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2014-04-16金莹赵云龙洛辉韩明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训职业专业

金莹,赵云龙,洛辉,韩明刚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简述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金莹,赵云龙,洛辉,韩明刚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为满足机电行业人才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训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举措,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快速形成品牌特色、打造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特色专业;专业建设;思路和举措

0 引言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发展以汽车、工程机械、数控机床、仪表仪器及其他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推广应用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着力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作为装配制造业的基础,必将迎来更大的的提升空间和空前的发展机遇。

然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生并不能满足装备制造业人才发展的要求,分析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 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没有真正理解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基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系统工程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等学科高度融合交叉的新兴专业,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型人才。2) 多数高校仍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三段式框架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真正认识到现代机械类人才培养中主要知识系统、关联知识系统和辅助知识系统以及专业与课程建设、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的关系。3) 在课程设置上不能突破专业技术的内容多,信息技术领域技能教育内内容少的局面,大部分的课程内容仍是经典的,方法是传统的。因此,造成了学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特色,不能迅速地适应岗位需求。鉴于此,积极探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建设方向,凝练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对于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1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应根据当地的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速度建设、高效益发展”的原则,以全面增强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建设跨越式发展;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 特色专业建设思路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周边地区机械制造业人才需求情况,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宗旨,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建设。着力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课程改革、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形成一条主线、二者兼顾、三个层面、四大模块、五个对接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就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二者兼顾就是专业技术与学生全面发展兼顾。在合理安排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等显性课程的同时,把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以职业素养培养为主导的校外实习、以服务全面发展为主导的基础课程在三个阶段中相互融合,始终把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三个层面就是按培养学生职业角色转换的三个阶段(走岗认岗、贴岗、顶岗),架构专业课程的三个层面——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以实践为主导的专业课程进行做中学,重点增加了校外工学结合实习。四大模块就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工作实践课程(包括订单课程、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毕业实习)。五个对接就是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 实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的举措

3.1 进一步推进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区域制造业发展的特点,积极推进“系企融合、实境教学、精细培养”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系企融合就是系部与企业融合、载体与产品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实境教学就是生产场地教学、仿真教室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精细培养就是精细的质量管理体系、精细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在与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实现厂校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与设备优势,引入企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以生产项目、真实岗位训练进行教学,教师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实现角色互补,以双重身份参与实训教学与管理,学生以企业员工、徒弟身份参与生产实际;在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适应能力,将素质教育、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同时,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新的岗位需求不断出现。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组织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参加人才需求调研、超前预测分析工作。根据岗位需求情况,设置或调整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所培养的毕业生符合行业需求。在方案的制定中贯彻适应性、整体性的质量观,并在企业提供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由学校系部专家与企业精英、行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分析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基本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2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建设决定了专业建设的基本架构,其成果直接影响到专业特色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以人为本、注重能力、突出专业特长、实现个性与专业特长自主选择,建立项目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时通过对工作岗位群进行充分调研分析,从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打破学科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提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群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构建以“项目载体”为中心,以工艺、生产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3.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成一支名师引领、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就必须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优秀的专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的专业教师,既能熟练准确传授课程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因此,有必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用多种形式培养专业师资;通过国内外进修、培训,深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主持专业建设,开展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内外院校进修培训,参加职业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训,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职工培训等方式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建立教师深入合作企业兼职锻炼制度,让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并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与科技开发项目,以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等方式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通过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教授的机制。这样,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及能力融合互补,不断更新,培养出一支具有真正意义的“双师”队伍。

3.4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基地是连接教学、生产的纽带和桥梁,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平台和窗口,是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环节教学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方面,根据专业自身特点,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必须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基本训练实训室、模拟仿真加工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室及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实训室,模拟真实的企业工厂环境,形成由基本操作能力到高技能提升的具有规模现代化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生产规模适度、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专业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也可以引企入校,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实训基地,让学生、教师都得到实践技能锻炼。

以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技术应用、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实行产学研结合,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数比为1∶1.2。

同时,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引进企业6S现场教学管理,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开发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编写实训教材与指导书,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训考核标准,开展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建成保障工学结合要求的实训基的配套管理体系。加强生产性实训组织管理,营造真实地企业生产环境职业氛围,制定车间化的规章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引入实训基地,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建立科学的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加大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力度,提高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效果。

3.5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长效机制与动态机制相结合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行“一平台、二对接、三合作”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和“盯、研、变”动态调整机制。“一平台”即校企融合的合作平台;“二对接”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对接;“三合作”即专业建设与教学、产品生产与技术、人员培训与互聘三方面合作。动态调整机制中的“盯”即紧盯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升级;“研”即校企双方共同探讨调整方向;“变”即调整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6 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我院构建了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和全员育人的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订了学院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体系和评估体系,实行了学院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全方位参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管理与执行同步、督查与反馈同步、质量与发展同步的“三同步”监控机制;建立校内外专家、信息员、督导定期评价制度;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引入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建立绩效建设,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专业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制度、教科研制度等,激励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

4 结语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一方面,必须贯彻就业导向与职业导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使专业教学能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需要,按照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打造品牌专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抓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做精专业特色,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才能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成有品牌特色、有水平的学科。

[1] 苏嘉玲.浅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9).

[2] 宫波,林文华.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

[3] 何家林.对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8(16).

Exploration About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Machine-building and Automation

JIN Ying,ZHAO Yun-long,LUO Hui,HAN Ming-ga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Xi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yang 712000,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abou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of machine-building and autom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mulate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 targe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and from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staff, training and other aspects,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s and measures of its construction, A reference is given to the training mode, which makes the machine-building and autom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m the famous characteristic brand of rapidly training compound advanced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special speciality;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inking and measures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2KYA09)

金莹(1974-),男,陕西商洛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技术及机械CAD/CAM。

TH9

B

1671-5276(2014)02-0210-03

2013-02-06

猜你喜欢

实训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