等,为“十三五”规划报告编制打好基础。
四要着手重点专题规划编制。专题规划是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也是规划实施的有效支撑,要紧紧围绕“十三五”水利发展的战略重点,针对水资源保护、河湖管理、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程管理、防汛防旱、水利法治、人力资源、科技与信息化等水利发展重要领域,着手专题规划编制工作,为2015年全面开展水利专项规划编制作好准备。
四、切实加强“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组织领导
编制好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是各级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此次会议,标志着我省新一轮水利发展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各地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合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好规划编制任务。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水利部门要把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规划编制领导班子,组建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规划编制队伍,健全工作机制,细化落实分工,加强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的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二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加强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形成规划编制工作合力,强化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三要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十三五”规划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强化各阶段时间节点控制,充分利用已有规划成果,强化规划协调,加强专家咨询把关,保障工作深度,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与科学化水平。
四要落实经费,强化保障。各地要主动协调发改、财政等政府部门,积极争取把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规划编制经费落实到位,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