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我一起拍月食

2014-04-16

天文爱好者 2014年9期
关键词:全食月食焦距

□ 詹 想

跟我一起拍月食

□ 詹 想

今年10月8日(北京时间,下同),天空中将上演一次漂亮的月全食天象。本次月全食的情况是:

初亏(偏食开始)复圆(偏食结束)17∶14 18∶25 18∶55 19∶25 20∶35食既(全食开始)食甚(全食过半)生光(全食结束)

令人欣喜的是,本次月食,在我国全境都能不同程度地观测欣赏。有相机的朋友,一定希望能亲手把这次月食记录下来。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拍摄月食的基本方法。

焦距的选择

一般来说,多数人拍摄月食都希望能体现出月食时月面的细节。换句话说,希望拍摄月食的大特写。这样的话,就需要使用长焦镜头或者天文望远镜。原则上,要想很好地体现月面细节,使用的镜头或望远镜的等效焦距(即等效到全画幅相机时的焦距,非全画幅相机要乘以焦距转换系数)最好在800mm以上。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这样的设备。即使有,这样的设备也往往会比较笨重,而且存在光圈(焦比)较小的缺点。笔者比较喜欢的用来拍摄日月食特写的设备,是口径80mm、焦距480mm的摄星镜,这样的设备在望远镜中算是很小巧轻便的了,配合APS-C画幅相机,得到的等效焦距约为760mm左右,个人感觉已经完全够用了。

图1 这是用一台等效焦距为210mm的长焦卡片相机手持拍摄的月亮,已经可以展示出月海和一些最大的环形山了。(每张图局部裁剪后放大,再把多天拍摄的拼接在一起。)

当然,即便是480mm焦距的设备,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手里可能也没有。不过,如果只是想拍到一些比较大比较明显的细节,比如月海、大的环形山,那么等效焦距在200mm以上就可以做到。这个焦距,全画幅相机配200mm镜头,或者APS-C画幅相机配135mm镜头就可以轻松实现。你还可以考虑购买2X甚至3X增倍镜,可以比较简便地增加焦距。当然,这样增加焦距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没有直接用400mm或者500mm超长焦镜头拍出来的照片画质好。

图2 用APS-C画幅相机+200mm镜头(等效焦距320mm)拍摄的半影月食。原图未裁剪,大家可以直观看到月亮占整个画面的比例。

图3 图2的设备再接一个2X增倍镜(等效焦距640mm)拍摄的月偏食。原图未裁剪,大家可以直观看到月亮占整个画面的比例。此图局部裁剪放大到100%后能展现出不少细节。

图4 用APS-C画幅相机+480mm望远镜(等效焦距768mm)拍摄的月偏食。原图未裁剪,大家可以直观看到月亮占整个画面的比例。此图局部裁剪放大到100%后细节比图3又要强不少。

图5 这是我拍摄的颐和园佛香阁和满月在一起的一张照片,如果这时刚好发生月食,那这就会是一张不错的月食风景照。

当然,如果你连等效200mm的焦距都没有,那我建议你果断放弃拍摄特写,改为拍摄一些月食带地景的天文风光摄影,或者月食全过程串像(后文详述)这样的创意摄影。风光摄影技术上比较简单,主要看你的想法、主题和构图。比如,如果月食发生时地平高度较低,那么把月食与一些著名的建筑物或者漂亮的地景拍在一起,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风光摄影的内容下文就不展开讨论了。

首先,我们要在实战前练习拍摄月亮。用长焦镜头拍摄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以保持拍摄的稳定。拍摄时最好不要用相机的全自动曝光模式,因为此模式会根据当前画面中的整体亮度进行测光,而画面中除月亮之外都是黑暗的天空,所以曝光程序会倾向于将曝光值设得比较强烈,这样会令月面曝光过度。许多人初次拍月亮拍出来总是一团亮,看不到表面细节,就是这个原因。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使用M档来进行手动曝光,进行各种曝光值的尝试以找到最合适的曝光。原则上是要让表面细节都清晰地展现出来,尽量不要有曝光过度一团白的地方。比如,图4的曝光值为:f/6.0,ISO100,1/320s。

因为地球的自转,月亮也像恒星一样有东升西落的周日视运动,所以为了避免月亮拖线模糊,镜头焦距越长,所能承受的曝光时间就越短。根据笔者的经验,曝光时间不

练习,从拍月亮开始!

至于对焦,因为月亮亮度足够,表面又有诸多细节,所以完全可以使用自动对焦。不过,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使用自动对焦——比如你使用望远镜拍摄,或者天气恶劣导致月面亮度极低——手动对焦就是唯一的出路。而且,手动对焦是天文摄影的基础,所以建议大家好好练习一下。

小贴士

手动对焦方法:

拍摄前,先将镜头上的对焦模式设置置于MF(手动对焦)。然后,先眼看取景器,用手来回拧一拧镜头的对焦环或望远镜的调焦旋钮,你会发现取景器中的月亮会变模糊,然后又渐渐变清晰。将月亮调节到最清晰,此时完成了粗略对焦。接下来,打开实时取景,在液晶屏上移动取景框框住月面的边缘或某座环形山,将其局部放大一些,再用调焦装置将放大的图像调节清晰。然后,将放大倍率进一步调到最大,仍然将图像调节清晰。这时,就完成了精确的调焦。

图6 月偏食特写

图7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特写照片。使用佳能500D相机+Meade 80mm/480mm折射镜拍摄,略有裁剪。ISO400,1秒曝光,赤道仪跟踪。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你没有赤道仪,可以把ISO提高到1600以上,曝光时间就能短于1/4秒,这样拍到的月亮基本不会拖线。

月食特写的拍摄

月食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尤其是月全食,因为地球的本影非常粗大,在月球的位置上,其直径大约为月面直径的2.5倍,所以一次月全食,光全食阶段,就可以长达一个多小时。而加上前后的偏食阶段,则可能达到四个小时以上。所以,观测月全食,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悠闲地进行。

拍摄月食并不难,和拍摄月亮的方法基本一致。偏食阶段的月亮亮度还是比较高的,拍摄起来很容易。不过,随着偏食过程的深入,月面单位面积的亮度在逐渐减少,因此要隔一段时间增加一点曝光参数。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月全食。月全食时,月面亮度并不会完全消失,不会像日全食那样变成一个大黑窟窿,而是会发出暗红色(或者说铜红色)的微光,非常美丽而梦幻。这是由于地球大气折射和散射了一些阳光照亮月面所致。此时,月面的亮度大幅度降低,如果你没有赤道仪进行跟踪的话,就需要用较高的感光度、较短的曝光时间保证月面不要拖线模糊。

图9 今年10月8日月全食时,北京地区19点(仍处于全食阶段)看到的月亮和星空的关系。月亮接近正东,位于低空,而从天顶到南偏西有明亮的银河,可以用超广角或者鱼眼镜头将它们拍在一起。

除了拍照,也请你不要忘记通过长焦设备仔细欣赏月食的一些细节。偏食阶段,注意看投射到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仔细想想那是我们自己所在的这颗星球的影子,你会觉得这事情是多么的奇妙。仔细看这个影子的边缘,你会发现它的边缘是模糊的,不像日食时月亮的边缘那么锐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的地球是有大气的,而厚厚的大气层会造成地球影子边缘的模糊。再注意看这个影子的形状,你会发现它的弧度比月面的弧度要平缓得多,不像日食时月亮边缘的弧度和太阳边缘的弧度几乎一样,这说明在月球位置处的地影确实要比月球本身大得多,你甚至可以估算地影的大小。

而在全食阶段,通过长焦设备仔细欣赏变成红铜色的月面,这本身就是奇妙而难得的经历!

拍摄月全食与星空

月食在城里就能很好地欣赏和观测。不过,月全食时,月亮的亮度会大大减弱,如果你在观测条件很好的远郊,就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月光黯淡了下去,月亮变成暗红色,周围的繁星出现了,围绕在红月亮周围。你甚至还有机会见到银河和红月亮同现天际的景观。此情此景应该会令你终生难忘。所以,有条件的话,看月全食也应该找个观测条件好的地方。图9是今年10月8日月全食时月亮和星空关系的示意图。

图8 月食和日食的对比,左边是月食,右边是日食。月食照片中可以看到地影的边缘模糊,而且弧度更加平缓,与右边日食的缺口明显不同。

要想拍摄红月亮与星空或者银河同现天际的景观,你需要使用广角甚至鱼眼镜头,用拍摄大尺度星空的参数来拍。最好带上漂亮的地景。图10是笔者在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时拍摄的红月亮与银河的合影,曝光参数可以供参考。

图10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全食阶段,红月亮与秋冬季银河同现天际的奇观。使用佳能500D相机+适马8mm鱼眼镜头拍摄,ISO1600,f/4.0,2分钟曝光。这张照片有赤道仪跟踪,如果你的相机高感好,镜头光圈大,曝光时间可以大大降低,就没必要上赤道仪了。因为曝光值较强,所以红月亮严重过曝,只剩下溢出的红色光晕,但如果你有心的话可以再拍一张低曝光的月亮叠加上去。

更进一步,如果你有赤道仪以及焦距合适的镜头,你还可以通过长时间跟踪曝光,拍摄红月亮与附近一些好玩的深空天体(星云、星团、星系)的合影。比如,图11是笔者在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时拍摄的红月亮与毕星团、昴星团、加州星云的合影。这种机会是很难再有的!

图11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的红月亮和毕星团、昴星团、加州星云的合影。左下的红月亮严重过曝,其右边是以毕宿五为首的毕星团。画面右中是昴星团,左偏上的红色星云是加州星云。佳能500D+17-85mm镜头35mm端,ISO1600,f/5.0,2分钟曝光,赤道仪跟踪。

月食照片的简单后期处理

关于天文照片的基本后期处理方法,请参阅本刊今年第5期和第7期“光影魔术”系列文章,这里不再赘述。强调一点,适当的锐化(见第7期)对提升月食特写照片的表现力帮助很大!

另外,如果你拍摄了月食全过程,可以精选几张不同阶段的代表照片,通过PS类软件将其拼接在一起,并配上漂亮的文字,作为对一次月食的很好的总结和纪念,同时也可以作为电脑、手机的桌面壁纸,以及分享给亲朋好友。比如,图12就是笔者对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的全过程总结。

图12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全过程合成图。中间三张红月亮是全食阶段,最大的那个是食甚时的月亮,上方和下方的红月亮分别是食既时和生光时。

拍摄月全食糖葫芦串像

月食还可以拍摄糖葫芦串像,将月食的全过程体现出来。配上合适的地景,也会很漂亮。

图13就是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的一张串像。照片上从左下到右上表现出了这次月食的全过程,就像是一个长长的糖葫芦。这种照片是这样拍出来的:首先利用一些星图软件模拟月食开始和结束的位置,知道其在天空走过的尺度,这样就能确定拍摄时所用的镜头焦距。如果你不会用这种软件,那么使用等效焦距28mm以下的广角镜头是不错的选择。然后,选好拍摄地并提前到达(有的人还会选多个拍摄地并提前踩点,确定最佳地点),实地判断月食开始和结束时月亮的大体位置,确定如何取景,要保证月食开始时月亮位于画面左侧,结束时位于画面右侧,并且全程都能在画面上,且尽量不要被建筑物或者树木遮挡。在月食开始时,拍摄第一张照片。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比如5分钟)拍摄一张照片,如此持续。整个偏食阶段,月亮单位面积的亮度在逐渐降低,所以应该时不时地提高一点儿曝光值。到了全食发生时,就要大大提高曝光值,拍出漂亮的红月亮,然后继续一张一张拍摄。直到生光,才恢复成较低的曝光值,并一直拍摄到复圆。后期,我们将这些时间间隔均匀的照片,用叠加星迹的办法叠加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张月食全过程串像。

拍串像时,如果你觉得一张一张手工拍摄麻烦,可以使用具备编程功能的快门线。设定好曝光参数、两张之间的拍摄间隔、拍摄的总张数等,按下“开始”,相机会以你设定好的程序进行拍摄,你就可以专心做其他事了。当然,前提是相机和快门线电量充足。

拍串像时如何拍地景是个学问。在月食的偏食状态,为了避免月面过曝,曝光值较低,地景一般拍不出来。全食时虽然曝光值加强,但地景更加黑暗,也拍不出来,所以如果想要地景,可以等月亮移出画面后补拍一张曝光强一些的地景照。不过,如果等不及,也可以在月食开始前或结束后马上补拍一张强曝光的地景照。图13就是在月食开始前拍的地景。

图13 2011年12月10日月全食全过程糖葫芦串像,佳能50D+18-200mm镜头18mm端,刚好能把串像全程取全。第一张强曝光,是为了把地景曝出来,可惜地景不怎么好看。这次为了用赤道仪拍银河红月,我放弃了找地景好的地方。

关于月食的各种常见拍摄方法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在今年的10月8日以后,见到大家各种漂亮的月食摄影作品!

(责任编辑 张恩红)

猜你喜欢

全食月食焦距
天狗食月
清芬凌霜
叶敏作品赏析
而今迈步从头越 全食展通过UFI认证
探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
日食和月食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全食超市“以贵取胜”
程赞作品
半影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