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办好民生广播节目的对策思考

2014-04-16刘丽丽

科技视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手机短信广播节目听众

刘丽丽

(十堰市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广播,湖北 十堰 442003)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因此,广播媒体必须做好民生节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1 办好民生广播节目的重大意义

1.1 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新世纪以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行动指南。围绕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生计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大量惠民利民政策和措施,为人民群众办了许多实事。作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广播,在宣讲党和政府重大政策、战略和举措方面,其特有优势是其他公共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此外,由于广播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于促成一些民生政策的解决也是非常有利的。

1.2 化解社会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日益显露,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比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人们的思想困惑和情绪不动,有些甚至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重要信息载体,广播承担着正确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作用,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开办相关民生类节目把人民的心声反映出来,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履行好理顺人民群众的思想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使命,通过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弥合各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和对立,增进理解,增强互信。

1.3 增进干部和群众的情感

广播民生节目,使各级官员和人民群众通过空中电波互相沟通和接触,在倾听人民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干部和群众心贴心沟通,拉近了情感,加深了理解。

2 关于做好民生广播节目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民生广播节目以其特有的优势、庞大的受众群体、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业内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好民生广播节目呢?

2.1 注重遴选节目题材

做好民生广播节目,要遵循平民内容、平民视角、平民价值取向这一原则,认真做好题材的遴选工作。题材遴选最重要的是要挖掘新闻线索,民生新闻线索的来源可以多渠道获取:一是,记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新闻线索,独立采制民生新闻;二是,建立成熟的听众报料机制。听众报料机制是广播民生做出特色的关键之所在,是广播媒体关注民生的直接表现,所以要建立和高度重视听众新闻报料工作,每当有听众报料,记者要及时跟进,及时采写新闻稿件,否则就可能令报料者失望,甚至是民生广播节目失去民心民意。三是,充分利用其他媒体资源。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面对繁杂而庞大的资讯,在自身人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广播媒体必须密切关注其他媒体并借助他人之力获得较多民生资源,以有限之力达到最成效。当然,在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关键在于如何选取、编发来自他人的民生资源使其为我所用,结合自己的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剖析并加以评论。有自己的思想,这是人们记住民生新闻的关键所在。

2.2 注重节目的贴近性

群众最关心、最爱听的节目,往往是与自身利益关联度大的民生节目。因此,民生节目不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应立足民意、民情,贴近群众生活。

第一,节目内容贴近群众。相对于时政类节目来说,民生节目的关注点更多的应该放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生节目只能局限于日常小事上。实际上“民生”涉及的内容非常宽泛。影响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事情,包括社会公德、邻里家风、社会治安、消费购物、就业、医疗卫生、教育收费等等凡是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应该是民生节目的范畴。广播民生节目发展到现阶段,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做到既亲民又不落入俗套。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老百姓的身边小事与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在“大主题”下寻找并策划贴近本土受众的“小选题”从而以小见大,把反映百姓生存状态,关注百姓冷暖的民生栏目打造成雅俗共赏的节目大餐。

第二,节目语言贴近群众。广播节目的特点是短、新、快,信息量大,通俗易懂。因此,广播节目要尽量避免报纸的书面化语言,电视的肤浅化,网络的简单化,注意发挥广播的长处,扬长避短,善于用近似于口语化的广播语言,增进听众对节目的亲切感,使受众仿佛坐在主持人面前,听其娓娓道来。

第三,节目形式贴切群众。广播节目要注意形式,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比如可以开播热线。近20年来,随着电话在都市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播观念在不断更新,一种强烈的参与欲在市民心头涌动,听众渴望通过电话扩大人际交往,追求文化娱乐,沟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广播热线电话,以其开放性和参与性赢得了听众,因此中国曾一度出现热线电话异常火爆的现象。可以说,通过热线电话大大拓展了听众参与广播节目的能力,听众可以点播歌曲、参与竞猜、寻求咨询服务和情感倾诉,以及针对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建议和批评意见。借助热线电话,广播兼容了电话的功能,从而扩展了广播的优势。其次,广播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它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此,广播民生节目要积极与互联网结合,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使电台和听众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沟通。再次,可以借助手机短信。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短信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信息沟通的一种时尚。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短信被许多电台和电视台用作听众参与的一种手段,在大部分直播节目中,都开通了短信平台,听众可以运用手机短信这一新的手段来参与节目。从实施状况来看,手机短信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热线电话的作用,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为更多的广播媒体所采用。最后,民生广播节目还可借助音乐,将音乐和人们的生活较好地结合起来,增强节目的娱乐性,

3 强化对节目的评论

广播民生评论,按体裁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节目内容进行三言两语的点评;另一种是针对重点民生报道所作的专门评论,形式包括主持人言论、评论员点评等,根据节目需要确定评论的形式和风格。好的民生新闻评论,要求记者尤其是编辑、监制必须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用心体会百姓对问题的真实心理和看法,并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出来。好的民生新闻评论,有着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本质意义。好的民生新闻评论,敢于仗义执言,同时也能把握好度,帮忙不添乱。评论对于民生节目,如同画龙之点睛,是提升民生新闻魅力的重要一环。民生新闻的评论,除了要贴近群众的心声,还应注重深度开掘,增加民生新闻的厚度。

记录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当前,在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既面临很大

猜你喜欢

手机短信广播节目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福建顺昌县水技站借力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服务当前复杂气候渔业生产
遭遇短信诈骗,手机短信如何在法庭上作为诉讼证据出示?
基于手机短信的智能交互式环境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