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魔术
——星空照片后期处理简介(下)
2014-04-16□詹想
□ 詹 想
光影魔术
——星空照片后期处理简介(下)
□ 詹 想
调整色彩平衡和饱和度
上次文章,我们介绍了设置灰场可以改变照片的总体色调。但是,如果你对设置灰场之后的色彩还有那么一点点不满意,还想进一步微调,或者觉得颜色不够鲜艳浓郁,那么,可以调整色彩平衡和饱和度。
图12 色相/饱和度对话框
点击菜单栏“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可以打开色相/饱和度对话框,如图12所示。中间那个“饱和度”滑块可以调节颜色饱和度,往右调,颜色会变得更浓郁鲜艳(注意不要调得过于艳丽),往左调则会变得更淡。上方那个“色相”滑块可以改变图像的色调,但这个改变比较“暴力”,也不好控制,所以一般微调一点儿即可。
图13 色彩平衡对话框
更“温柔”、也更精细的调节图像色调的方法,是使用“色彩平衡”对话框。点击菜单栏“图像”-“调整”-“色彩平衡”,就可以打开该对话框,如图13所示。三个滑块,向左向右分别是往哪个方向改变颜色,一目了然。下方的“色调平衡”选项,可以选择这些调整是针对阴影(亮度值较低的部分)、中间调(亮度值居中的部分)还是高光(亮度值较高的部分),大家可以自己多尝试。也只能自己多尝试,才能体会不同的调整对图像带来的不同的改变。
调整颜色饱和度还有一个更精细的方法,就是使用“自然饱和度”对话框。点击菜单栏“图像”-“调整”-“自然饱和度”,就可以打开该对话框,如图14所示。下方的“饱和度”与之前介绍的类似,而如果增强上方的“自然饱和度”,软件会自动分析图像,将饱和度不足的地方增强,饱和度已经很充分的地方则基本不变,这样调整出来的饱和度可能会更自然。不过,对天文照片而言,增强自然饱和度很可能意味着增加暗部的饱和度,这样噪点也会更明显,因此这两项要结合使用才会效果更好。
图14 自然饱和度对话框
这一节对色彩平衡和饱和度的调整并非必须,如果之前调整出来的图像已经很好了,那么这些步骤可以省略。
降噪
如果你的相机不是特别好,或者使用了过高的感光度,照片上,尤其是暗部,就会有各种红红绿绿的小色块,这些就是噪点。图15就是一张有明显噪点的星空照片的局部图。为了让图像更好看,我们需要降噪。如果你拍摄的是Raw格式,那么各厂商自己处理Raw的软件里都有降噪选项,你可以参阅软件说明进行操作。如果你拍摄的是JPG格式,或者把Raw转成JPG以后觉得还需要进一步降噪,那么笔者推荐使用PS的一个很强大的降噪插件——Noiseware Professional。
PS的这类插件是作为“滤镜”使用的(一般是直接将插件文件拷贝到相应的目录,然后重启PS,具体做法请大家自行上网查询)。将此插件装好后,就可以点击菜单栏“滤镜”-“Imagenomic”-“Noiseware Professional”,打开这一插件。图16是该插件的截图,使用非常简单,左上方的“设定”旁的下拉箭头处可以选择一些已经设置好的设定,比如“较强噪点”、“较弱噪点”等,一目了然,可以根据自己照片的噪点情况选择不同的设定。选择“较强噪点”,降噪比较“狠”,效果比较明显,但降噪后图像的细节丢失也会比较严重。选择“较弱噪点”,降噪比较“温柔”,但降噪后图像的细节保留得更多。如果你对这些预设设定不满意,还可以自己调节下方的各个选项,并保存为自定义设定。多多尝试,慢慢你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照片的降噪设定了。
图15 有明显噪点的星空照片局部图
图16 Noiseware Professional降噪插件界面
图17 图15经过“较弱噪点”降噪后的效果,仔细看,背景那些红红绿绿的噪点不见了,但图像细节出现了一定的劣化。
降噪并非万能,它会引起图像细节的劣化。如果你的照片一开始就曝光不足,或者感光度过高,即使用了降噪,图像质量也不会太好。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前期的拍摄,以及本章前几节所述的各种调整。降噪只是最后阶段锦上添花的举动。
锐化
在天文摄影领域,锐化一般只用于月亮、太阳和行星的特写照片,可以一定程度增强细节。星野照片则对精细的细节没有这么高的要求,而是主要展示一个整体场景,并且进行不必要的锐化还会增加噪点,得不偿失。
图18是一张月亮照片的局部截图。点击菜单栏“滤镜”-“锐化”-“智能锐化”,可以打开智能锐化对话框,如图19所示。主要调整的是“设置”下的“数量”和“半径”两个滑块。笔者建议,通常情况下,数量范围在25%~100%之间,数量设置越大,锐化程度越强;半径在1.0~5.0之间,取决于图像的尺寸。如果尺寸很大(比如大于3000×2000),半径可以设置在3.0~5.0;如果尺寸较小(比如1200×800),半径最好在1.0~2.0之间。锐化不宜过度,过度了会产生较多的细碎噪点,或者一些难看的线条。所以,还是要多尝试,多跟高手交流,慢慢找到最合适的锐化程度。另外,确认“移去”旁边是“高斯模糊”,下方的“更加准确”已经勾上。图20是锐化后的效果图。
图18 锐化前的月亮照片局部
图19 智能锐化界面
图20 锐化后的月亮照片局部
和降噪一样,锐化也只是锦上添花的手段,不可能令图像质量发生质的提升。所以,前期拍摄时精确的对焦,以及保证拍摄系统稳定等,才是获得优质图像的根本。
高端后期处理简介
前文所说的后期处理,都是针对单张图片进行的。而对于某些天文摄影题材,比如拍摄银河或者星座,如果想追求更高的图像质量,将各种噪点尽量降到最低,将天体的细节尽量细腻地展现出来,就需要用到更加复杂的摄影和后期处理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所谓的多幅叠加。用同样的器材和参数,连续拍摄多张图片(比如9张以上),后期用软件将这些图片叠加起来,就能大大降低噪声,凸显信号,提高信噪比。这样得到的照片的细节和背景的干净程度是单张照片无法比拟的。
要想精益求精,在叠加之前,还要进行一些预处理,比如减暗场、除平场等。暗场是长时间曝光下相机的电子器件和传感器所产生的热噪点。拍摄天体照片时,需要同时拍摄一些盖着镜头盖的曝光参数完全一样的暗场照片,用于后期处理。而平场就是镜头的渐晕,如果用的是镜头,可以后期用类似“周边光量校正”的功能解决;如果用的是望远镜,则需要面对合理的均匀光源拍摄平场照片,用于后期处理。
图21 天文照片单张(左)和减暗场、除平场、多幅叠加后(右)对比。可以看到,经过一系列处理以后,照片的细腻程度大大提升,噪点大幅度减少。
在众多的天文摄影领域中,有一个比较高端的领域,叫做深空天体摄影,可以说是天文摄影的金字塔尖,主要拍摄星云、星团、星系等深空天体。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这些高端处理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这个领域和器材质量、天气状况、观测地的光害条件、拍摄者的技术和耐心、拍摄时遇到的状况、后期图像处理水平等多种因素都有很大关系,缺一则难出佳作!所以,建议一般爱好者不要太急于尝试,可能会深受打击,或者走火入魔,陷入烧器材的尴尬境地。即使尝试,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时间精力等因素,适可而止。因此,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图22 仙女座大星系M31照片。这种漂亮的深空天体照片是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才得到的,需要大量的经济和精力的投入。
(责任编辑 张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