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内涵与类型特征的研究

2014-04-16胡如祥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培训职业评价

胡如祥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研究是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事实上,相比其他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我国当前对于建立统一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更为迫切: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亟需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质量的新兴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是实施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型人才的匮缺,也亟需各种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训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缓解就业压力;第三方面是职业教育培训已经成为构建我国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重要基础,因此,构建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体系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1]在进行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研究时,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相关概念,包括:内涵、类型和特征给予科学的界定,是研究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构建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2]。

1 核心概念界定

a)职业教育培训

职业教育培训是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劳动力资源开发;二是以直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特定需要为目的的定向性培训;三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本课题所涉及的职业教育培训是指面向职业院校的一般培训。[3]

b)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这一概念虽然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各类职业教育培训中,但截至目前,得到社会公认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定义尚未出现,教育界和社会成员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的见解也不相同,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仍然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现阶段,急需开发并构建起一种标准体系,以便规范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活动。依据《教育大辞典》对教育质量的解释: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身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亦可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界定如下: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是指职业培训机构或职业院校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其所提供的培训服务社会,能够满足培训对象就业以及自身发展要求的程度[4-10]。

c)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

评价一词的原意是对商品的价格进行估计,后泛指对人或事物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评价被应用于教育领域便产生了教育评价这一概念。教育评价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八年研究”。自那以后,许多学者又从各自的视角对教育评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至今仍未能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在这些界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泰勒认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叫做教育评价。

2)布卢姆认为:系统收集数据用以确定学校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叫做教育评价。

3)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以及对它们优缺点和价值的评估的系统调查,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1~12]

4)大桥正夫认为:教育评价是对照教育目标,对由于教育行为而产生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13]

5)冈部弥太郎认为:教育评价是对照一定的价值,对教育所产生的(或将要产生的)人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6)梅森认为:教育评价是试图判断一个预定的教育意图在教育过程中的效果如何。

国内学者们对教育评价的概念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观点是:

①教育评价就是教育测验。②教育评价就是“专业判断”。③教育评价就是把实际的表现与理想目标相比较的历程。④教育评价就是一种有系统地去寻找并搜集资料,以便协助决策者在诸种可行的途径中择一而行的历程。⑤教育评价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性质、教育方针和政策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完成任务的情况及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13]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概念作如下界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培训活动及其效果进行状态描述或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全面反映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核心,做出价值判断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本质。

2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内涵

按照本研究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概念的界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包括适应要求和满足程度两方面的含义。适应要求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满足程度是运用标准对事物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来说,适应要求指的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要依据我国职业教育培训目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劳动者顺利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满足程度指的是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结论过程。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包括规定目的、确定目标、采集信息、形成判断、作出评价。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内涵就是根据既定的评价目的,确定相应的评价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地采集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依据客观的价值标准,对培训条件、培训过程和培训效益等做出价值判断。它既包括对评价对象的判断过程,也包括评价过程的方法、材料等的复合分析。

3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可将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划分为不同类型。

a)按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分

1)宏观评价: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全领域以及宏观决策方面进行的评价称为宏观评价。宏观评价通常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针对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的。比如对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价,对培训课程、培训效果的评价等。

2)中观评价:以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为对象,对其内部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的评价称为中观评价。

3)微观评价:以个体为对象,对培训对象个体发展状况进行的评价称为微观评价。微观评价通常由学校领导和教师针对学生某方面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b)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

1)诊断性评价:又称为事前评价,即在培训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预测性、摸底性评价。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发展状况,发现存在问题并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2)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即在培训活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其作用主要是把有关培训运行状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活动的主体,以便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不断改进活动状态,提高活动效果。

3)总结性评价:又称为终结性评价,即在培训活动告一段落后进行的评价。作用主要是进行阶段性总结,为今后改进培训活动提供依据。

c)按评价的基准分

1)绝对评价:以评价对象以外的某一客观目标为参照标准,评价每个对象达到目标或标准的程度叫做绝对评价。这种评价比较客观,但鉴别性较差。

2)相对评价:在评价对象团体中确定一个标准,以此为参照标准进行的评价叫做相对评价。这种评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但因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所以不同团体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d)按评价的性质分

1)需要性评价:根据某种需要,对新提出的培训目标、计划方案的必要性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称为需要性评价。

2)可行性评价:对培训目标、计划方案、实践条件可行程度的评价叫可行性评价。

3)配置性评价:对培训目标、计划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人员和业务技术条件等各种配置进行的评价叫配置性评价。

e)按评价主体分

1)自评:即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与要求对自身的工作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在这种评价中,评价对象同时也是评价主体,评价过程也成为自我比较、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过程。评价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评价者与被评对象之间的对立情绪。

2)他评:指由不包括评价对象在内的其他评价者对评价对象进行的评价。如上级行政部门评价、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第三方培训质量评价等。

f)按评价方法分

1)定性评价:是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和反映评价指标的性质、状态与程度的评价。这种评价着重反映事物“质”的属性,而不大反映其“量”的属性。因此,一般不需要使用数学方法去进行量的计算。

2)定量评价:是使用数学方法对有关指标进行数量分析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的评价。这种方法着重反映事物“量”的属性。因此,常需要借助统计学、测量学,以及其它有关的数学方法。

g)按评价制度分

1)国家评价制度:主要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对职业教育培训项进行目质量评价。国家教育评价制度具有法律功能,形成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主要是对有关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重大事项做出阐释、规定以及法律保证,具有法律赋予的强大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2)社会评价制度:主要是指教育或职业院校系统外部的各种非政府团体、组织或个人通过采集相关信息并以一定的价值标准为依据,独立地对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达到价值标准程度进行的评判。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决定了其质量评价应以社会评价为主导,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第三方培训质量评价机制,将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质量,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14]从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也是有效推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方法。

3)学校评价制度:属于微观层面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重点是指导被评估对象的自我了解、自我完善和自我优化。学校评价制度具有学校内部的导向作用,其灵活性较大,相对的约束力较小。

上述各种不同的评价,各有其独自的作用,在实践中往往需要综合地加以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特征

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是一般评价活动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其实质就是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价值进行评判,它反映了教育客体所能满足教育主体一定需要的性质和程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具有以下特征:

1)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法制性特征

由于政策和行政措施缺乏强制性,又容易受到执行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保障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我国教育实践来看,通过教育立法,把国家对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评价的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职业教育培训项目服从国家的指导,才能保证和促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教育法规是现代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进程的基础和依据,对提高职业教育培训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社会性特征

职业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它也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并反过来为其服务,因此,社会性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根本属性。同样,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也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即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共同参与,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培训项目及其效果进行状态描述或价值判断的社会活动。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那样:学校工作的评价应有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参与,“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及评价体系”,这是当代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评价社会性的具体体现。

3)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特征

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是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客观性特征的标志。[14]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应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客观实际;既有定量的考核,又有定性的分析。特别是不能一味地以量化管理为由,用貌似精确的数字表示模糊现象,或只采取打分的方式,把量化方法简单化。其一,在制订评价体系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特点,也要考虑本地区或本行业的情况,每一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内涵标准都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指标的高低应以经过努力能够基本达到为宜;其二,评价体系要具有职业教育培训的特色,如对师资状况、培训手段、培训环境、社会效益等一系列指标,包括权值的确定都应有所区别;其三,评价指标要客观地反映真实情况,尽量避免和克服主观因素。否则,就会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使评价劳而无效,甚至劳民伤财。

4)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特征

首先,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作为一项评价考核制度,要求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质量评价要符合职业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能准确反映评价对象的基本特征、培训过程的实际效果和水平;其次,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各项指标要有明确的内涵,既要保证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完整性,又要使整个评价体系的各要素尽可能简化和易于操作;同时,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系统中涉及的其他制度和措施的可操作性,同样也是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5)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系统性特征

在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虽然可以根据评价目的的需要,分别提出若干指标,但这些指标并不是互不联系、独立存在的,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系统,每一项指标都整个评价系统的组成部分。单独看它们也许只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某一侧面属性或特征,但综合起来就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属性或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评价客体,不可片面地强调某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其次要保证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不可片面突出某一信息来源的意义而忽视另一信息来源的作用。

6)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导向性特征

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培训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因此,对培训项目质量的评价不仅是评价教师个体的教学活动,更要成为职业院校培训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评价标准要素还应涵盖培训单位的院系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考核其在搭建平台、支持培训,经费投入、改善条件,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培训方法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从而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职责的局面,避免形成以教师量化考核为主体的局部考核体系,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质量评价的导向作用。

[1]盛亚男.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刘化喜.多元质量观讨论中的误区分析与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6):65-68,111.

[3]彭运钧,赵福水.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2012(5):57-60.

[4]唐华生,叶怀凡.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 宜宾学院学报,2007(1):104-106.

[5]李萱,池云霞.追求特色: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着力点[J]. 社会科学论坛,2010(15):198-200.

[6]唐华生,叶怀凡.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初探[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5-78.

[7]赵俊丽.新时期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J].文教资料,2009(35):194-196.

[8]王伟.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研究[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1.

[9]曹青林.高校独立学院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0]夏镇波,陈利根.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42-44.

[11]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2]王喜录.成人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5(s1):121-127.

[13]张国祥.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一个引导我国高等教育真正走上经济主战场的重要手段[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2):101-105.

[14]郑丽.高等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想[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3):77-80.

猜你喜欢

培训职业评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