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教育与未来”:第22届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在北京天文馆召开
2014-04-16摄影苏晨韩叙李昕
□ 文 / 本刊记者 摄影 / 苏晨 韩叙 李昕
“天文教育与未来”:第22届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在北京天文馆召开
□ 文 / 本刊记者 摄影 / 苏晨 韩叙 李昕
2014年6月23日~27日,第22届国际天文馆学会(International Planetarium Society,以下简称IPS)大会在北京天文馆隆重举行,这是自1970年IPS成立以来,这一盛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370余名天文馆专家、天文教育专家齐聚北京天文馆,畅谈天文的教育与未来,展示最新的硬件设施,分享最好的天文教育节目,探讨天文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本次大会由北京天文馆承办,北京天文学会协办,并得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澳门科学技术馆、香港太空馆和天津天文学会的大力支持。大会第一场主题报告——《中国的月球探测》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主讲。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北京大学天文系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IPS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被誉为全球天文馆界的“奥运会”。北京天文馆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筹备,将本次IPS大会打造成了一次既“好听”又“好看”的盛会。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与IPS主席托马斯·W·克劳普为第22届IPS大会展厅主题标识揭幕
好听。每天的会议都由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拉开序幕,随后是近20场专题报告。报告内容从“沉浸式影院的镜头语言”,到“天文学教育中沉浸式球幕投影与非沉浸式显示”,再到“神经智能球幕剧场”;从“中国天文馆发展简史”到“国际天文馆学会战略规划”,再到展望“全球望远镜和天文馆第三次浪潮”;从“天文馆的成功设计、建造和运行”到“全球天文馆数据库”再到“纳米天文馆”等,总计66场专题报告,几乎涵盖了教育、技术、科学传播等与天文馆业务相关的所有领域。此外,组委会还专门开辟了海报宣讲区,方便作者与感兴趣的同行直接交流。这里也不乏亮点,其中一项观看球幕影片时观众面部移动情况的统计结果引发了诸多讨论。
国际天文馆学会主席托马斯·W·克劳普致辞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理事长程东红致开幕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做主题报告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丁辉致欢迎词
会场交流
与会专家步入会场
第22届IPS大会开幕式现场
第22届IPS大会理事会成员
关键词:好看。各类优秀教育节目尤其是球幕节目的集中亮相历来都是IPS大会的一大看点,而本次大会更因澳门科学馆发起的一项特别活动——“IPS-澳门国际球幕节2014”——而格外吸引眼球。这是第一个获IPS支持并首次在8K分辨率的立体球幕影院举行的球幕节,是一个具有比赛性质的活动。共有30部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球幕影片参加,角逐12个奖项,而其中的6项大奖就在本次大会期间颁发。6月26日晚,国际天文馆学会为6个获奖团队颁发了奖杯,并向与会代表们进行了影片展映,让所有人都大饱了一次眼福。球幕节的参赛影片也将对公众播放,澳门科学馆天文馆的公众放映日期为6月21日至7月31日;北京天文馆的公众放映日期为7月1日至7月31日。
此外,会务组还安排了两个晚上让参展的厂家在北京天文馆各剧场展示他们的最新技术和节目,共有17家厂商进行了展示,节目累计播放时长达8个小时。
IPS大会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会议,它不仅是各国专家学者们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全球天文科普软硬件供应商展览展示的舞台。12K分辨率、12000流明投影仪、能投射上百万颗星点的混合式天象仪、可以实时操控的球幕3D影片、最新的轻量化圆顶搭建技术、真人互动式3D球幕节目……这些颇具科幻色彩的全新软硬件,看得人目不暇接。得益于天时地利与人和,本次大会的中国厂商参展数量为历届之最,这对提高我国相关领域的软硬件技术水平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孙小淳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球幕节目展映
厂商展示大厅
参观北京天文馆
2014年6月27日晚,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开怀的笑声,托马斯·W·克劳普主席、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北京天文馆朱进馆长在晚宴现场向与会的专家们献上闭幕致辞,至此,本次IPS大会圆满落幕。
托马斯·W·克劳普先生说:“90年前,人们创造性地第一次将星空投影到室内的球幕上,至今已快一个世纪了……从当初德国耶拿天文馆球幕中心的天象仪投射出‘第一束光’开始,各天文馆的圆顶内创意活动层出不穷,沉浸式体验日新月异。球幕投影使人产生独一无二的身临其境感,这种身临其境式的体验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工具,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去思考、探索……本次IPS大会在北京天文馆成功召开将为天文的教育与未来谱写出新的篇章。”
学术交流
分会场报告
会场交流
球幕节获奖影片制作团队
数字化IPS 2014
4 本次大会一共举行了4场主题报告:中国月球探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嫦娥3号落月探测;美国Astronomy杂志主编David J. Eicher:21世纪的天文学交流和传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小淳研究员:观象和授时:中国古代天文学;俄罗斯科学院天文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斯特恩堡天文研究所Nikolay N. Samus教授: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天文学及天文学教育。
海报宣讲
17和8 共有17家厂商利用北京天文馆的各个剧场进行了最新技术和节目展示,展示节目累计播放时长达8小时。北京天文馆和太微图影(北京)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天文球幕大片《UFO与外星人》在大会期间进行了首次试映,新颖的创意和震撼的视效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21和23 除了会中旅游那天(25日下午)外,每天的会议日程最早在21∶00结束,而26日夜晚的获奖节目展映甚至持续到了23∶00以后!
66和16 本次大会一共举行了66场专题报告,北京天文馆的专家们主讲了其中的16场。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摩海德分校天文馆的Dave Weinrich先生(右)获得IPS终身成就奖
第22届IPS大会合影
关于IPS
国际天文馆学会(IPS)是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专业人员组织,包括从事天文教育和公众宣传的700多个个人和机构会员。学会成立于1970年,旨在鼓励思想交流以使其会员能更好地为各自的团体服务。会员包含各种层次的天文馆及其从业者:从中学、大学里的天文馆到国家级天文馆和博物馆。在IPS的组织下,会员们一起分享他们对天文学的热情以及将夜空奇观讲述给他人的方法。
IPS的社会责任感
IPS经常会就一些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发表声明。如他们曾提醒公众,虽然有人声称可以帮别人为恒星命名成自己想要的名字,但实际上这种“贩卖”命名权的行为是不被天文界接受的,买来的名字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还曾就宇宙年龄问题向公众解释科学家如何测定宇宙年龄以及当前的宇宙学理论等。此外,他们还向公众强调了天文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IPS的历史
IPS的雏形始于1958年,此后的10年里,众多美国地方性天文馆教育家学会迅速建立,从而推动了一个重要会议:美国天文馆教育工作者大会(CAPE)在1970年10月召开。1970年底,IPS正式成立,此后陆续有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加入,协会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到了1990年,IPS大会移师瑞典,这是该会议第一次在北美以外的地方召开,此后的每届IPS大会均在全球各地申办国轮流举行。
IPS的桥梁作用
IPS不仅成功地将各行各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发展天文馆事业,同时也提高了天文馆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地位,成为了连接天文馆与专业天文学家的桥梁。此外,IPS通过架起天文馆间交流、分享的桥梁,使天文馆节目的教育和娱乐价值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小型天文馆,IPS帮助它们获得大型天文馆以及诸如世界各大天文台等机构的资源,使它们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展示。
(责任编辑 李鉴)
大会花絮
IPS学会表彰地方组委会主要领导及成员
承办第22届IPS大会的北京天文馆地方组委会部分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